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论视角下的语用失误研究

2019-03-05纪旻琦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语境交际交流

纪旻琦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0)

语言应用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仅仅掌握语言技巧,忽略了语言的适应性和环境特点,势必会影响语言媒介作用的发挥。随着英语的广泛应用,英语语言能力的考察更加倾向于语言交流,而避免语用失误正是英语使用者应该重视的首要问题。顺应论是分析语用失误的一个全新视角,具有动态的、社会性、情感因素等特点,在顺应论的视角下,语用失误的研究被赋予了更加贴心实际、更加人文化的特性,从而达到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加快速的掌握精准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

一、“顺应论”与“语用失误”概述

1、顺应论。

“顺应”也可以理解为“适应”,它本是由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概念,后来被国外的语言学专家引入到语言学的研究中,形成了“语言顺应论”。“顺应性”是语言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基于满足交流需要的一种语言的适应与变通,这种特性也说明了语言顺应论在理论上的内在关联。语言选择顺应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语言环境的顺应。不同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对语言的使用要求并不相同,这就需要语言使用者动态的去匹配语言环境,并顺应语言环境的特点。

二是对结构对象的顺应。结构对象的顺应实际上是对语言环境适应的延伸,基于语言环境与结构对象来做出顺应,寻找合适的语言使用方式。

三是顺应的动态性。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要频繁切换环境、语言结构、交流对象等,这就意味着语言使用者要动态的进行顺应,而并非是静态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动。

四是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它主要是基于语言使用者认知程度和意识形态,通过语言的表达以及有意识的行为,来将这些意识形态表现出来。

2、语用失误。

顾名思义,语用失误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表达失误,语用失误的出现对交流双方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交流的中断。通俗的说,语言失误就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不得当而导致听话人不理解说话人言语之意而产生的语言现象。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较多,包括对交流对象文化、社会背景的缺失,不了解对方表达意图等。在语言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对语用失误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对语用失误研究的必要性已经达成了共识。

二、基于顺应论视角的语用失误类型分析

在顺应论视角下,从语用失误的形式进行分类,可以将语用失误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语境不顺应型语用失误。

语境不顺应型语用失误是指在因未顺应语言环境而导致的语用失误。语境是一个广义词汇,既包括物理世界环境也包括心理世界环境,通常我们将语用交流的对象、物理世界的文化习俗、语用所处的场合以及语言表达者的意识表达能力都归结于对语境的范畴。语境不顺应是语用失误的主要类型,在语用问题研究中较为常见,具有较强的现实研究意义。

2、语体不顺应型语用失误。

语体不顺应型语用失误是指因语言表达者个人语言掌握能力(如词汇、语法、句型)有限,致使在交流中不能按照正确的方式完成表达,产生一些列交流表达错误。这类语用错误大多具有规律性,问题比较集中且突出,在语用改进过程中,相对比较容易克服。

三、顺应论视角下语用失误的原因分析

1、对英语交际对象文化语境的不顺应。

语言使用双方是语言交流的主体,只有在充分顺应对方文化语境的情形下,才能准确的实现交流。缺少对英语交际对象身份、扮演角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了解,必然导致语用失误的出现。例如,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用英语参加面试,在面试结束的时候,考官对考生说:“Thank you.”,考生回答:“You are welcome.”。显然,这样的回答是不正确的,因为对方的身份是考官,此时考生只需要说“Thank you”或者如英美人士一样,回答“Sure”。当然,如果是真帮忙的情况下说“thank you”,回答“you are welcome”并无不妥。但如果说别人夸赞,回答“thank you”,就不能接“you are welcome”了。

2、对物理世界语言因素的不顺应。

物理世界的语言因素包括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在英语交际过程中,缺少对这类因素的适应,将出现语用错误的情形。例如,同样的英语表达,在不同国家代表不同的含义,“the first floor”在英国英语里是2 楼,在美国英语里是1 楼,所以,如果语言表达者并不清楚不同国家的语言因素,那么在进行英语交际的时候就会出现语用失误。

3、对社会环境及社会文化的不顺应。

语言行为受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在英语交际前,如果没有结合交际的原则和准则而选择用语,则会导致语用失误。例如,到英国人家中做客,主人会问:“Would you like some tea?”,如果没有结合英国人的文化环境,而是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则会容易回答:“No,please don’t go to any trouble.”,事实上,英国人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按照英国人的文化习惯,接受款待时要说“Yes,please.”拒绝时就说“No,thanks.”。

4、语言交流双方心理、情感表达意识的不顺应。

语言双方交流心里、表达情感意识的理解,对语言使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语言的选择上,如果没有理解对方的个性、情绪、情感诉求和意愿,则会产生语用失误。例如,美国留学生Jack 说:“Is this coffee sugared again?”,Jack 的中国同学回复到:“Yes,I think it tastes good.”。这名中国同学的回答就忽略了Jack 的情绪表达,没有理解Jack 的真正表达意图,事实上Jack 是在责怪为什么要放糖,而非只是“询问”对方有没有放糖。这是典型的因语言双方交流表达情感意识理解的不顺应而导致的语用失误。

四、顺应论视角下关于避免语用失误的几点思考

1、增加对语言文化背景的知识导入

语言文化背景是语言交际不能忽略的前提,也是语言使用的大背景和大环境,如果仅仅是符合表述规则,但是不符合表达情景,也是无法达到准确交流的目标。英语是西方国家语言,虽然目前全世界都在广泛使用,但其文化的根源还要追溯到其发源地,了解西方文化与中方文化的差异,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和了解西方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及以风俗习惯,能够进一步帮助学习者掌握文化语境,提高语用准确度。所以,学习者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眼界,对语言文化特点加以了解,分析文化背景要素,让语言使用更加标准。

2、要提升对交际环境的动态顺应能力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交际语境亦如此,尤其是环境的改变和文化内涵的因素,导致交际环境会适时而动,有不同的效果。在上述提到的“the first floor”示例中,同样的语言在对象变化后,其表达意义完全不同,与此相似的还有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例如在公开场合和非公开场合的交流用语,在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的交流用语。因此,想要避免出现语用失误,解决语用问题,就必须对交际环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在何种场合下应该使用怎样的语言,其所代表的含义又是什么等等。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提高语言使用者对于交际环境的动态掌控能力,能够进一步避免语用失误。

3、培养语言使用者主动顺应的意识

建立主动顺应的意识是减少语用失误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够有效的规避问题。具体而言,在进行语言交际过程中,主动的分析对方的语言特点,适当的结合非语言因素,综合判断对方的语言情感,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语用错误。要特别注意对社交礼仪的顺应,注重对礼仪知识的积累,掌握一些特殊的礼仪要点,结合文化内涵进行学习,以便做出正确的用语选择。

除了上述几项内容外,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便利的学习条件,通过网络媒介延伸对于英汉交流之间的语言背景知识的掌握,寻求课堂以外的知识传播渠道和手段,积极的、主动的、动态性的做好英语交易对不同语境的顺应,强化语言的应变能力,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以便进而提升英语语用的准确性,走出语用失误的困扰。

结束语

学好英语语言并熟练的进行英语交际,既离不开夯实的语言基础,也离不开对文化语境的了解。不同国家因文化背景不同,在语言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英语学习者通过掌握文化背景、了解语言习惯来提高语用的正确性,避免出现语用失误,造成交际不畅。综上所述,在顺应论视角下研究语用失误的类型、剖析原因,进一步关注对英语语境的动态顺应能力,培养对英语语境的顺应一是,对克服语用失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够对避免英语交际中的顺应性语用失误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语境交际交流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情景交际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跟踪导练(三)2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