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探索

2019-02-27罗金华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课程体系

罗金华,石 玉

(三明学院旅游学院,福建三明 365004)

旅游管理专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专业。1981年,南开大学、西北大学等8所高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旅游专业。随后,我国实现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转变,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加。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6年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校达604所,高职高专高校1086所,中等职业学校924所。然而,专业人才供需的现实是,一方面旅游企业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急需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支持,人才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却是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有业不就”“远离本行”“高流失率”[1]。这种人才供需矛盾引起人们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讨论。梁正宁(2000)认为高校必须根据旅游的行业特色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2]。马勇等(2013)研究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体系重构,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建设精品课程、打造名师队伍、创新教学研究、完善实验配套、加强品牌塑造等五大优化工程[3]。王晓峰等(2018)探索旅游新常态与课程体系优化双向作用发展模式,提出从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优化设置、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四个方面优化课程体系[4]。然而“远离本行”就业这种问题似乎与人才培养质量无关,因为“远离本行”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深受其他行业欢迎,且大多发展状况良好。人才供需错位是一个复杂问题,既有社会用人制度、个人价值判断等原因,也有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就高校而言,培养体系是关键环节。本文从人才供需矛盾原因分析入手,借鉴台湾技职类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着重从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策略。

1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供需矛盾的产生原因

“十三五”以来,教育部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其中地方本科院校属于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体。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积累相对不足,加之长期以来大学被视为“象牙塔”,似乎应用型专属于职业教育而非本科教育。在这种认识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虽是应用性特征非常鲜明的专业,却背离自身的特质,办学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导向趋同造成培养模式偏离社会需求、专业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旅游管理专业也因此不受社会认同,甚至被列入限招专业。

1.1 办学定位不准确

由于对高等教育的应用性认识不清,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侧重产业性还是服务性,是技术性还是职业性未有明确的答案。因此,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定位不是偏向高职类的技能,就是刻意拔高,偏向较高层次的研究型,旅游人才教育未形成高中低层次合理分布的金字塔型结构[5];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偏离应用性,无法与行业接轨。可见,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远离本行”就业不是因为素质和能力低下,而是与定位不够准确有关。

1.2 培养模式偏离社会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未与行业建立紧密联系,不少本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专业素养教育,重一般专业能力培养、轻差异化专业能力培养,重理论知识教育、轻实习实训培养[6];课程体系科学性不强,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教学方法单一,造成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

1.3 专业特色不鲜明

旅游行业综合性强,学科交叉特征明显,但高校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的整体性和前瞻性不足,人才培养对原有学科体系依赖性强[5],旅游学科及其课程体系构建科学性、规范性不足,专业建设的构建因素不稳定,造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针对性、课程体系宽泛不集中、教师综合素质不高[7]、毕业生就业适应面虽广但行业特色不够、竞争力不高等问题。

2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应用性表征

应用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离开了应用,任何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都会失去合法性[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高等教育的应用性,明确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且应用型人才可分为多种类型,如侧重技术的技术应用型、基于服务的服务应用型、面向职业的职业应用型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应用型等[9]。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关联性、政策性强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其企业经营表现出“服务与管理有机统一”的特征,造就了旅游学科基础的多元化,旅游管理专业因此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专业。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式提升的转型发展形势,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应从旅游业属性和旅游学科发展基础两个维度解构旅游本科教育应用性的内涵与特征。

2.1 产业性

在知识产业化与产业知识化的过程中,大学里的学科与专业既吸纳了产业的影响,也被产业的影响吸纳[8],学科、专业与产业之间结成了一条“链”。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以行业的需求和发展动态为导向,其产业性既体现了专业的应用性,也体现了行业的服务性及就业岗位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产业性要求旅游管理知识的产业化。在地方产业与经济转型及其城镇化、乡村振兴建设中,高校应找准办学目标和定位,培育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旅游行业发展贡献智力和人力支持。

2.2 复合性

旅游管理专业呈现出旅游学、管理学、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复合型要求。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行业需求为向导,专业教学内容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必须紧扣旅游行业综合性特点,实施多学科综合知识与能力培养,满足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我国要“由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转变”。旅游业集约型发展必将注重质量与效益的统一,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支撑。复合型旅游专门人才要求旅游专业高等教育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化的教学系统、多样的教学手段、动态的实践需求、全面的质量管理,按照复合型人才的素质标准,将知识转变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复合型人才成长与发展提供多元化支持与保障。

2.3 创新性

创新是文旅深度融合的推进器,文化是创新的源泉。旅游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连接纽带,也是新时代的生活方式。新时代的文化需要通过旅游来传承、创新与传播,进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把握好文化与创新性,就是把握住了专业办学的灵魂。本科旅游管理教育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等诸方面,既要重视旅游业的经济属性、管理内容与特征,更要重视其文化特质;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更要重视文化素养的提高;既要加强旅游主体的文化修养,还要重视旅游客体的文化特色,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可持续的路径和精神保障。

2.4 成长性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包容力和内生发展力,近年来行业的“旅游+”和“+旅游”现象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特点。旅游产业以其较好的产业黏性,与周边相关产业一起快速成长,迅速形成经济热点,激发了产业问题和研究课题不断成为社会热点。旅游业态的快速更新,加速了旅游学科知识的更新,激发了旅游教育的成长,进而由产业市场传导至专业办学与人才培养,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3 他山之石:台湾技职类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自1997年以来,台湾本科层次的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其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的经验,对大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3.1 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产业需求

台湾现行技职教育体系包括高职、专科和大学三个层次四类学校: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三个层次相当于大陆的中专、专科和本科,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实用的专业人才,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台湾“行政院”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于1999年废止《职业学校法》和《专科学校法》,新修订了《技术及职业校院法》。该法第一条规定,技术及职业校院的教育宗旨是传授、研究应用科学及实用技术,培育具有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的各级专门技术人才;第六条规定,科技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育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学生职业知能及职业道德,让学生具有文化素养和人文艺术涵养[10]。

为带动产学合作培育人才,引导科技大学建构产业创新研发的环境,台湾于2013—2016年推动“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划”,目标是使台湾科技大学具备与一般大学明显不同的实务特色,其人才培育及研发技术移转均与产业紧密结合[11]。

3.2 课程体系建设以岗位能力为导向

虽然台湾的技职类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发展日益重叠,但为了使培育出来的学生满足社会多元的人力资源需求,两者在人才培育的能力内涵、教学目标乃至课程设计上是不同的。为此,能力内涵的解读成为各专业办学的前提。以工程师培养为例,研发工程师以研发新产品为重心,这类能力培育注重基础学科素养的养成,以理论为主,本质倾向研发;而制程工程师及测试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制程及测试,这类能力培育以应用科学为基础,实务为主,本质倾向技术能力应用。两者培育学生的方向和内涵并不相同,故教学目标和课程的设定有所不同。工程专业课程偏重理论,有许多较深的数学、化学、物理课程,通常要修到二、三年级;工程技术专业则较偏重实务及操作方面,学生虽修习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但大多只上到大一,之后则强调基础数学、化学及物理学科的应用。在专业课程方面,工程技术专业理论部分的课程比工程专业要少许多,而实验和实习的课程增加很多[12]。再如国际观光旅馆管理专业,针对餐饮经理岗位,突出行政与策略管理的专业能力,具体包括行政与策略管理、执行预算及管理财务、沟通领导、人事管理、行销业务管理、采购与库存稽核管理、酒水知识、酒吧作业、餐厅管理、人际关系与危机预防管理、供货商与顾客关系、商品设定与研发、流利的外语及本国语使用能力等。为此,课程设计以经理岗位为目标,加强学生在财务与行政管理及沟通领导方面的能力培养,重点开设管理学、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与分析、行政与策略管理、组织行为与沟通领导、餐旅行销管理、酒吧经营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公共关系与危机处理等课程[13]。

可见,台湾技职类大学以职场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的做法,对大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的关键问题

随着品质旅游时代的来临,行业需要大量具有策划、运营与管理能力的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高校办学必须适应旅游业从粗放型向质量型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把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特征,充分体现应用性,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诸要素上落实管理岗位能力的培养。

4.1 专业办学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应以面向旅游行业,突出地方性和应用性为办学定位。面向旅游行业即对应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12个旅游要素,教学和科研对接旅游产业形式由单一要素向多要素转变;突出地方性即对接地方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和人才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引擎,在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中培育特色,提升办学水平;突出应用性即立足产业建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能力结构由服务、策划、管理单项能力分解培养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凸显专业特色。

4.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坚持以实务技能为基础、运营管理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有理论、懂实务、会分析、善管理、能创业的应用人才。为此,课程体系建设必须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与文化素养提高,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导向,突出运营管理能力培养,重视创新创业和人文素养教育。

4.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以能力为落脚点,是一个培养模式形成的关键。马勇等认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知识学习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即“四位一体”的综合能力[14]。这种能力分类属于类别分类,尚看不出层次,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应该达到什么层次未作出回答。较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体现人才必须具有的能力类型和达到的能力层次,标志着专业建设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意味着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符合教育思想和行业发展的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法合理,人才教育和能力培养较为科学。

5 优化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措施

遵循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应用性的上述四个表征,从办学定位入手,优化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借鉴台湾技职类大学的经验,结合三明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本文认为可以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优化。

5.1 以产业需求为办学定位,突出岗位能力培养

从产业需求和岗位能力培养两个环节优化目标体系。一是以行业的需求和发展动态为导向,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产业指向。二是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规格评价指标,提高课程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符合度。三是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比重,落实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对“行业—岗位”的任务分析和“综合管理—操作技能”的能力分析,明确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人才的教育目标,确定运营管理岗位所需的能力目录和能力指标,依据能力类型和层次,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以及课程评鉴(评价)活动[15]。

5.2 以产教融合为推动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要求产教融合、校企一体。这种产教深度合作,必然要求高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三明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根据学校“产业学院—专业群—项目驱动创新班—应用型教师团队”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化产教融合的推动下,确立了以区域旅游行业项目为驱动,以资源、经济和市场分析与评价、项目策划与设计、企业运营和活动组织等综合管理能力为重点领域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明确“专业方向—能力分层”,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图1)。

图1 三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图

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旅游产业的人才需求,以实现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为平台建立专业群,较好地将旅游管理学科思维与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相结合,校内相关专业融合和校外产业融合相结合,实现了四个方面的优化。一是明确专业方向、能力领域和能力层次,以项目为驱动组建学生团队,落实创新能力培养,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旅游产业学院打破校内专业界线,以“旅游+”的形式,融合体育、外语、商贸、市场营销、风景园林、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力量,优化专业优势,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是突破校园时空的局限,主动融入区域旅游行业,对接政府、优秀品牌企业和市场,通过开放人才培养标准、教学内容、办学空间和办学资源,吸纳社会力量以及产业资源、业务标准、实习岗位、生产工艺、研发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优化产教融合的内容和形式。四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吸纳业界应用型人才充实到应用型教师团队,优化教师团队的实践教学水平。

5.3 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重视将行业科研成果转化成为教学活动或教学资源,利用区域特色的旅游资源,创新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实践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应用型课程。

5.3.1 设置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

强调办学地域性,引导专业差异化发展。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区域性特色文化。鼓励教师深入地方,融合旅游、管理、社会以及历史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开发和编写本土教材,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地方性,引导学生对地方旅游行业的正确认识,并在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5.3.2 植入文化艺术与创新课程

合理引入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课程,应用艺术表现手段和审美等感性功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和学生的品德、人格、审美素养,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从艺术中吸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旅游管理的工作和研究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5.3.3 融合本校优势特色课程

吸纳本校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特色优势课程,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安排,体现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使课程体系既反映行业特征,又有本校鲜明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朝以问题解决和跨学科为特征的应用性方向发展。

5.3.4 突出实践教学内容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细化实践目标,将应用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并贯穿在每项实践教学内容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分层次、分类地组织实施。课堂课程实践训练、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主动与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品牌旅游企业合作,落实实验、实习、实训、设计、学科竞赛等体验式、职业情境化实践教学。以项目任务为主导,增加综合设计内容和管理实验项目,培养实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策划与运营管理能力。搭建“学、考、赛、用”平台,策划符合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的校内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设计大赛。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在真实的生产生活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5.4 以“双师双能”师资为重点,建设应用型教师团队

“双师双能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生产实践技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定期组织教师走向基层,进社区或企业挂职或调研,掌握行业新技术动态及其发展趋势;聘请有行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学校教师与企业实践人员相互影响和交流;通过项目培养、建立团队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与行业同步成长。

6 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远离本行”就业与办学定位不够准确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及其长远发展。解决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矛盾,必须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既要体现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特点,更要符合我国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必须遵循产业性、复合性、创新性和成长性四个应用性表征,面向行业,突出地方性和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并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增强毕业生的专业自信,提高就业率。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