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茄果实着色呈花脸状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019-02-25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国琴

农业知识 2019年4期
关键词:红素番茄红素着色

文/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刘国琴

番茄在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色泽差,着色不均现象,导致番茄口感差、出售难,影响菜农经济效益。

一、番茄着色实质

番茄果实由绿变红是因为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减少直至消失,茄红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逐渐增加的过程。因此,凡是能影响叶绿素减少,或是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因素,均能导致番茄着色不均,呈花脸状。

二、着色不均的原因

1.氮肥过多。在番茄果实的着色期,尤其是变红阶段,施用氮肥过多,营养生长过旺,叶绿素含量较高,导致果实特别是果蒂部叶绿素分解推迟或减缓,影响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的形成,从而影响番茄着色,在果实表面出现黄或绿色的块斑。

2.钾素缺乏。番茄需钾较多,钾能促进番茄果实膨大及转色。番茄缺乏钾时果实发育缓慢,成熟不齐,着色不均,果肩附近着色慢,致使果实在成熟期其它部分已转成红色,而果肩依然呈黄绿色。切开果实,基部维管束木质化,绿色部分的果肉变硬,口感差。绿肩果是典型的缺钾症状。

3.低温或高温。番茄果实着色过程是叶绿素分解、番茄红素和类胡萝卜素形成的过程。番茄果面温度超过32℃,不利于果实内茄红素的合成,致使果皮残留绿色或褐色。低温是造成冬季番茄果实着色不良的主要原因。番茄着色最佳温度是18~26℃。果实膨大后期,也是着色变红阶段,如棚室最低温度低于8~12℃,则叶绿色分解推迟或减缓,番茄红素形成受阻,严重影响果实着色。以后再给预适宜的温度也不再转红。

4.光照过强或不足。光照过强或过弱均不利于番茄转色。番茄处于弱光下,如遮阳或阴天时,不利于番茄红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形成,番茄难以转红。但当番茄暴露在强光下时,同样会抑制番茄红素的形成,果实发黄,导致着色不良。

5.重茬种植。在番茄种植过程中重茬严重,在番茄生长后期,植株表现早衰,易造成果实在变红过程中营养供应不足,番茄红素形成少,出现大片的黄斑、绿条斑。

6.湿度不合适。较高的空气湿度抑制了植株蒸腾作用的进行,使根系吸收水分减少,从而导致通过水分运输进入叶片的钾、钙、铁、铜和硼素也相应的减少,造成果实中叶绿素含量过高,分解减缓,茄红素形成受阻,形成黄斑。

7.病毒病或筋腐病。当番茄感染病毒病或筋腐病时,果实也会表现为着色不均,出现“花脸状”。

三、预防措施

1.选择优良品种。选择熟性早、长势中等、抗逆性强、易于转色的品种。

2.科学施肥。一般番茄在幼苗期以氮素为主,从第一穗果开始,对磷钾吸收迅速增加,进入盛果期是番茄需钾最多的时期,因此施肥时要根据番茄的需肥规律进行科学施肥;以优质腐熟有机肥为基肥,适时、适量追肥,注意适当控制氮肥,多施钾肥,可于结果初期随水冲施钾肥,每667平方米8~10千克为宜,合理施用磷肥;补充硼钙等中微量元素肥,每667平方米0.8~1千克,或于第一穗花开放时起喷施硼肥3次,以促使番茄着色均匀。

4.科学控温。番茄着色较佳温度为18~26℃,在深冬期,大棚番茄一定要加强保温措施,果实膨大期日温保持在25~28℃,夜温维持在15~18℃为宜。

5.补充光照。冬季光照较弱,要采取多种补救措施补足光照。保温被应尽量早揭晚盖,以延长光照时间;阴雪天,在保证棚内温度不降低的前提下,应揭保温被见光;可在后墙处设置反光膜增光;另外要及时擦干净棚膜上的灰尘,以增加透光度;还可在棚内加补光灯,增加光照;当果实将要成熟时,可摘除果实下部叶片,一般冬季番茄叶片数量保持在20~24片叶,摘叶时,喷施高脂膜,以防病菌侵染,充足的光照可促使果实正常着色。

6.深翻土壤。定植前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在番茄生长期适时中耕划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加强根系吸收能力,同时也能利于番茄根系生长发育。

7.控制棚内湿度。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合适墒情,原则是见干见湿,不要过干过湿。

8.预防番茄病毒病或筋腐病。

从种子消毒,苗期防病、生长期治虫各方面入手,严格防治病毒病的发生。同时,提高番茄管理水平,加强对环境水肥、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控制,预防番茄筋腐病发生。

猜你喜欢

红素番茄红素着色
番茄为什么那样红
蔬菜着色不良 这样预防最好
番茄红素生物活性及提取研究进展
苹果膨大着色期 管理细致别大意
紫菜掉色,是染出来的?
10位画家为美术片着色
蔷薇
番茄,熟吃or生吃?
番茄越红越防癌
红酵母红素对氧化受损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