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象似性理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运用

2019-03-05王雪姣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隐喻诗歌情感

王雪姣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及其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认知的制约,具有象似性,语言符号相对于人们的体验方式、经验结构、概念框架、语义系统来说是有理可据。象似性论述的是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诗歌是诗人抒发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常用借景抒情,借物言志作为表达手段,用带有情感表达的文字符号描摹出具体事物和抽象的思想情感,将具体事物和诗人的内在情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所以诗歌的意义与语符使用者-作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因此诗歌具有象似性。认知语言学家们对于语言象似性的分类标准不一,总的分类趋势是把语言的象似性分为:映象象似、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三类,本文也拟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象似性在诗歌中的运用情况。

一、象似性与诗歌

象似性是诗歌语言的普遍现象。语言符号中存在着大量理据性,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它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语言符号,具有深远意境。诗歌既反应现实,又寄托着人的思想和情感等抽象的东西,有着很强的象似性,所以诗歌的欣赏解析离不开语言象似性分析。

二、象似性在诗歌中的体现

1、映象象似性在诗歌中的体现

映象象似主要是指单个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事物一一对应的关系,涉及到人的听觉和视觉的感知,通过感官体验来认识现实事物。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通过语言的发音形式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声音,使读者通过语言联想到客观事物,从而赋予作品一定的感知力与共情性。涉及到听觉的拟声象似使得诗歌更具有生命力,也使得所表达的内容更显真实,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宋词《声声慢》下片其中一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句体现了映象象似性原理,具体体现是运用了拟声词“点点滴滴”一词。词人以声抒情,用雨水滴落在物体上发出的声音,使人联想到绵绵无尽的细雨滴打在梧桐树叶上的情境,映照出词人内心无比的愁苦怅然,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味深长。

而涉及视觉的映象象似性也可以称作图像象似性,在语言中的体现之一就是汉语中用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产生的象形字,其带来的视觉体验给人们带来对现实事物的感知。而图像象似性在诗歌作品中的表现就是诗歌在排版后其最终形态上呈现出来的一种象似性,比如图形诗,其句式的排列和结构可以表现出视觉上的象似性,从形象上表达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拟象象似在诗歌中的体现

拟象象似指语言形式的结构与其所表达的内容或概念的结构存在某种象似性,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诗作便体现了这一原理。

(1)诗歌中的数量象似性原则

语言学中数量象似性的认知基础是:语符量变多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语符越多所传达的信息也越多,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此句重叠用词在形式上增加了语符的数量,在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的同时又将词人悲凄愁苦的深重刻画的淋漓尽致,传递出无以言说的哀思。

诗歌中词语的重复使用会增加语言符号的数量,其所表达的信息量也会增加,这也是诗歌中数量象似性的体现。如: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宋·苏轼《蝶恋花》),这首词讲述的是作者欲奋发有为,但却终究未能如愿以偿的心理。此句作者反复使用“墙”这个词语,。墙作为遮挡物,挡住了墙内正在荡秋千的女子的欢喜笑颜,也挡住了墙外行人听到欢声笑语后的憧憬和期盼,只能通过声音来聊以慰籍,然而声音渐渐消失,行人心情难平,落寞惆怅油然而生。在这里墙内与墙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佳人”与“行人”也并不单单是表面上的男子多情而女子无情,而是作为两个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人生际遇的一种思索和感悟,通过“墙”一词的重复使用,作者很好的处理了藏与露的关系,诗词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

诗歌中的用词重叠和词语的重复使用现象体现了数量象似性原则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有效的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

(2)诗歌中的顺序象似性原则

顺序象似性可以定义为语言单位排列的顺序象似于时间顺序,其认知基础是按事件顺序叙事,与人们直接体验的认知规律有关。如元曲: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同廊;

绕同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马致远《议宫秋》)

《议宫秋》是元代马致远作的历史剧,题材选自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使西域和亲的历史情景。此段讲述的是元帝送别王昭君后,“我”一路回宫及心情写照。作者叙事的顺序是按照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的空间顺序;从白天送别到黄昏归家的时间顺序以及从平静到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的情绪感知变化,运用顶针(真)排比的修辞,使得语言结构在形式上表现为句句粘连,淋漓尽致的抒发了离别的不舍与伤感凄凉之情。

再如宋代词人秦观的《行香子》: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塘。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这首词上阕表现的是一幅静态的春景图,作者在自己目光所及的范围内按照由远忘到近观的顺序写春天绿树成桩、水满池塘,小园里百花齐放的情景,给读者带来五彩明艳的视觉体验,下阙同样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灵动画面。动静两相结合,结构层次分明,作者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眼中的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竟发的田园景色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也形象生动的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和自己内心的舒畅喜悦之情。

3、隐喻象似性在诗歌中的体现

诗歌中的隐喻象似性一般是通过修辞格的方式体现出来,如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用对某一概念域的认知去理解另一概念域。诗歌作为一种语言的形式,激发了人们所有相关的隐喻,承载着当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隐喻象似将诗歌中的抽象事物映照为具体的事物,使得词人情感的表达更富于创造力与艺术美。《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的巅峰之作,其中有一句: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流传至今。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焦仲卿的情意比作坚硬的岩石,把刘兰芝的爱比作柔韧的蒲苇。通过概念隐喻,作者将爱情的忠贞这种抽象的情感物化为人们可以感知到的岩石的坚定不移和蒲苇的坚韧不折,是隐喻象似性原理在诗歌中的很好体现。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作者把“光阴”与“金子”这两个概念建立了一种类似于今天人们说的“时间就是金钱”这样的联系,用概念隐喻来映射出时间的珍贵与重要性,意在劝勉人们要珍惜短暂而珍贵的时间。“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春宵》),前一句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春宵”是指春天的夜晚,全句是说春天的夜晚哪怕只是短短一刻时间,也价值千金;因为在那样的夜晚有花儿的清香和朦胧的月色,通过“春宵”与“千金”的概念隐喻,意在告诉人们时间的宝贵,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认识。

此外宋代诗人王观《卜算子》中的: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天流动的水比作美人婉转流动的迷人眼波,将苍青峻峭的山峦比作美人蹙起的眉毛。通过美景与美人的眉眼这两个概念的隐喻,传达出春天的美具有美人身上明媚动人的特点,为我们描绘出春天明艳灵动的图景,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隐喻不是客观世界信息的再现,是人类思维再创造的产物。在诗歌中隐喻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隐喻象似性普遍存在于诗歌中,对于诗歌情感的表达与主旨的升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

本文探讨了映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隐喻象似性原则在以诗歌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的运用,验证了学界提出的象似性与诗歌的关系-“象似性是诗歌语言的普遍现象”观点。我们通过分析象似性理论在诗歌中的运用可以看到象似性可以反映出人类的认知经验,象似性作为中国古代诗歌表情达意的一种有效手段,将诗歌的形式与内容有效结合并产生联系,在诗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涉及视觉及听觉的象似性极大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诗歌中的隐喻象似性也为诗人带来更大的创造空间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语言的象似性在诗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象似性与诗歌联系紧密,诗歌的鉴赏离不开象似性分析,运用象似性理论来分析诗歌语言将有助于我们掌握象似性理论在语言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同时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诗歌的内涵,提高我们对古代诗歌文学的鉴赏能力。

猜你喜欢

隐喻诗歌情感
诗歌不除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情感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诗歌岛·八面来风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