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模式及推进策略

2019-03-05蒋倩倩刘欢欢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双创教育学生

李 冉 蒋倩倩 刘欢欢

(亳州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纵观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从大学生双创课程到双创实践,从大学生双创计划比赛到双创孵化,从我国造富高校到建设创业类高校,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有关概念已充分融入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中需注意的是,在双创概念与教育体制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高校应确保教育实践和教育目标制定、价值取向保持一致,不能生硬的模仿或照搬双创教育模式,而是要从双创理论探究入手,了解并确定高校双创内涵界限,从而构建合理的双创教育模式。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1、将课程作为开展双创教育的主渠道

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双创教育可依托课程来开展,院校应构建完善的双创教育课程体制,构建层次递进、有效衔接、合理高效的双创教育专门课程,同时将双创思想融入到不同学科课程中,以此来构成浓厚的双创教育氛围。此外,只有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将双创教育落到实处,努力探索多元化教育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双创教育活动。双创教育课程不仅应基于学科基础进行构建,同时还要基于实践进行设计,双创教育的实践性决定着其教育不只是院校的分内工作,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

2、营造良好的校园双创文化环境氛围

在我国高校双创文化氛围不太浓厚的情况下,创造一种理解失败、鼓励创业、支持冒险的自由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广大师生的双创欲望及热情。首先,强化校内双创信息化服务建设。为学生提供有关双创的项目、有效资源,方便他们信息查找。利用校内广播、报刊、免费资源及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双创知识及其影响力。其次,以校内各种创新性的活动为主要载体,依托各种学科竞技比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力。比如,可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各种双创研讨会、计划比赛、创新论坛等活动,切实发挥这些活动对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积极作用。最后,以专题方式积极开展双创教育活动,让双创教育有效载体得到充分延伸,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帮助他们在氛围熏陶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双创能力,在良好的双创环境中,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运用有效资源为学生提供双创机会

双创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对广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教学的支持,为学生双创提供实践机会是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前提。首先,应积极运用当地资源优势,主动建设校企协同、校校合作等多元化实践模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践环境。其次,要构建学生双创实训模式,比如,组织各种与双创有关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并提升他们的双创实践水平。最后,高校应和社会有关企业进行协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创业的便利条件,增强实践优势,架构系统化的双创实践平台,进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常见模式

1、商学院模式

商学院模式被业界称之为专业模式,2009 年,我国浙江大学和美国百森商学院共同创建了“世界创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的专题项目,自此在我国掀起了一股以商学院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浪潮。但这种模式存在的一定的弊端,其让商业计划变成了创业的代名词,并将其放在核心地位,不利于挖掘非商业条件下的创业潜力。创业环境通常集中于市场模式,教学过于注重行为培养,忽视了创业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培养。高校无法接受这种以商业为核心的模式,需要对双创教育模式加以改调整。从根本属性上看,商学院模式与其他双创教育模式不同,其讲解的只是双创知识本身,单纯地为了创业而学习。该种模式与双创教育为了传授创新性工作的目的不同,对双创教育来说应是一种非代表性的模式。

2、广谱式模式

广谱式双创教育的中心思想是以全体学生为核心,强调双创精神对任意个体都有着重要作用,任何对双创感兴趣的学生都应有接受双创教育的机会。同时,双创教育要依托专业教育,将其融入到专业教育始终。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及双创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讲解双创知识。在全面开展双创教育的总体形势下,有关学者提出了更为详细的专业型双创教育模式,其是基于学生专业教育的双创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双创的理论教育,要求系统化的讲解商业运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注重基于专业特点提炼、专业素养提高、专业特长发挥。

3、创业大学模式

创业大学模式被称为是教育型、探究型高校之后的一种新模式。创业是高校从知识的储存、传播及创新的基础功能外,催生出的新功能。亨利表示,一般受到政府部门支持的高校及其构成人员对从理论中获得资金的兴趣愈发强烈,这种兴趣和希望又进一步致使学术机构与企业之间界限的模糊。创业大学模式的重点是建设了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院校—企业——政府三方螺旋关系,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在推动创新及产业发展的进程中,都要以需求为中心。该模式具有高校顶层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从上到下促进的特点,立专门实施双创教育的部门、构建跨学科研究机构,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行为、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等,重视学生创业情感智能的发展。相关学者针对美国排名前三十的高校创业模式展开深入研究,从中发现多数院校实施的是全校性创业教学模式,这说明创业大学模式现已成为各大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势。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

1、确立高校双创教育定位

创业概念通常运用在日常语言环境中,缺少学术探究的缜密性,存在一定的泛化倾向,这侧面证明创业概念有着丰富的拓展性。这一概念不仅无法说清楚,同时其也具有众多变化,马克思将其称为“实践性概念”。几乎全部学科都是一句自身关注的热点话题,全面的关注创业,少有学科会积极去思考创业的基本理论与其自身的理论结构框架。甚至创业概念的界定都未严格遵从形式逻辑中有关“种查+属”的方式来加以明确,而是以相对随意的对比、举例、描述等形式对其进行界定。这就让创业在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应用变成了一件存在危险隐患的事情,因为向学生讲解创业知识,不仅没有通过科学验证,也没有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高校实施双创教育首先要确立的是实施具有探索性质的双创活动,而不是常规性的商业贸易,要尽可能让教师和学生从理论中获得了解知识资本化的能力。

2、明确知识资本化的地位

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双创意识、能力及精神等,其属性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但单纯依靠理念的引导,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这些理想虽然是正确且值得宣传的,但在实践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不能直接指出双创教育的重点。对于高校所提倡的双创教育,不管是普通性企业架构还是创新创业,功利性都只是最基础的需求,核心需求实际上是知识资本化。全面开展双创能力、企业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最大的问题就是阻碍了师生对知识资本化的理解,将学术探究、理论学习与双创视为两件独立的事情,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建设的服务质量。高校双创教育,应直面这一不足问题,努力明确知识资本化的重要地位,基于此来核心建设双创教育体制与模式。

3、妥善处理知识资本与公益性关系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较为合理的路径,但这实际上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而是应由各地政府部门来执行。高校基于这一目标广泛开展双创培训过早的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与创新意识,导致他们过多关注双创的架构属性,进而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他们的勇气。更关键的是,创新性的工作具有显著的非功利性特征,一旦让广大学生将盈利作为双创的目标,便会使其逐渐变成商业贸易中的一员。我国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是近些年来所形成的共同认知。双创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构成部分,需要转变过去以创业推动就业的非公益思想。实施双创教育不是为了让大学生变成功利主义奴隶,而是要努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劳动,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

结语

从双创教育模式的发展进程看,具备广谱效应的双创教育逐渐演变成商学院模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知识资本化。广谱模式的双创教育扩大了双创教育覆盖面积,但其质量却有待提升。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目前没有达到创业类高校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努力摆脱商学院模式的弊端,这些问题的指向实际上就是怎样构建符合现阶段教育水平的双创教育模式。因此,高校应通过确立高校双创教育定位、明确知识资本化的地位、妥善处理知识资本与公益性关系等有效路径,切实提高双创教育实效性和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双创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双创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