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意义及与预后相关性

2019-02-24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酯酶胆碱酯酶肺心病

黄 敏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650000

肺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比如肺组织病变,肺动脉血管病变等都可能引发肺心病的出现,肺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肺功能和结构受损,损害患者的右心室导致出现心脏病[1]。肺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群中,血清胆碱酯酶是检测肺心病的主要临床指标。为了观察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意义及与预后相关性,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使用速率法对所有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0.8±2.5)岁,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1.2±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抽取所有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放于离心机上以3 000r/min的转速进行离心,离心10min后收集患者的血清,使用日立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进行检测,检测方法选择速率法,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正常参考范围为3 700~13 200U/L。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为(3 439.59±483.58)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 352.87±1 607.49)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482,P<0.05)。

2.2 好转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的对比 6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好转39例(65.00%),死亡21例(35.00%),好转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为(5 198.95±934.83)U/L明显高于死亡组(3 072.81±879.45)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23,P<0.05)。

3 讨论

肺心病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复杂,治疗较为困难,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长期受病痛的折磨,还可能导致心脏重量的增加,心室增大,右心室肥厚、分动脉高压以及心肌纤维坏死等,最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会出现紫绀、心悸、气短、心律失常、颈静脉怒张、全身水肿等,如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很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属于人体内胆碱酯酶的2种存在形式,乙酰胆碱酯酶主要由神经细胞和新生红细胞合成分泌。人体内的胆碱酯酶可以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酯酶2种,真性乙酰胆碱酯酶多存在于交感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灰质、运动终板和红细胞之中,其中水解乙酰胆碱的作用最强。丁酰胆碱酯酶属于假性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黏膜下层和腺体之中,能够水解丁酰胆碱,但是难以水解丁酰胆碱,在人体肝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时,丁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会出现严重下降。有研究发现[2],肺结核患者会出现血清胆碱酯酶严重下降,但是关于肺心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相对较少。

在本文中,对6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进行检测发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而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之后,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因肺心病而死亡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明显低于病情好转的患者,说明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预后都存在着很大的关系。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命体征非常不稳定,处于缺氧缺血的状态,患者会出现肝组织血液循环不畅、营养供应不足等,导致乙酰胆碱酯酶的合成量大幅度减少。加上患者消化系统紊乱,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大幅度减少,导致患者的机体出现负氮平衡状态。患者血液中胆碱酯酶的降低会使胆碱能的抗炎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致使大量炎性因子的出现,对患者的治疗预后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胆碱酯酶的降低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感染、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以及右心室功能不全等,患者受到感染后,细菌所产生的毒素会激活中性粒细胞,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出细胞活素、蛋白类物质、蛋白酶或者脂类代谢产物等,对于人体肝脏合成胆碱酯酶的能力会造成较大抑制。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产生胆碱酯酶的能力受到严重的抑制[3]。右心室功能不全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淤血、水肿等,抑制患者胃肠合成胆碱酯酶的能力。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患者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胃肠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肝脏和胃肠产生胆碱酯酶的水平也能够得到恢复,所以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又会出现明显的上升。由此可见,在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时,对患者进行血清胆碱酯酶检测能够作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预后的参考指标,指导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提升对患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酯酶胆碱酯酶肺心病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蜈蚣草化学成分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生物活性研究
新的药根碱三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乙酰胆酯酶抑制活性评价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羧酸酯酶比率荧光传感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清胆碱酯酶在危重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胆碱酯酶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