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浅析

2019-02-20博罗县龙溪中心小学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周长创设情境

文/博罗县龙溪中心小学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仅仅是围绕课本教学内容,用课本现成呈现的知识内容及课后习题,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机械地去学习,这种拽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低效且乏味。对此,我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探析并总结了以下三点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效果的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提问氛围

要想学生积极主动发言,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造和谐的提问氛围。具体而言,教师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对自己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都要进行关注。小学生的心是最为敏感、细腻的,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教师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然后将其无限放大。所以,创设民主和谐的提问氛围,需要教师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给学生乱贴标签,教师真正需要做的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加以指导,帮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于此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为例,我借助生活化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适宜的学习氛围。生活中的“百分数”无处不在,如图片的缩放率、土壤中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固态物质的溶解度、路程与速度的关系、黄金比例等,我让学生选择一个有关“百分数”的话题,并进行自主思考,将自己的发现与疑问分享给其他同学。比如有的学生列举了班级中女生的数量,并计算出约占全班人数的45%,说明所占比重较小;有的学生以月考的及格率为例,依据及格人数÷全班人数×100%=及格率,提问并计算出月考的及格率为100%,说明全班学生都已及格……在互动结束后,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评价,并总结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保证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创设合适的提问情境

创设提问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参与问题互动的能力。因此,教师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各异的教学形式来创设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情境氛围,比如故事情境、多媒体情境、活动情境等,促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并积极投入于思考、质疑的课堂活动中来。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辨认方向”为例,我利用五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简要回顾了之前学习的“东西南北”内容,然后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创设了如下情境: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展示课件:学校图片)咱们以学校为中心,来说一说公园、超市、消防队、住宅楼分别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在我营造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开始通过自己的学习认知和经验来回答问题,并且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提问学习,比如有的学生认为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以外,在生活中还经常听过其它新的方向。可见,我借助多媒体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促使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三、建立有效的提问评价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老师以及他人的关注,这会使他们内心得到满足,从而愿意提问自己心中所惑。依据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因做某事而获得肯定或鼓励,学生会有愿意继续做某事,并希望得到同样的鼓励与肯定。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直接明确的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予以言语鼓励,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为例,我从学生角度出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日常生活中体现圆的周长这一数学理论的实例,如自行车是我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轮子越大,滚一圈就越远等,以此调动学生参与提问互动的动机。同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测量出圆形纸片学具的周长,测量完成后小组汇报测量结果,边演示边讲解自己是怎么测出这个圆的周长的,比如有的学生在评价他人的探究成果时问道:“我们组用线绕圆形纸片一周来量它的长度,较小物体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量周长,那较大的圆形物体的周长呢?”我评价这样的提问是对知识内容的拓展和完善。可见,师生之间有效的提问评价体现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互动教学的基本理念,进而使提问效果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教学不仅仅是对教科书上数学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更应该关注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相关思考,因此,教师要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展。

猜你喜欢

周长创设情境
圆的周长
周长与面积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