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健身气功在村镇社区的推广探索

2019-02-22焦晓霞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练习者村镇气功

焦晓霞

(蚌埠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0.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 年10 月18 日,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力的过程中,村镇社区的居民健康问题也是极为关键的发展重点。 基于此,围绕健身气功的村镇社区的推广展开探讨,希望可以利用健身气功传播健康的观念,并将其作为推广健康文化的重要方式。 现做如下分析。

1.我国村镇社区全民健身推广的主要障碍

1.1 居民文化素质偏低

全民健身的推广与发展,要求全员参与,是所有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而目前在村镇社区中,积极参与健身活动的群众比例仍然较低。其中的主要因素在于,村镇社区居民的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这部分居民刚刚进入城市生活状态,与城市文化的主题基调并未深入融合,亦或对健身方法和技巧并未掌握。社交圈较小,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意识较弱, 文化素质与城市健身文化很难融会贯通,弱化了个体参与群众健身项目的积极性。

1.2 社区健身资源有限

剔除文化素质的制约性,单从健身场地或设备资源的对比中也能够发现,乡镇社区的普遍健身资源较少。在城市中心位置,大小健身会馆、社区户外健身场地、亦或校园内的体育场地和设备、体育馆内的场地环境等等,均优于乡镇社区。虽然增加健身场地和设备,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仍然需要一段较为漫长的发展时间,尤其需要扩大健身人群的总体基数,否则健身设备或场地等资源的投入,也很难达到预期的发展效果。因而,当前村镇社区内的健身资源有限,已经成为全民健身推广的主要障碍。

2.在村镇社区发展健身气功的优势

2.1 占用场地较小便于开展

习练健身气功对于增强练习者心理素质、生理功能、生存质量、提高道德修养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故而适合所有社会居民广泛练习,增强体魄的同时修身养性。但是作为一种健身运动,推广于村镇社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占用场地较小,对于练习的时间或空间限制较低。 因此,便于在村镇社区场地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开展。 当前较为流行的健身气功运动包括: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十二段锦、大舞、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马王堆导引术、太极养生杖等等。诸多练习方式均并不需要大规模场地,因而更加适合在村镇社区推广,令村镇居民掌握这种健康的运动方式。

2.2 群众基础较好便于推广

我国健身气功的悠久文化历史,令其推广难度大幅下降。 村镇居民虽然文化素质有限,但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健身气功,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进行比较,健身气功的村镇社区知名度更高,甚至少数地区村镇居民已经练习了数年以上,是健身气功在我国乡镇地区多年发展中所形成的群众基础。 推广一项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如果群众完全不了解,也会降低其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而健身气功对于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在乡镇地区广为流传,只是缺乏练习的机会和专业的指导,才令健身气功的推广和普及受到了一定阻碍。 因而,基于健身气功在我国村镇社区的群众基础,也更加应当选择健身气功作为主要的体育运动项目来推广,让更多的村镇群众了解正确的练习方法,并达到强身健体,以及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的作用。

2.3 技术难度较低便于掌握

村镇社区推广和普及健身气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技术难度较低,便于所有练习者快速掌握其运动方式和技巧。与竞技体育项目进行比较,健身气功的练习方法和难度相对更低。 健身气功的动作指标要求较低,动作缓慢易学,并不需要练习者具备极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因而,在学习健身气功的过程中,即便是文化素质不高的村镇居民也能很快掌握其动作要领,并深入学习大量的技巧性训练。 诸如呼吸吐纳或四肢配合等方面的初学者完成度很高。健身气功的技术要领便于掌握,极大的吸引了练习者的运动热情,是在村镇社区推广健身气功的优势条件之一。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健身气功在村镇社区的推广路径

3.1 筹备大型公益活动

健身气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宝贵, 更加是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科学的气功锻炼有益于提高身心健康。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所编创的易筋经、六字决、五禽戏、八段锦等多种健身气功,弘扬并继承了我国悠久健身文化。 实践证明,健身气功在倡导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发挥出了积极的公益作用。 对于练习者的强身健体、养生祛病等练习目标达成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但是仅仅了解健身气功的功效,仍然不足以具备良好的推广条件。 这种推广条件是广大村镇社区居民,对于健身气功更为了解的社会普遍认知基础。 那么筹备大型的公益性活动,展现健身气功的魅力和功效,成为在村镇社区大力推广健身气功的重要方式。

2018 年10 月25 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上海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办,浦东新区防范办、教育体育局、新场镇联合承办。 2018 年“新场杯”全国百城和千村健身气功展示活动,在浦东新区新场镇文化中心广场隆重举行。 全区各街镇的36 支展演队伍、近400余名健身气功爱好者在现场进行交流切磋和集中展示。活动最后评比出了优秀奖与优胜奖若干,气功爱好者即便没有在本次比赛中获得名次,也在表演过程中充满了自信,增强了自身练习健身气功的信心。同时前来观看的社区群众,也从表演者的风采中感受到了健身气功的运动魅力,是感召和吸引更多练习者参与健身气功练习的重要方式。 各村镇地区可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定期筹备并举办类似的公益性活动,让健身气功走进村镇社区群众,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健身气功,进而为健身气功的推广铺垫良好的群众基础。

3.2 普及健身气功文化

推广健身气功技术,是指导练习方法的前提。 而在推广健身气功技术之前,首先需要让村镇社区群众了解健身气功的文化底蕴,争取理解健身气功对于自身健康的支持作用。 如果村镇社区群众,对于健身气功文化的了解是模糊的、抽象的、存在认知误区的,那么对于健身气功在我国村镇社区的推广也将产生很多阻力。弱化这一阻力的前提条件, 是让普通群众了解健身气功的文化魅力。 在智能手机和社交APP 功能逐步完善之后,借助网络渠道,推广和宣传健身气功文化的条件已经具备。

健身气功不仅适合单人练习,同时也更加适合集体练习。 那么排练社区健身气功集体操后,传播到网络平台,更加能够吸引村镇社区的普通群众。诸如:微信朋友圈、微博软文、抖音小视频等社交媒体,均可作为健身气功文化的传播媒介。 在普及健身气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组建专业推广小组,进入村镇社区,向村镇社区居民进行一对一介绍。 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需要深入基层的村镇地区较多。 故而,需要在借助网络环境的条件下,与村镇社区居民保持后续互动。 诸如在推广健身气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邀请该村镇社区居民建立气功爱好群,在微信平台或QQ 社交软件中组建互动交流平台。 推广小组可每日上传健身气功的新闻或练习方法,让村镇社区群众感受和体验到健身气功的文化魅力。 同时也可邀请村镇社区中,健身气功练习较为优秀的个人或集体,在网络平台内发布练习信息和心得,作为推广健身气功的线上成员。 让推广健身气功文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以练习者为影响力中心的条件下,扩展健身气功的民间普适度,乃至村镇社区居民对健身气功文化的了解程度,最终支持健身气功文化在乡村社区流行起来,并成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展要素。

3.3 发展社区练习网点

健身气功的动作要领虽然便于掌握,但是真正掌握其技巧精髓仍然较难。 如果无法以绝对正确的技术要领为依托,练习者如果存在练习误区或方法偏差,实则对练习者的健身功效也会相对较弱。因而,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也是推广健身气功的重要发展条件之一。 结合我国多数村镇地区的实际情况, 可以在村镇建立大量社区练习网点,并设立健身气功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进而为健身气功在村镇社区的推广提供环境氛围和基础条件。 以甘肃地区为例,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推广之下,健身气功站点基本覆盖到所有的县,将村镇社区作为推广健身气功运动的重点发展单位。 通过发展社区练习网点,让更多的群众学会健身气功练习方法。

甘肃省社体中心健身气功部部长任志霞表示,目前甘肃村镇社区已经已建立了510 个健身气功站点,14 个市州中除甘南和临夏两个民族地区外,已覆盖到所有的县和部分乡镇。尤其在2014 年全国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之后,为健身气功在村镇社区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文化交流基础。气功下社区、进农村,满足了广大村镇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引领了气功健身运动的健康风气。 而在建立村镇社区网点的过程中,甘肃地区培养了两千多名各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532 名长期服务于村镇社区健身气功网点的三级指导员。 同时选派了优秀指导员参与了大量基层培训,平均每年完成6 个市和6 个县1000 多名基层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 因此,在建设社区网点的过程中,也需要针对网点健身气功指导人员的普遍专业素质加以培养,以便为推广健身气功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更加专业化的健身气功推广人员、指导人员,将助力于村镇社区网点建设,将健身气功的训练方法和练习技巧传播出去,让更多乡村群众了解到健身气功的益处,并开展有序练习。 在结合村镇社区网点环境优势,以及培训人员的基数优势之后,加强健身气功在村镇社区的推广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健身气功在村镇社区推广中具有诸多优势,其占用场地较小便于开展,群众基础较好便于推广,技术难度较低便于掌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中,可以将健身气功作为重要的体育文化传播力量,从推广健身气功的发展中加强乡村振兴的体育文化构建。 在村镇社区推广健身气功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发展路径。 可以通过筹备大型公益活动,普及健身气功文化,发展社区练习网点,为村镇社区居民构建良好的健身互动氛围, 将健身气功渗透于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令推广效果更为良好,达到快速推广健身气功民间普及度,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积极效果。

猜你喜欢

练习者村镇气功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