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左传》札记一则

2019-02-20王永昌

史志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良马杨伯峻公孙

王永昌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北京100084)

《左传·昭公二十年》有下引一段话:

齐侯使公孙青聘于卫。既出,闻卫乱,使请所聘。公曰:“犹在竟内,则卫君也。”乃将事焉,遂从诸死鸟。请将事。辞曰:“亡人不佞,失守社稷,越在草莽,吾子无所辱君命。”宾曰:“寡君命下臣于朝曰:‘阿下执事。’臣不敢贰。”主人曰:“君若惠顾先君之好,照临敝邑,镇抚其社稷,则有宗祧在。”乃止。卫侯固请见之。不获命,以其良马见,为未致使故也。卫侯以为乘马。宾将掫,主人辞曰:“亡人之忧,不可以及吾子;草莽之中,不足以辱从者。敢辞。”宾曰:“寡君之下臣,君之牧圉也。若不获扞外役,是不有寡君也。臣惧不免于戾,请以除死。”亲执铎,终夕与于燎。

杨伯峻在“卫侯固请见之”下注云:“欲见公孙青。”在“不获命,以其良马见”下注云:“公孙青不得已,以己之良马为见卫侯之礼。”[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中华书局,2009.(P1412)

我们在读到此处时,对“固请见之”的主语颇有疑惑,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发现学界似乎对主语为“卫侯”并无疑义。同时,学界对此处“不获命”的解释较为模糊、尚存争议。

下面先来看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意见。

(1)沈玉成将此处翻译为“卫侯坚决请求见他,公孙青不得已,用他的好马作为进见礼物,这是由于没有执行使命的缘故”[2]沈玉成.左传译文[M].中华书局,1981.(P467)。基本沿用杨伯峻的观点,且对“不获命”的解释不够清晰。

(2)王守谦、金秀珍、王凤春等学者将此处翻译为“卫侯坚决请求见他,公孙青没有得到齐侯的命令,用他的好马作为进见的礼物,这是因为没有执行使命的缘故”[3]王守谦,金秀珍,王凤春.左传全译[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P1296)。认为“不获命”中“命”的定语是“齐侯”。

(3)郁贤皓、周福昌、姚曼波等学者在“不获命”下注云:“卫侯欲以私交会见公孙青,公孙青不敢当辞,君不许为‘不获命’。”将“卫侯固请见之,不获命”翻译为“卫侯坚持以客礼见面,公孙青推辞不了,用他的好马作为进见礼物,这是由于没有执行使命的缘故”[1]郁贤皓,周福昌,姚曼波.新译左传读本[M].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P1494、1497)。认为卫侯欲以客礼与公孙青私下见面,这一观点在诸多《左传》的译注参考书中值得注意。

(4)赵生群在“不获命”下注云:“公孙青欲推辞,而未获卫侯同意。”[2]赵生群.春秋左传新注[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P861)认为“不获命”中“命”的定语是“卫侯”。

(5)《春秋左传今注今译》将此处翻译为“卫侯想同公孙青相见,公孙青辞谢不得,就拿他的好马来见,这是因为没有行礼的关系”[3]王云五主编,李宗侗注译,叶庆炳校订.春秋左传今注今译[M].新世界出版社,2012.(P1092)。同样没有对“不获命”予以明确的翻译。

(6)日本研究《左传》的著名学者竹添光鸿在“卫侯固请见之”下注云:“欲与青相见。”于“不获命”下无注[4]竹添光鸿.左氏会笺[M].巴蜀书社,2008.(P1944)。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不获命”的理解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而要理清这一问题,首先要对“卫侯固请见之”进行一番合理的解释。我们的观点如下:

通过体会上引《左传》原文的上下文文意,可以知道,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公孙青奉齐侯之命向卫侯行聘礼,但遭到了卫侯的辞谢。然公孙青也需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因此,从逻辑上来讲,“固请见之”的主语当为公孙青,而不能是卫侯。此处的“卫侯”二字当是涉下文“卫侯以为乘马”而衍。《左传》中是存在衍文现象的,如僖公二十八年“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其中的“曰”为衍文[5](清)王引之撰,虞思征、马涛、徐炜君校点.经义述闻[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P1005);文公十一年“夏,叔仲彭生会晋郄缺于承筐”,其中的“仲”为衍文[6](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中华书局,1980.(P1850)[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中华书局,2009.(P579)。

弄清楚“固请见之”的主语,“不获命”的意思就很明白晓畅了,即公孙青坚持请求见卫侯,但没有得到卫侯许可的命令。由于卫侯不同意公孙青的进见,而公孙青还需要完成齐侯交给他的向卫侯行聘礼的使命,因此,公孙青想出一个很有诚意的办法——“以其良马见”,表现出对卫侯的尊敬,结果卫侯很满意,把公孙青进献的良马做为自己驾车的好马。

猜你喜欢

良马杨伯峻公孙
公义与私交
公孙仪嗜鱼
偏心
数学文化之中国古代对等差数列的研究
丞相的爱好
公孙枝: 五张羊皮的大买卖
墨子训徒
快脚周仓
攘鸡
“客气”词义的源流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