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冠脉介入对心功能及血浆B型钠利尿肽的影响探究

2019-02-21徐晓娟

关键词:利尿B型冠脉

严 恺,徐晓娟

(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 黄冈 4382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心血管内科中常见、多发性疾病,是一组因精神因素、过度劳累、不规律饮食等原因致使冠脉粥样斑块破裂堵塞动脉管腔、血管持续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坏死,中老年人群是该疾病高发人群[1]。患者主要有体温异常、持续性胸骨、心前区疼痛剧烈、呼吸障等临床表现,且易引心脏破裂、心力衰竭等危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临床一直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对患者心功能、血浆B型钠利尿肽的影响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冠脉造影、心电图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确诊。其中,24例为下壁梗死,26例为前壁梗死,18例为侧壁梗死,男36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3±5.7)岁。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强心、利尿、降压、溶栓类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常规麻醉后,选取股动脉进行穿刺,建立动脉通路,通过动脉鞘引入造影导丝、导管,酌情给予肝素进行抗凝,注入造影剂进行冠动脉造影,明确病变狭窄部位、范围、程度,采用可充盈胶皮气球将狭窄部位撑开,根据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狭窄支数选择性置入支架,撤出指引导管,选择性保留导丝,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治疗7d的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变化。心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治疗组LEDV、LESV、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均低于参照组且LVEF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血浆B型钠利尿肽比较(±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血浆B型钠利尿肽比较(±s)

组别 n LVEF(%) LEDV(mL) LESV(mL) 血浆B型钠利尿肽(pg/ml)治疗组 34 47.6±3.0 132.4±9.2 94.8±8.7 348.1±78.2参照组 34 42.0±2.8 147.6±9.8 105.7±9.0 652.3±81.3 t 7.9571 6.5937 5.0774 15.7243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近年来,心肌梗死发病率持续增高,增加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急性心肌梗死属于缺血性心脏疾病,发病急骤,病情危急,病死率高,患者预后较差,治疗以及时开通梗死血管、恢复心肌供血、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改善患者预后为主。血浆B型钠利尿肽是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多肽类激素,由心肌细胞合成,常用于监测、评估患者心功能状况,能够反映缺血损伤的范围、程度及心室功能恢复状况[2]。常规溶栓药物能够对血栓起到疏通作用,但对血管腔狭窄无扩张作用,再次梗死率高,临床应用局限。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冠脉介入治疗以创伤小、梗死率低、恢复快等优势在心血管内科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能控制患者症状进展,能迅速改善心肌缺血情况,恢复心肌血供,减轻心脏功能损伤,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利尿B型冠脉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验 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
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潜伏》等4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