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六章 章法与创作精要

2019-02-22

休闲读品·天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临帖章法楷书

临帖是为自由书写提供养分,在临帖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从原碑帖中汲取各种养分,尤其是对章法的关注。

创作往往从集字开始,同时也要注意多读近现代的优秀作品,甚至借鉴当代名家的优秀作品。

第一节,楷书的章法

章法特指全篇作品的形式感要素的综合呈现,主要表现为字的大小、间距、斜正、留白、起承转合、对比呼应等。好的章法,是作者内在精神品质与表达手段的高度结合。

正书具有公共性,故其章法往往整饬、规范。

钟繇《荐季直表》

为奏表,书写工整,但用笔、造型、章法都比较自然。

当然,在日常交流或公文档案中,要求便会降低,因为需要效率。刻石是“永传亿载”之功, “巨制丰碑”再耗精力也是值得的;日常应用则不然,只要大家看懂即可,我们见到的颜真卿《自书告身帖》虽然真伪难辨,但形式基本符合唐代告身原貌,虽然是标准的楷书,也和碑楷差距很大。柳公权《跋王献之送梨帖》则是一段跋文,也未见碑刻之森严法度。对初学者来说,学习碑楷,就要学其整饬、规矩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吸收原碑养分。

第二节,临帖中要关注的创作要素

创作通常建立在临帖基础之上。在日常临帖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为创作而临的意识,要清楚每一笔一画、每一字一行,都可以成为素材,用在创作中。甚至,要把临帖也当作创作,注意章法上的安排。

临帖开始要像,逐步要学会不像,不像的临帖称作“意临”,与实临相区别,掺杂了自己的意思或者别的帖子的意思。个人能力越强、笔墨语言越丰富,意味着意临越“有味道”。

构成创作的要素很多,这里简单谈一谈在临帖中要注意观察的点。

一、字形

每一本帖都有一个基调,大部分字的字形是差不多的,这里以《告身帖》和《阴符经》进行对比来讲讲字形的变化。

《告身帖》多瘦长, 《阴符经》多方扁。但是在主要基调的中间(紫色框标识),一定会出现一些与其形态相反的字(黑色框标识),比如《告身帖》当中有一些扁的、方的; 《阴符经》当中有一些高的、方的,这就是对比。而在《告身帖》这种横无行、纵有列的章法安排中,还可以看出决定字形的一个因素一一位置的大小。

剩余空间大,字就大;剩余空间小,字就小,这叫因势利导,而且有时不惜故意破坏原有字形,刻意拉长或压扁以填补空白。这种情况很少会并排出现,一般都是交叉出现的。而在临写这类帖子的过程中,对于字形是可以改造的,每一行的字数不同,最下面的空间就不同,字的形态就不同。进行《颜勤礼碑》意临的时候,在章法变化上可以参考此方法。

二、字与字的关系,远近、大小,正侧、强弱、虚实,等等

通篇一样的大小轻重,间隔相等,这是印刷体之美,印刷报纸书刊是工业。我们的手工书法,与工业的美是对立的,它发源于自然,通过人们的提炼与生发,最终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美的形态,呈现出个人风格。

这里稍作举例,简单阐述一下字与字之间形成的章法。

即使是楷书,也有明确的强烈对比。注意观察《颜勤礼碑》,其强烈对比处处可见,字的内部、字与字之间,都有。

字与字的关系还表现为字距、行距。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颜真卿早期碑楷作品,大部分“颜体”碑楷,其字距、行距都比较小,其根本原因是外拓用笔的字势以及中宫宽结外部封闭。用颜体碑楷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章法茂密,不宜稀疏,尤其是多字数立轴作品。

第三节,集字创作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一开始的创作,往往无法自己发挥,只能通过集字的方法,这是不好的,但也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简单阐述集字创作的关键点,请大家一定注意参考。

一、书法是有整体感的,每一个字天生放在那里就应该在那里,随意搬动肯定会不协调,而集字就是這样的随意搬动。不协调怎么办?要在原字上进行适当调整,具体的调整方法,这里没办法展开,其宗旨是协调统一。好在楷书对此要求不那么高,但也要注意。

二、少字数集字创作,每个字都要推敲,尤其是对比呼应、起承转合。

三、在相同笔画、相同结构并置的时候,要考虑避免雷同。

四、没有的字,可以找其他风格类似的帖子,比如《元结墓表》 《臧怀恪碑》,一般不要去找风格差异大的帖子,比如《麻姑碑》 《多宝塔碑》 《颜氏家庙碑》。

五、千万不要去临摹已经为你集字好了的作品,市面上有很多这样的书,可以参考,不要临摹。

六、落款不要与正文风格相冲突,用《集王圣教序》的字落款,显然不妥,宁愿用颜体楷书落款。

第四节,借鉴与创新——部分颜体楷书大家作品列举

鲁公之后,习颜者不胜枚举,宋四家无一不受其影响,刘墉、何绍基等清代名家多从鲁公生发。后世公认善写颜体楷书的大家有钱沣,谭延闽、谭泽闿兄弟与天津华世奎,下面就略作介绍,仅供初学者借鉴。

一、钱沣

钱沣世称钱南园,为人性格皆似鲁公,平生致力颜体,楷书主要取法《颜氏家庙碑》 《告身帖》 《大唐中兴颂》 《麻姑仙坛记》 《东方朔画像赞》,主要风貌为结体宽平、出锋凌厉。

二、谭延闿、谭泽闿

谭延闿与其弟泽闿二人书风近似。谭字较之钱字有明显区别,若形容钱字用“稳”,则谭字多“拙”。钱字多上小下大,上窄下宽,故稳重有余而拙趣不足,谭字则强调了颜书的“左不让右” “上不让下”,打破了平日引以为常的审美范式,开创了独特的风格。

三、华世奎

华世奎成就最高的当属大字牌匾,其取法颜体挺拔峭立一路。当代学颜者多有从之,但气息格调不可同日而语,往往易入俗。

四、当代国展颜楷书风作品

此作品多取颜氏后期风格,参以钱、谭笔意,是当代颜体楷书中较为“规矩”的颜楷写法。

此作以颜体秀丽挺拔一路为取法风貌,参以《告身帖》章法、褚遂良笔意,摒弃了碑楷之章法,活学活用,亦为当代流行写法。

该作将《颜氏家庙碑》 《麻姑仙坛记》 《李玄靖碑》 《竹山堂连句》等熔于一炉,章法自然活泼,亦不失为楷书佳作。

第五节,颜体楷书创作规制

从近现代优秀书家的作品来看,颜书适合较为大方的表达形式,如匾额、中堂、对联等,通常不加题头等修饰。多张拼接、团扇、制作繁复的表现形式并不适合颜体楷书。

在创作内容的选择上,也有些讲究。 《颜氏家庙碑》 《东方朔画像赞》 《大唐中兴颂》等庙堂气森严书风,切不可选择过于浪漫小资的内容。 《麻姑仙坛记》《李玄靖碑》等散淡风格选择文风超脱的散文为宜。 《颜勤礼碑》则应用面较广。总的来说,浪漫、狂放的内容不适合颜体楷书,即使写得再好也显得格格不入。

猜你喜欢

临帖章法楷书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质地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多一分不平凡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