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让幸福来得太容易

2019-02-26高水平

湖南教育·A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功利漫长幻想

高水平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说,现在的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话自然引起了社会热议。但冷静下来,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

细思之,其实不只是在大学才开始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直到高中阶段,我们一直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教育管理经验的工作者,我经常在听课时会发现,面对一年级的小朋友,一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为了表扬听话的孩子,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给“表现好”的孩子脸上贴一个“小五星”或者一个“笑脸”。起初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久而久之竟然习惯了。但后来我突然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孩子脸上有了贴纸后,立马转过脸去向旁边的孩子炫耀;而另一些孩子为了能得到这种贴纸,看到老师来了会立马坐好,装出很认真听课的样子,一旦得到老师的贴纸后,则复又进入原来的状态……

这引起了我的忧虑:如果给孩子脸上贴贴纸,仅能达到“让孩子有资本向人炫耀”或者“让孩子临时装乖”的效果,那么老师采用的这种简单的表扬方式和教育行为,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功利心和鼓勵孩子投机取巧。孩子天天在这种表扬方式和教育氛围的熏陶下成长,怎能不滋生“向人炫耀”或者“临时装乖”的功利之心?

我是60年代末出生的人,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和其他小伙伴们很少有机会得到物质奖励。我还依稀记得,在我刚读小学的那几年里,父母一个月才去赶一次集,想要父母给买点东西,我们往往得做一个月的乖孩子。有时候,我们得等更长的时间,甚至要从春夏之季等到过年。

我记得,父母给我买的小皮球,我一直珍藏着玩了好多年……

我还记得,10几岁的我,就学会了做弹弓枪,学会了削地螺,学会了用旧铁丝做铁环来滚着玩,甚至笨拙地用木工工具做了个小木轮车,让小伙伴们轮流坐着推着在村巷里走……

在童年的记忆里,我们心中总对一些美好的事物心怀期盼,我们愿意用漫长的时间来幻想、用漫长的时间去等待,或者自己动手学着去创造。而在这漫长的等待里,或者在自己动手去创造的过程中,没人去“临时装乖”。我们拿来“向人炫耀”的,是我们心底里对未来最美好的期待。也许,正是在这漫长的等待里和自己动手去创造的过程中,我们这些顽童渐渐完成了自我教育:我们渐渐学会了坚守,学会不断地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向大人证明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乐于用这种方式让大人看到希望,只要得到大人的点头首肯我们就万分高兴———我们就这样渐渐由懵懂少年变成了好学上进的小青年……

而后,我们学会了唱这样一首歌:“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

再后来,我们还会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不可能要求他们再像我们当年那样去生活、去体验、去等待、去幻想,他们似乎比我们有权利去享受更为美好的物质生活。但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的眼光还是可以放得更为长远一点,我们知道摒弃功利之心、拥有优良品质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倘有此共识,无论环境怎样,只要我们有意为之,在消解孩子“功利之心”方面,我们总还是可以做点什么。

对低年段的老师而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给一些表现好的孩子脸上贴一张贴纸,是最常见的做法,运用得好,也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反对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一方法。

我只是觉得,老师在给孩子脸上贴贴纸时应注意方法。我们要关注过程,要看到哪些孩子很努力、哪些孩子学会了倾听、哪些孩子学会了观察、哪些孩子在开动脑筋思考、哪些孩子是真的很认真或者一直很卖力。我们不要表扬一时的“装乖”,也不要满足于看到的乖巧(很多时候,聪明的他会把乖巧做给你看);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要向人炫耀,以消解他的虚荣心;我们对表现好的孩子要不断地提出新要求,让其做到之后再鼓励和表扬;我们要教育孩子学会坚持,譬如重点表扬那些几天里都表现好的孩子,鼓励他们不畏艰难,以培养孩子的坚忍性。

而作为家长,在孩子想要你给他买什么物品时,也不要一味有求必应。孩子拥有的太多、所得来得太容易,都是导致他不懂得珍惜也不会去珍惜的主要原因。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期盼、学会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幻想,你得不断给他等待、期盼、幻想的机会,你得尝试给他一个漫长等待的时间,让他在漫长等待里有各种体验。如果时间紧急来不及让他做漫长的等待,不妨让他尝试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换取他的所需或所爱。为什么要轻易地白白给他?

从没挨过饿、挨过冷的孩子,怎知人间冷暖,怎会有幸福体验?一提要求就会被满足的孩子,哪里还需要去坚守?

从不缺衣少食也从未体验过欢乐和痛苦,孩子的内心世界怎么可能丰盈?从小被物欲和功利心所包围着的他,又怎么会有信仰?他又怎么可能会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不要让幸福来得太容易!更不要满足于给孩子物质方面的幸福。为了消解孩子的“功利之心”,更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诸多传统美德能世代相传,我们任重而道远!

唯愿我们的下一代,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坚忍;愿他们从小在心里播下一粒善良、仁爱、利他、奉公的种子。

(作者单位:吉首市乾元小学)

猜你喜欢

功利漫长幻想
漫长的“旅行”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春天的告别
锁不住的幻想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小布熊的漫长一周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