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网络热词,你用了几个?

2019-02-25

东西南北 2019年1期
关键词:佩奇热词小猪

纵观2018年网络流行词汇,不难发现,IP、游戏及主播、选秀节目、动漫等二次元和泛主流文化依然火热,它们的流行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当下人们的兴趣和喜好。然而,这些流行词汇到底有什么含义,你真的知道吗?据说,没人能全知道它们的含义……

“小猪佩奇”社会人

释义:快手“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带动了大众对小猪佩奇的火热追捧;更有抖音的推波助澜引发这个IP的井喷式爆发。

解读:又一大超级IP诞生,无疑引爆了品牌和品牌营销,各大品牌纷纷借势,童装、玩具、食品、旅游行业比比皆是,如优衣库借势做了佩奇联名特别款。

肥宅

释义:是对痴迷于日本流行文化尤其是二次元文化的肥胖者通用的稱呼。

解读:这是懒人经济的表象。日本ACGNC界的亚文化术语,“肥宅”从二次元走进现实,他们没有“佛系”的清心寡欲,更连“丧”都懒得丧,吃吃喝喝、知足常乐,类似于2017年流行的葛优躺,是一种泛文化的新趋势。

大猪蹄子

释义:女生用来diss男生在追求女孩时猛献殷勤,追到后态度180度大反转的形容词。

解读:2018年7月份,一组“男人都是大猪蹄子”表情包,随宫廷剧《延禧攻略》的热播从刷屏弹幕中跳出走红,一发不可收拾成为网友的日常用语。

排遣式进食

释义:嘴里总得吃点、嚼点什么东西吧!

解读:想起了那句广告语:根本停不下来!多么深刻的消费者行为洞察,而网络热词在炫迈口香糖经典广告语5年后才面世,亿滋的营销实在令人惊叹。

隐形贫困人口

释义:指有些人看起来天天吃喝玩乐,实际上很穷!

解读:这个网络热词已经扎心了!2018年下半年,大家都开始省钱了。这或许是理性消费的最后一个春天。大家都抱怨穷,是自嘲,甚至是潮流。

快消品

释义:指甲刀、发卡、签字笔等小物件购买后很快消失不见。

解读:当物质和信息大量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更容易忽略这些无足轻重的小物件。

万磕现象

释义:只要是成对的东西,不管是人是物,不管有没有生命,统统死磕成CP。

解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者就会有表达的需求,这个热词背后有二次元文化的推动,起源于ACGNC,消费者的思维更开放了,更具有独立性了。

一望无际

释义:一眼过去,看不到发际线。衍化热词门庭若市:指发际线后移导致脑门大得跟市场一样的人。

解读:这个词经常被大家用来自我调侃或者调侃别人,但这个词背后是整个社会下大众工作压力大、生活环境较差、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睡眠不足等等痛点,2018年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健康和医美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服务员型朋友

释义:指极具服务品格的朋友——吃烤肉时肉他烤,吃火锅时菜他涮,吃麻小时壳他扒,吃串串时串他拿。

解读: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种状况,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就有一个路痴,一起出去旅游,里面总有个“巨婴”,相反,对立面也存在这种服务员型朋友。

万能好运绝缘体

释义:指这样一群人:抽奖抽不到、恋爱谈不上、睡觉睡不着、学习学不好、游戏菜到爆。类似热词蚊爱:蚊子不咬别人就咬你。

解读:消费者会主动过滤对自己不利的或者自己不愿接受的信息,也会主动选择自己乐于去接受的信息,且会在以后的时间持续关注并寻找佐证,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正确。

网上谈兵

释义:指看着认为很简单,一学一做就废柴的人。

解读: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导致的浮躁现象。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行为习惯,阅读碎片化、学习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眼球经济随之而来。

上流社会边缘人

释义:指身边的朋友一个比一个有钱,但自己依然是个穷困潦倒的人。

解读:这个流行语最早的起源是杜甫:“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属于历史性问题,指被社会环境同化的隐形人,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晒”字在作祟。

工作CD

释义:指开始工作时大量蓄力冷却时间,工作十分钟,CD一小时。严重化之后衍生热词末日召唤师:混吃等死,唯恐天下不乱,或等待有什么事情发生让世界末日的妄想症年轻人。

解读:拖延症是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类人群不同于佛系,也不同于道系,是佛道丧的结合体,属于新时代所谓“垮掉”的一部分年轻人,他们对品牌的选择非常固定,同时最愿意尝试新产品。

地域拖油瓶

释义:具有地域特征的人群:不跳舞的新疆人,不吃辣的四川人,数学不及格的黄冈人,没看过升国旗的北京人等。

解读:地域拖油瓶是标签化的另一个延伸维度——地域标签化。人是有缺陷的信息搜寻者,泛娱乐时代我们更喜欢反差。

(李明荐自吉林教育电视台)

猜你喜欢

佩奇热词小猪
我家有一只佩奇
热词
百度APP×呷哺呷哺:热词和火锅很般配
从“乌镇热词”看改变
【第九十七辑】97热词是由北京话衍化的
佩奇换零钱
我看见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