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探究

2019-03-05

语文天地 2019年26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创作

初中语文古典诗歌具有篇幅短小、语言高度概括、表达抒情强烈、艺术上富有意境美等特征,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意义重大。当前教学中,教师存在教学模式化、文学素养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低、学习动机不足、基础薄弱等问题。对此,优化古典诗歌教学方法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尤为关键。

一、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坚持自主学习的动力。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古典诗歌教学容易忽视,导致学生学习欲望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与生活中的趣闻或典故等相融合。

如在《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其内容题材归类,即怀古爱国诗,同时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歌曲,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历史沧桑与那份宁静淡泊、旷达、超脱,体会人生空幻色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实现情感与思维自然过度。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模仿朗读,并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教师简评后,让学生对这首曲子有了初步了解,从而发挥想象与联想,以白话文方式叙述自己的理解,或通过快板、自编歌曲等方式演绎曲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诗歌的语言美与意境美,最终达到背诵的目的,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注重表达

学习古典诗歌的美,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尤其是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其深入挖掘诗歌内涵与人文精神,确保点评与写作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继而提高自身表达的深刻化、含蓄化,以及文学素养。

如在《石壕吏》(杜甫)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对话练习方式,将两人物的对话补充完整,并用现代文的方式,使其形成对话,加深对文章理解。并通过师生之间讨论“暮投”“吏捉人”的含义,以此将当时的时代气氛、社会现象逐步呈现,从而全面解释词语的暗示性。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吏呼”“何怒”“妇啼”“何苦”的对比分析结果,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提醒,让学生了解县吏捉人手段狠毒,才有了“吏呼”这一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进一步烘托老妇诉说悲痛的气氛,从而将事件信息有效关联,最终补充课文完整内容。

除此之外,学生点评课文,如将县吏的蛮横气势,与当前人性化管理政策进行对比,从而提高幸福感。将老妇的性格特征与山区孤寡老人的可怜无助进行结合,以进一步发挥诗词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将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现象结合或对比,将石壕吏无情、残暴、令人发指的性格特征与言行举止诠释得更加透彻,将封建社会人民的苦难,以及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感情等,解释得更加到位,不仅利于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提升,更利于知识、情感等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意象性教学

引导学生捕捉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能力随之提高,同时对诗歌创作背景、言志传情的创作目的、志情结合的表达规律等掌握得更加透彻,不仅利于诗歌情感把控,更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如在《月夜》(刘方平)教学中,可以用趣味教学方法进行,让学生通过预习与阅读,辩论式的回答“月色半人家”“阑干”“南斗”“偏知”“新”的含义。让学生当裁判,评价学生对诗词朗读节奏划分是否正确,朗读感情是否到位,或是现代文翻译是否准确,学生给予评价与指导,纠正学生错误情感、理解与学习态度等,以此在相互沟通的话语情境中,实现相互帮助与优势互补。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欣赏水平,教师利用软件制作原文画面动画视频,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的同时,感受虫叫、月夜等场景,从而置身于乡村生活的情景,激发对大自然、春天、更深月夜的喜爱之情,从而达到陶冶情趣的教学目的。

四、创作性教学

古典诗歌教学能砥砺心智、陶冶情趣、激发潜能,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与自主学习意识。如在《望月有感》(白居易)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诗句进行模仿性创作,如“群星共捧身威振,普照尘寰亿万家”“碧海青天玉镜悬,流光灿烂照无眠”等创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文学修养,对后续的诗歌学习奠定了坚定基础。

创作性教学,也体现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便于学生心灵飞扬与情感释放。对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拓展生活美,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所思所想,模仿作者的诗歌作品,以富有诗意美的形式将生活感悟合理表达,体验汉语的艺术魅力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深化对诗歌学习的喜爱。如在《送灵澈上人》(刘长卿)教学中,首先应了解古代交通不便,亲友分开后数载难以相见;对此,更看重离别,并将离情别绪作为相互劝勉、思念、担忧等的永恒主题。

总之,初中语文古典诗词内容丰富,题材涉及爱国诗、山水田园诗、行旅诗、边塞诗、赠答诗等多种类型,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既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知识基础等个体差异,又注重与各类型诗歌育人功能的匹配度,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诗词的意象特征,从而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创作
诗歌不除外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一墙之隔》创作谈
怎样读古典诗词?
诗歌岛·八面来风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