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代传承守初心
——一个一家三代人民调解员传承与坚守的故事

2019-03-01刘三保莫文彬陈海珊广东省湛江市司法局

人民调解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冯某湛江市调解员

刘三保 莫文彬 陈海珊/广东省湛江市司法局

赤诚丹心砥砺前行,人民调解润物无声,这是一个一家三代人民调解员传承与坚守的故事。

在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有这样特殊的一家人,一家三代都是“和事佬”。面对形形色色、复杂多样的矛盾纠纷,他们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视守护百姓平安、维护社会和谐为己任,不辞辛苦,默默耕耘,代代相传几十载,倾心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第一代“和事佬”朱那珠:心系群众,倾情为民

奶奶朱那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任湛江市郊区东山公社居委会组长,主要负责化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是当地家喻户晓的热心肠大姐,群众都亲切地称她为“珠姐”,她是老王家第一代“和事佬”。

朱那珠

当时,不少居民为了增收,搞起了养猪副业,但未规范处理猪的粪便,导致居住区臭气熏天,邻里之间恶语相向,时常因此闹得不欢而散。朱那珠了解情况后,先是上门挨个找两家人面谈,待两家人都冷静下来后,组织双方面对面调解,从法律规定讲到邻里情谊,再讲到构建和谐整洁的居住环境人人有责……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养猪户有所触动,当即表态在猪栏旁加挖一个深坑,放置瓦缸用以储存猪的排泄物以及清洗猪栏的脏水,并承诺及时转运处理。两家人解开了心结,握手言和。

就这样,凭着公平公正又不失人情味的处事原则,在调解了一件又一件的矛盾纠纷后,朱那珠在居民中逐渐建立起威信,赢得了居民的尊重和认可。谁家夫妻间吵架了、邻居间起矛盾了,都过来喊:“珠姐,你快来帮忙说道一下”。

热心肠、勤为民的朱那珠,不幸于今年年初病逝,她虽然走了,但她一心为民的精神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朱那珠的儿子王广南回忆道:“母亲做调解时,很多时候我都在场,虽然当时年纪很小记不得具体事由,但总能看见来人怒气冲天,走时却能握手言和,那时我就觉得母亲是天下最厉害的人!”在朱那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子王广南、孙女王诗文先后加入了人民调解员队伍,继续书写着“和事佬”的家族故事。

王广南(中)走进小区,耐心给当事人做调解

第二代“和事佬”王广南:情系调解,志在和谐

儿子王广南,曾是湛江市麻章区人民法院副庭长、副科级审判员。在母亲朱那珠的影响下,他深知调解的优势和特点,1990年从事审判工作后,面对每起可调案件,都积极主动地予以调解,成了家里的“和二代”。

在诉前调解中,王广南虽然经常吃力不讨好,被骂得里外不是人,但他从不气馁,始终坚守调解初心,坚持能调则调。王广南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基础上,寻找一个平衡点切入调解,不偏袒任何一方,妥善解决纠纷。

面对原告湛江市某瓶盖公司诉被告广西某食品公司加工承揽合同纠纷一案,王广南认为,该案诉讼标的额不大,可通过调解解决。于是,他积极反复地联系被告,做好被告的思想工作,并向双方当事人阐明该案的实际情况和利害关系。经过前前后后多次的耐心规劝,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心细的王广南想到,被告是外省公司,若不积极履行调解协议,将会出现案结事不了的情况。为免去后顾之忧,王广南讲明情况、正确引导,最终被告被说服,当庭向原告付清加工费和利息,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实现了案结事了。

时光荏苒,从事审判工作20多年的王广南,于2011年1月退休,而他仍念念不忘调解工作。2019年1月,霞山区司法局根据王广南的调解特长,把他聘为了霞山区工农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成为该区招聘的首名退休法官专职人民调解员。此后,王广南又精神饱满地冲在了调解第一线,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了一场又一场纠纷。

2019年4月,湛江市某中学两名学生因口角发生肢体冲突,其中一名学生锁骨骨折,家属天天到学校吵闹,老师多次劝说无果,校方多次调解不成。后来,家属找到司法所要求调解。69 岁的王广南受领任务后,凭着多年的调解经验和过硬的本领,一遍又一遍地劝说。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当场付清赔偿款,其调解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赞扬。

第三代“和事佬”王诗文:专业精湛,青出于蓝

女儿王诗文,从小耳濡目染奶奶和爸爸认真细致的调解工作,长大后,深感用法律知识去调解的重要性。2001年考上大学时,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法学专业,一毕业,更是一头扎进了基层。现在,她是霞山区司法局爱国司法所所长兼爱国街道调委会副主任,是家里的“和三代”。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奶奶和爸爸只要坐在一起,就总是讨论着别人家的事情,都没时间陪我玩儿,那时候真是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而当我从事调解工作后,渐渐理解了当年奶奶和爸爸所做的一切。”王诗文童年时最大的困惑,最终在自己成为人民调解员后找到了答案,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调解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2018年8月中旬,外来务工者冯某在修船过程中不慎触电身亡,冯某是家中独子,留下了不到3 岁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同乡工友们和冯某家属情绪激动,围堵工地要求赔偿。“人不是我雇的,为什么要我赔偿?!”“冯某是给你修船,他出事儿了,自然要你赔偿”……船方老板严某和雇佣老板周某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推卸责任,都不愿对冯某家属进行赔偿。工地上,人群的叫嚷声、机器的隆隆声混在一起,不绝于耳,施工现场一片嘈杂。

王诗文了解情况后,迅速协调爱国街道办事处、边防派出所、海事局等单位工作人员组成调解小组,积极介入调解。一开始,死者家属情绪激动,十分排斥调解工作,老板们也总以各种理由不参加协调会,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为了能够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王诗文连续两个星期不是在调解的路上,就是正在调解,她不厌其烦地向各方当事人解读法律条文,推心置腹地与双方谈心交心。

王诗文(右二)调解邻里纠纷

各方当事人被王诗文一趟趟地上门劝说所感动,被她一次次有理有据、情理交融地分析所折服,最终明确了法律关系,认清了自己的责任,达成了一致意见。死者家属接过赔偿款时,泪流满面地说:“王主任办事公道,是个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大好人啊!谢谢王主任……”

在司法所和调委会人少事多的情况下,王诗文克服各种困难,靠着一张嘴、一双腿以及深厚的法律功底、丰富的调解经验和娴熟的调解技巧,冲在调解最前线,化解一件件矛盾纠纷。13年来,她共调解纠纷400 余件,其中疑难纠纷20 余件。看着夫妻反目者破镜重圆,婆媳不和者重归于好,邻里成仇者握手言和,打架斗殴者化干戈为玉帛,事故伤亡者家属获得赔偿……王诗文心里倍感自豪和欣慰,更加坚定了她作为一名调解员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情怀。

几十年的光阴岁月,三代人将一腔热血奉献给了人民调解。祖孙三代人,尽管出生在不一样的年代,却怀有一样的初心,一脉相承地传承与坚守着“调解为民”情怀,默默守护着百姓的安宁、社会的和谐,不断为这盛世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冯某湛江市调解员
“这二十四年,我活得好累”
男子网购饲养鹦鹉被罚四万元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坚守团场的老调解员——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孙光杰
老百姓的“帮大哥”——追记“人民满意调解员”高瑞奎
人民调解员要心中有情 口中有理 头上有法
湛江市文联等三家单位扶贫送温暖
湛江市文联领导慰问德高望重艺术家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强拆后政府成“摇钱树” 频闹访自导“敲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