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

2019-02-21赵莎莎

关键词:负性护理人员高血压

赵莎莎

(武汉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高血压是以循环体动脉血压增高为特征,且伴有心、脑等功能或者器质性损害的综合征。本文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患者展开研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得出数据并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现将最终结果整理为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为依据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其中,参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35±5.36)岁;研究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3.04±5.2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本文对研究组护理方式做重点论述。(1)护理人员应当通过为患者讲解病情相关知识、治疗手段等,帮助患者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正确的面对疾病。(2)在巡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亲切的与患者交谈,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需要耐心解答,尽量满足,以此增进医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1]。(3)当患者出现负性情绪时,护理人员应当了解原因,倾听患者的内心的想法,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面对治疗。(4)在病房内可为患者播放一些轻音乐、娱乐节目等。(5)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桥梁”工作,帮助病房内的患者增加沟通,让患者们在互相鼓励中积极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以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对比后,呈现研究组更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s,分)

组别 抑郁评分(SDS) 焦虑评分(SAS)参照组(n=48) 48.76±2.14 47.61±2.53研究组(n=48) 31.15±1.95 30.26±1.49 t 42.1209 40.9394 P 0.0000 0.0000 t 21.5888 15.3536 P 0.0000 0.0000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一种病程较长,难以治愈且反复发作的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免出现心脑血管等并发症,进一步的危害患者的健康。很多患者会因此产生负性情绪,甚至拒绝服用药物,尤其是老年患者机体各项机能下降和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此现象更是明显[2]。因此,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对于其病情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在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一般是指告知患者的用药、饮食等,对患者的心理变化并没有给予太大的关注,护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站在患者的角度,关心患者的内心需求,解决患者的个体化需要,从而满足让患者能够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变化过大而影响病情。本实验中,对研究组患者的实施心理护理,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经过心理护理后,其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理护理确实对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血压有着积极影响,此结果与侯英华[3]等人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其血压,有着显著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负性护理人员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