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写好浏阳教育奋进之笔

2019-02-26汤显华

湖南教育·A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浏阳学校教育

汤显华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工作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抓教育就是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省委书记杜家毫在全省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工作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提高教育质量两者辩证统一,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使命和根本职责。

近年来,浏阳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规范、提升、优质、均衡”四个主题词,凸显学校建设提速、师资力量提质、育人水平提标,积极化解“择校热”矛盾和“大班额”压力,持续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建设现代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中“扩容提质”工程

继“高中翻番工程”之后,2017年浏阳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议案,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克服化债压力等困难,确保每年政府性投资项目按一定比例用于增加高中阶段教育学位的项目。2018年将浏阳九中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浏阳十中改扩建等19个高中学校建设项目纳入政府投资计划,通过恢复浏阳十中办普高、支持新翰和唯美两所民办高中建设、支持职高发展等措施,全市新增普高职高学位3376个。此外,为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浏阳还创新评价机制,注重学校质量增幅和特色办学,构建“从起点看变化、以入口定出口”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促进了县域内普通高中良性竞争、均衡发展。下一步,浏阳将以2019年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议案办理为目标,倒排时间表,扎实推进普及高中教育,做好扩容提质和学位供给工作,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以上;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设置专业,形成优势特色专业群,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均衡发展城乡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为推进阳光招生及化解大班额,浏阳近两年新建了长兴湖小学、一中·高新、道吾学校等城镇学校,新增学位1.4万个,有效缓解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镇“上学难、大班额”的问题,确保城镇新增学生都能就近入学、公平就读。同时,为补齐偏远山区硬件设施短板,浏阳大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建设标准化学校355所,近两年已完成240所,到2020年前全面建成。投入1.1亿元集中进行了33个省定贫困村37所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比如,整体搬迁张坊镇富溪小学,改扩建文家市镇岩前中学。通过加大投入,这些贫困村学校焕然一新,部分学生回流,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有序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网络联校”“教育在线”等平台,偏远山區学子同步享受了城区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三级竞聘”模式,实施城乡、强弱校之间的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在专业教师不足的薄弱学校,开展骨干教师志愿支教,并选派城镇优秀青年教师走教偏远山区教学点。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城乡学校“四个统一”要求,统筹规划城乡学校建设;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使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数量达到85%以上;创新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分类考核、差异化综合评价制度,激发学校发展内生动能,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打造专业化高素质教师队伍

近两年,浏阳通过引进部属院校免费师范生、湖南师大专场招聘、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招聘教师956人,95%以上的新教师分配到乡村学校,实行定点定岗服务合同制;招录免费师范生313人。2018年全市启动“专业英才”千人计划,每年引进教育英才50人,按全日制博士生10万/年、硕士生3万/年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给予2000-5000元/年的工作补助。2017年、2018年分别投入师训经费1100万元、1460万元,每年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及高端研修1.2万人次,举办教育大讲堂2-3期;目前本级名师工作室达29个,覆盖所有学段及课程,引领全市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整体提升。2018年,陈奎获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刘文章、寻景辉获评“长沙市名校长”,寻湘沅等49人获评“长沙市中小学首批卓越教师”。

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年8月起每月发放乡村教师900元、700元、500元不等的乡镇补贴,并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建成乡村教师周转房2000套,并配齐家具、热水器等生活设施,构建了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长效机制。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教师培养和激励机制,以先进的理念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以高尚的师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深入开展系统党风廉洁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杜绝乱补课、乱收费、滥订教辅资料和教师有偿家教家养等违规现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建和业务统筹齐抓的原则,牢固树立“首责主业”意识,推进党的十九大和教育大会精神进校园、入头脑。全面接收初中和民办教育党组织,积极推行党支部“五化”建设。注重意识形态工作,唱响教育主旋律,获得省级以上媒体正面报道400多次。以党建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行业特点,推进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等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党建+”模式,用心培育党建新动能,助推教育优质发展。苏雪珍等获评“湖南省优秀教师”,黄启龙、李性蒲获评“湖南省最可爱的乡村教师”。2018年中小学生品格教育在全市推广,社港中学品格教育在全国校长峰会上展出;“经典诵读进校园”“红色文化教育”等区域特色项目统筹推进,里仁小学等多所学校成效显著。一中、五中获评“全国先进后勤学校”,三中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近年全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338人,省级奖励701人;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获国际奖励7人次,国家级奖10人次,省级奖励110人次。今后,我们将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严格对标《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不断优化教研教改、学生评价制度,着力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切实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认真落实“体艺2+1”实施方案,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同时,引导学校对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顺应群众关注,有针对性加强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研究,积极探索“走读制”教学管理,做好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高中教育卓越发展。加强现代教育治理能力。强化教育督导评估,推动学校章程落地生根;用心抓好校园安全工作,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压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确保系统平安稳定。

展望新的征程,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着力写好浏阳教育的奋进之笔,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作者系浏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猜你喜欢

浏阳学校教育
浏阳: 用红色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浏阳花炮我的有声有色的中国式乡愁
听闻浏阳话才知何为“相识太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首个智能制造行业专板浏阳诞生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