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大经典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张力

2019-03-04吴宜康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诵读教学初中语文

摘要:在初中经典文言文教学中,以诵读为主线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快快乐乐地读、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有情有味地读、绘声绘色地演是经典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文言文;诵读教学

古人教学语文,少有讲解,熟读成诵即可。古人对诵读的作用,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宋代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唐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声”是感人心之最切者,而诵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以声传情,因声会意。由此可见,诵读对于学习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然而,纵观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讲多读少、只讲不读的现象普遍存在,更不用说教师对诵读进行切实有效地指导了。笔者以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诵读教学为例,谈谈教师对初中经典文言文应如何进行诵读指导。

一、引导学生快快乐乐地读

学生怕学文言文,就是短小精辟的经典文言文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是由于文言文的字词晦涩难懂,另一方面是由于文中所述的内容距离现实生活过于遥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快乐诵读,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在教学《孙权劝学》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合是十分”,可见诵读对于诗歌是多么重要。其实不单是诗歌,诵读对于经典文言文来说,也一样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了,你会感觉到读文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今天,就让我们以诵读的方式学习古文《孙权劝学》,希望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最终熟读成诵,同时我们也比一比,看看谁读得好。

二、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读

读准字音是诵读教学的基础,读得再美,如果读错了,显然失去了诵读教学的意义。在这个环节,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用标准普通话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发音清楚。

师:诵读经典文言文,首先要字正腔圆地读,即要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我们请一位同学试读一下。

(生读)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这位同学哪些字音没读好,或有什么字音要提醒同学注意的。

生:要注意“卿”“岂”“孰”“遂”等字的读音。

师:还要特别注意 “邪”“更”的读音,有哪位同学会读?

生:“邪”通“耶”,读 “yé”。

师:“更”有谁会读 ?

生:“更”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 “gēng”。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更”在这里是重新的意思,所以应该读 “gēng”。因为“更新”的“更” 读 “gēng”。

师:联系字义确定读音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这篇短文,要注意字正腔圆。

(屏显,生齐读)

三、引导学生有板有眼地读

有板有眼地读,即要读准文言文的停顿。要读准停顿的位置和停顿的时间,这样才可以还原出原作的语气语调,才能清晰地表现段落与段落、句子与句子、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而鲜明突出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恰当的停顿还能给听者留下思考时间,以便其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文章内容。

1.准确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

师:请同学们合上课本,读出《孙权劝学》一文中句子之间的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生试读,评议)

师:这位同学读得不错,能否添上标点呢?大家试试看。

(生添标点,与原文对照)

教师应引导总结读准句子停顿的方法:抓住关键字词,如“曰”“邪”等。

2.准确读出句中的语义停顿

句子之中的停顿,最基本的是不能读破词语。由于很多文言文中的词汇现已不再使用,学生读破词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不读破词的关键就是能准确理解词语意思并能准确翻译句子。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文后注释理解字词意思,同时将不能自行解决的疑难字词标注在课本上,留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重点句子的翻译,并指定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接受其他同学的评议、订正,最终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文意疏通后,要求学生画出句中停顿,师生共同订正后根据所画停顿进行诵读。

3.准确读出句中的逻辑停顿

除语义停顿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句中的逻辑停顿。一是主谓之间要停顿。如“蒙乃始就学”主语“蒙”后要停顿。二是谓宾之间要停顿。如“见往事耳”谓语“见”后面要停顿。三是句首的语气词、连词、总结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如“及鲁肃过寻阳”“及”后面要停顿。逻辑停顿对于初中學生来说不易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积累一些类似句子,平时诵读的多了就能停顿正确了。

四、引导学生有情有味地读

要想把经典文言文读得有情有味,就要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哪一些句子该用高亢的语调快速读,哪一些句子该用深沉的语调缓慢读,哪一些句子该用平稳的语调匀速读,哪些地方该读高音,哪些地方该读低音,学生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做到心中有数。这一环节是诵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结合具体篇目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在体会中诵读。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善于抓住一条主线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在执教《孙权劝学》一文时,我抓住了人物对话这一主线。

师:要有情有味地读《孙权劝学》,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1:可以把自己當成文本中的一个人物,体会情感。

师:好主意!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2:可以抓住人物对话读出感情。

师:真不错。文中有四句对话。谁来试读一下,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一句应该读出严肃的语气,语气要坚决、郑重,我从“不可不学”可以看出。孙权是上级,吕蒙是下级,这一句既要读出孙权对吕蒙的严格要求,又要读出孙权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师:读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好!你带领大家读一遍。

师:第二句怎么读?

生4: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师:为什么是反问呢?

生4:为了表现孙权对吕蒙不听劝告的不满。后面的现身说法,要读得语重心长。

师:对,要读出关心爱护之意。非常好!大家齐读一遍。第三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应怎样读?

生5:要读出吃惊,由衷赞叹的语气。

师:很好!最后一句呢?

生6:应该读出不满的语气。吕蒙不满鲁肃对自己的不了解。

师:认真思考一下。是不满吗?

生7:我认为应该读出自豪的语气。为自己才干谋略得到提高而自豪。

师:非常好,刚才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揣摩人物的情感,这种方法同学们要用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把整篇文章读一遍,注意读出情味来。

五、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演

让3位同学分别扮演孙权、吕蒙和鲁肃,上台表演《孙权劝学》,提醒学生注意表演时要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台下学生认真观看表演后需评出最佳表演者并对每个角色进行点评。

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和表演过程中,掌握了字音,疏通了文意,把握了文章表达的情感,达到了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课标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诵读这条主线唤醒了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不再觉得文言文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不再觉得学习文言文是沉重的负担。当然,以诵读为主线是否适应所有的文言文教学,怎样进一步优化经典文言文诵读课堂,使文言文教学更加省时、高效,还需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马静.也谈阅读障碍的形式、成因与对策[J].语文教学之友,2016,(8).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龙岩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初中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成果】

作者简介:吴宜康(1974—),男,福建省长汀县南山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经典诵读教学。

猜你喜欢

诵读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谈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开展
谈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开展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
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