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说东台方言“惹”“惹来”

2019-03-05

关键词:东台新桥口头禅

陈 钧

俗说,“到了东台新桥口,没得个[zε213]不开口”。其实,从城里到乡下,尤其是上了两岁年纪的东台人,往往一张口就是[zε213]。什么意思?怎么写?1980年左右,我买了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版。翻到了82页的“惹”字,引起了注意。

先说音。“惹”,普通话读“rě”,东台方言读[zε213],普通话里没有这个音节,但可以用汉语拼音写作rǎ。查一查字典,《辞源》《康熙字典》等引《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广韵》,都说“惹”“若”“偌”是“麻”韵,也就是“ɑ”韵。足见,东台方言的“惹”沿袭了古音韵。还有,车、舍、蛇、遮、赊等字的韵母在东台方言中都是“ɑ”。

再说义。张先生说,“惹”与“偌”[zε44]同。同页还说,“若”[za4](第二个义项)也与“偌”同。《新华字典》说:“偌”,这么,那么(的意思)。举例甚多,兹择要抄录如下:

三十种本《汗衫儿》剧:“儿呵!俺从那水胡花抬举的惹来大。”

《李太白贬夜郎》剧:“肚岚耽吃得惹来胖”。

《霍光鬼谏》剧:“暗想高祖创立起惹大汉朝天下,也非同小可呵!”

巾箱本《琵琶记》十一:“我且问你,你挑着惹多鞋做什么?”

《雍熙乐府》15《玉翼蝉煞》套《游月宫》:“惹早晚行唦!待那里去?”

这些例子,都是从元明杂剧、南戏、散曲等俗文学作品中选出的。东台方言惹[zε213]或许就是受了俗文学的影响;这些例子也反映了“惹”字运用过程中的微妙变化——特别是用东台方言品读——惹大、惹多,就是这么大,这么多;惹早晚,就是这时候;惹来大,惹来胖,除了保持原意“这么大”“这么胖”以外,就更加口语化,甚至隐隐地包含着丝丝的“秽”意。

再请看《盆儿鬼》剧三:“许了俺一个盆儿,若多时才与得俺,也该拣一个好的”!

如果是东台人,或者深谙东台方言的人,你不觉得这个“若”字既然通“偌”、通“惹”,读作ra,就是现代东台人惯用的那个口头禅吗?这句话不就像现代东台人面对面说出来的吗?

本意虚化,“秽”意潜加,“惹”[zε213]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变化。

末了说一句:新桥口,如今略显冷落,当年可是水路交通要冲,商贾云集,热闹非常的所在,开口便是[zε213],时髦得很呢!东台,新桥口的这个口头禅,古色古香,而且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猜你喜欢

东台新桥口头禅
新桥国际机场昆虫群落与鸟类发生的相关性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汽车车身无损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东台鱼汤面
董郎孝道古今传 有爱东台何羡仙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等一会儿
妈妈的口头禅
再别新桥
爸爸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