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2019-02-20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大桥河小学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事物想象作文

文/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大桥河小学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思维能力的训练,他说:“语文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既要学好说话,又要学好写话,而写话就是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是,长期以来惧怕作文在小学生中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如何开启学生的思维,如何使学生喜欢作文,进而写好作文?

一、把观察与思维紧密结合起来

观察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语文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主要是通过作文教学来进行的。这就是说,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同时把自己所见所闻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如同临物作画,是一种写生性的练习。它既可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它是作文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一项训练,由此可见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途径,是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所以,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去观察,提高他们的观察的自觉性,教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养成时时处处能够以观察的态度来看待周围的事物,留意生活的习惯。

二、观察中要重视思维习惯的培养

能通过观察有所感受,且能从观察对象中悟出什么来,这是观察能力的至高体现。发展这种能力,关键在一个“思”字,限于小学生的学识和生活阅历,要求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去观察,去联想,使之所状之物、所写之景得到思想感情或哲理上的升华,难度确实不小,但在课本中已间或地提出了这方面的习作要求,所以,也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必须设法引导。对此,我试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之后,设计出一种特定的短文形式,让学生做一阶段性的观察思考的强化训练。即,前边写景状物,后边写“由此我想到了……又想到了……”把自己所想到的以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以此鞭策,诱导学生在观察中联想或想象。这样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虽然不免在形式上有些教条僵化,但能使初学者触手可及,从而能收到成功之喜悦。

观察中,如果只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不能用语言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情形和自己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那就达不到语文课观察的要求。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尽量从自己的语言仓库里挑选最确切的词语,或形容,或比喻,或描述,或说明,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语言再现出来。例如,观察描写玉兰花:在它开放时候,好像荷花一样托出来,又慢慢地插在一根根树枝上;观察描写露珠:早晨,当你走进公园,那嫩绿的树叶上的露珠,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活像滚动着一粒粒珍珠,真叫人喜爱……如果学生养成了这样良好习惯,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必然同时得到迅速的提高。

三、用发散思维打开写作思路

如果学生在观察后作文时仍存在思路狭隘,思维流向单一,语言干瘪现象,那么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是组织作文教学的起点和关键。

“从一个问题(信息)出发,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充分发挥想象力,经不同途径,以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重组眼前信息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而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的思维方法”就叫做发散思维。根据发散思维的特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培养和训练学生。

首先是比较。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比较帮助学生捕捉事物的特点。例如,写春天的景色可以和夏、秋、冬的景色进行比较,写小鸭可以和小鸡、小鹅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使他们能更准确地抓住重点。

其次是恰当利用联想与想象。写作文,仅写自己观察到的往往使人觉得有骨无肉。事物都有它的多面性,但是学生不会从多角度观察,根据这种情况就应该训练学生对同一事物从多方面去思考,去写多方面的内容。所以,根据不同要求,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例如,指导看图作文,画面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向树飞的小鸟,这能写什么呢?此时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学生的想象是奇特、丰富的。对于他们的想象与联想,教师不应做任何的要求,要让他们自由发挥。于是有的学生想出了这样一只不听话的小鸟,爸爸妈妈让它照看弟弟妹妹,它却溜出去玩耍,结果弟弟妹妹被蛇吃了,它的爸爸妈妈就把它赶出了家门,四处流浪。还有的学生想到这是一只孤苦伶仃的小鸟,它自己在树上,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每天都在不停地寻找伙伴……这些联想与想象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它符合作文的要求,更丰富了学生的作文思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猜你喜欢

事物想象作文
快乐的想象
美好的事物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