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动能转换视阈下菏泽市县域经济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2019-03-05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菏泽市新旧动能

冯 翠

(菏泽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山东省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对全面提升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根据2018 年初省委、省政府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中给菏泽的定位,菏泽市需要淘汰水泥、纺织、印染等行业落后产能,需要改变县域经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对县域经济非协同发展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县域经济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菏泽市县域经济非协同发展的原因分析

1、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缺乏创新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县域经济的绿色发展,既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又要实现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菏泽市作为山东省的欠发达地区,地域本身跨度较大,县域经济建设的资源、人才、基础设施和未来趋势等有着较大差异,实现县域创新绿色发展要求县区领导更新发展理念,从环境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布局创新、科技管理创新等方面共同发力。2018 年菏泽市各县区的经济总量增幅明显,但随着经济总量的逐步上升,县域的资源环境压力也逐渐增大。例如东明、巨野、郓城这些县城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布局了大量的化工、水泥、纺织和印染企业,这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大多采用高污染、低落后的产能进行生产,致使污物流经地方的生态功能退化,河道水资源被污染,河道淤塞,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全国逐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背景下,省内部分污染企业正逐步从大中城市转移到县域,尤其是县域交界地带。因此,菏泽市县域经济的绿色发展,需要转变发展观念和创新治理手段,抓住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机遇,实现菏泽市县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实现菏泽市县域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缺乏政策支持

新旧动能转换是指要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因为旧动能还在发生作用,需要引入新技术加以改造,新动能初具规模,尚未完全形成,在新旧动能的转换期,不能出现真空,要稳妥续接。在菏泽市,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印染、建材企业等需要转换动能的企业大都集中在县域。对于以技术力量小、资金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县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显得尤为必要。既要保证旧动能继续发挥作用,又要注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些新动能的培育,就需要建立起配套的制度政策。比如,菏泽市各县域空间格局虽已划定,但缺乏城、乡、生态三类空间开发强度和管控措施;由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和传统经营管理模式造成若干个污染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急需完善生态修复补偿制度。

3、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手段的设计缺乏异质性

全国其他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菏泽市县域经济中也多少同样存在。受传统思维和地区发展环境的制约,菏泽市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同质性较为严重。历来菏泽地区都是平原地区,农业是主导产业,下辖七县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基本相同。在这些县中,虽然每个县在农业基础上或多或少地都有利用传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多元农业,走着较为有竞争力的发展路径,也有利用简单的服务业作为农业发展模式的补充,但每个县主要仍是采用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农产同质性”。对于菏泽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由于各县基础条件和资金、技术条件相差悬殊,县域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别,决定了县域采用的发展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实际看来,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性。比如,对于工业基础较好或特色较为鲜明的县域而言,政府加大政策或技术扶持力度,发展势头良好,如东明的化学化工业、郓城的制造业等。但如成武、鄄城、单县这些县域,在木业加工、食品加工和手工编织等领域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较为知名的企业,政府大力扶持,未形成普遍发展之势,未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模式。

二、新旧动能转换视阈下菏泽市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

1、医养宜居型发展模式

“健康中国”是当下的重要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必须要将健康与城市建设结合,而健康城市建设正是实践发展“健康中国”的战略。单县拥有建设健康城市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具备适宜人居的优越自然条件,单县属黄淮冲积平原,是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21 条河流纵横全境,地下有优质矿泉水,森林覆盖率达33.2%,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6.8 m2/人,横亘全境的黄河故道,草木丰茂,湿地无垠,被称为天然氧吧;其次是拥有医养必备的便利医疗条件——单县中心医院、海基亚医院和其他中小型医院;尤为重要的一点单县是山东省首个长寿之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8.53 岁,高于全国人口平均水平3.69 岁,这是很多县城无可媲美的有利条件。凭借这些优势条件单县可以创建新型智慧医养特色县城,开发医养全套项目,既能带动经济发展又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使经济发展与全民健康达到双赢。

2、产业集群带动型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带动型发展模式是指某一特定的产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中小企业和机构的有机聚集,是一种地方化、本土化的产业组织形式,是以块状为特征的地区经济。产业集群是菏泽市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重要经济战略选择。如今菏泽市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截至2018 年底,菏泽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2%。为响应新旧动能转换号召,淘汰关闭落后产能企业400 多家,新上了成武医疗器械产业园、巨野世运专用汽车等一批优质项目。另外有巨野天运新能源、东明中信国安新材料等72 个项目竣工投产。这些新动能的投产,未来会逐步显现出速度与质量并重、效益与结构共同提高的新局面,显示出“高速度”与“绿发展”的特点。菏泽市产业集群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还明显的体现在特色产业的开拓。在特色化与快速发展方面,菏泽市做得比较好的如曹县、鄄城和牡丹区。菏泽曹县家具、鄄城人发制品和牡丹区木草柳制品三个基地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其依靠原有特色产业,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身先示范,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3、体验旅游型发展模式

大众旅游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已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发展。郓城县为了响应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号召,在关停依靠落后产能且高污染的中小规模企业后,工业发展会受较大影响,但可以从旅游产业得到弥补,因其地处鲁西南平原,地势平坦,虽然自然景色优势不足,但人文景观以其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贡献在山东省,甚至在全国都影响深远。郓城旅游资源的主体是水浒文化和武术文化,在“旅游+”战略背景下,可以发展水浒旅游线,与美丽乡村战略携手,实现乡村旅游产业链的重组,融入农家乐,乡村特色旅游产品等,顺带浏览周边菏泽、梁山的自然景观,这样既可弥补郓城自然旅游资源的不足,又可丰富水浒旅游的内容。另外,鄄城县就各产业总产值来看,在菏泽市各县区中排名较为靠后,可充分挖掘县内的旅游资源,如孙膑旅游城、尧王墓、苏御史牌坊、舜耕历山等,形成特色旅游城。

4、枢纽服务型发展模式

2016 年,定陶撤县设区。定陶区地处菏泽中部,距菏泽市中心区20 公里,已列入菏泽市新一轮市区规划,京九铁路穿越全境,多条高速在定陶区呈“米”字形交汇,四条省级公路连接区乡公路成网状分布,2019 年底定陶民用机场完工并投入使用,使定陶成为重要交通枢纽。目前,定陶区已经成为菏泽市向周围辐射而形成的发展带,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天然优势,使其具有经济发展的前驱性。因其处于交通枢纽位置,可以在人才、技术、装备、产业转移、资金等许多方面接受来自外界的辐射,同时可以将其他七县一区的资源、人口、产业向外界输出,当鲁西一体化交通体系构建成功后,菏泽市相关的产业与人口转移会发生角色转变,由之前的被动发展转化为主动发展,这对定陶区来讲是发展的最新机遇,同时也使其他县域经济有条件借助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新旧动能转换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意味着县域经济要根据精准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模式并顾及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当前,山东省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吹响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集结号。菏泽市作为推动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有力突破口,要致力于构建符合新旧动能发展的菏泽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和谐共生发展。

猜你喜欢

菏泽市新旧动能
小村的呼噜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捉迷藏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