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式课堂,巧用代入感教学

2019-02-20中山市东升镇东方小学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碉楼美术情境

文/中山市东升镇东方小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的实施教学建议中,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探究各种切合实际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本文以岭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我们的家乡》为例,谈一谈情境式教学在课堂中的使用效果。这个单元一共有六个课时,内容分为建筑和民俗两个方面。在《开平碉楼》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了学生的心理层面因素,巧妙的利用了代入感,进行了情境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播放开平碉楼的照片解说

这部分重点选择了课本中选登的照片,教师通过网络搜索了更为详尽的资料介绍,并通过动态播放,让学生在欣赏-感受上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心理感受上逐渐进入教学内容中来,激发学生的代入感。代入感类似于心理感觉的移情,相较于作为受众角色的欣赏,深入画面,身临其境更能帮助学生多方面理解碉楼的历史文化价值。本单元另外一课《家乡的桥》,笔者也是采用了相同的情境导入。因为中山市地处珠三角腹地,水道河网纵横交错,也有很多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桥梁,所以在观看视频照片的过程中,学生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很容易理解课堂内容。

二、突出学生主体,配合教师主导

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学生无论在动手描绘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有了积累,这时候就应该顺着情境的发展,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配合教师的主导,让情境变得真实,让学生的代入感外显。在《开平碉楼》《年画》和《风筝飘飘》课堂中,笔者就尝试让不同的学生走上讲台,跟全班同学分享观感,以主讲的身份为大家讲述碉楼以及家乡的民俗特色。《开平碉楼》课堂中,有的同学就模拟导游的角色,从碉楼的型制、功能、审美、变迁等方面讲述了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年画》和《风筝飘飘》更是借助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纷纷从自己家乡的不同民俗讲述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把教学目标、信息资源、探究学习有机地融入情境中,主导作用尤其明显。

三、代入感评述,可以写可以画

情境式教学是方法-过程维度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而代入感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另一种有效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建议都有鼓励学生动手绘画或者制作,并且还都要求注重自己的感受。美术学科中,视觉审美和呈现是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如果想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妨利用情境中的代入感,让学生结合其他科目的知识对美术课堂的作业进行更为新颖的表达。笔者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在情景课堂中让学生讲述感受,当然也有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完成作业,这个过程其实就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通过小作文的形式,把对整个单元或某一内容的学习心得写出来,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又能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实现综合探究的教学目的。

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内容会有与之不同的方法,但是对处于第四学段的五年级美术,而且是综合-探究领域的教学单元,笔者对于课标中建议提到的情境式教学情有独钟。经过本单元的课堂教学实践,情境式教学不但能够提高美术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助于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美术语言和多种媒体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碉楼美术情境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意美术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GHOSTS OF GUANLAN
震不倒的羌族碉楼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