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印刷力”联想到的……

2019-02-26徐建国

印刷工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王选印刷业长征路

文/徐建国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组编《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印刷产业大事记(1949-2019)》最紧张的那几个月,正值高温酷暑。一群年轻的编辑足够给力,为了查找最具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她们头顶骄阳、搜寻馆藏、深入校企、遍访专家。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她们在聊天,谈及“印刷力”这个词在建国初期十分流行,政府文件上都用这个词,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拿到她们递给我的历史资料,细细一看,果不其然。

“印刷力”这个词的产生,并非偶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亟需“印刷力”的支持、服务。有了印刷,党和国家的声音可以远播四方;有了印刷,被誉为“国脉所系”的邮政方可纵横天下;有了印刷,金融活动和百姓民生方能便利通畅;有了印刷,城市乡野的课堂才会书声琅琅……“印刷力”一词的应运而生,反映了当年印刷制造能力和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足见国家对提升印刷业能力之紧迫和急切。

“印刷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整个国家的国力紧密相连。上世纪80年代,印刷技术装备发展规划首度被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有它的历史必然性:改革开放激活了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这种变化产生了对改变印刷产业现状的渴求,积蓄了推动印刷产业发展的力量。从“四五”到“九五”,中国印刷业持续四个五年计划的技术改造,正是基于从国家到地方的创造者群体,对印刷产业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正确且清晰的认知。

“印刷力”这个词,现在虽不常用,但该词所蕴涵的哲思、体现的智慧,值得当下的印刷人细细体味、深入思考。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持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印刷大国”,但还不是“印刷强国”。要成为“印刷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印刷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征程中,不断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坚持创新导向,不断激发活力、聚焦发力、壮大实力。

9月16日,中国印工协举办了印刷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告会,会上,中宣部印刷发行局领导在致辞中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加强创新为印刷产业赋能,不断推动印刷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人才培养。我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七十年沧桑巨变 新时代重任在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印刷业发展报告”。此外,来自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王选纪念室、天津长荣、北京新华、乐凯华光、北大方正等见证了中国印刷业发展的6家单位的代表,在会上深情回顾了印刷业与新中国同行的70年。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以往凝聚的力量,成就了昨天的荣光,已经载入史册;当下创新的力量,必将铸就明天的辉煌,续写崭新篇章。

猜你喜欢

王选印刷业长征路
小小班干部
——王选
回望长征路
追忆长征路
印刷业未来趋势预测及展望
2019,印刷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追寻长征路
走好新的长征路
最后一滴雨
2013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
第五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