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教学

2019-02-20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映月中学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论语国学文言文

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映月中学

一、国学的概念

国学,顾名思义,“国”指国家,“学”是文化学术,也就是本国本土的学术文化。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文化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所涵盖的领域也非常多,当然,这里我主要谈的是国学经典著作的教学。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国学经典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从来都不缺乏经典。这些经典古诗文能很好地体现国学的精髓,在学习的时候,如果能够好好地引导,一定能让学生大有收获的。另外,我们这些经典著作的作者本身很多就是最高行为道德的典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百姓疾苦为己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这些故事,不胜枚举,如果我们能够利用作者的故事,相信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精神

(一)熟读成诵

针对学生机械记忆力强的特点,暂时不对经典进行解释,而是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背诵,将经典深入学生的心田。

例如在学习《论语》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背诵,像一些比较简单的章节学生是可以理解的。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学生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二)深入理解

在诵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先自行学习理解,老师加以点拨,难度较大的可以详细讲解。

像《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字面上似乎很好理解,就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如果仅仅限于文字上的理解,那就过于简单了。我们要想想,为什么几个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而且是“必有”?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所以不要看轻任何一个学问比自己低的人,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年龄比自己小的人,孔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谦虚的态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像《大道之行也》《鱼我所欲也》等篇章在文义上有一定的难度,更要老师帮忙引导解读了。

(三)身体力行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说:“志于道,依于仁,据于德,游于艺。”国学的学习,要从性情开始,所以孔子强调诗与礼乐的教化作用。在学习国学时,就一定要把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放到重中之重,对于文言文,学生是有些许的惧怕心理的,我们老师要懂得让学生消除这种畏惧心理,然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有趣的文言例文开始,如《陈太丘与友期》,一个七岁的小孩子元芳,聪明伶俐,有理有据地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在教学的时候,好好引导学生分析元芳的言行,可以开展辩论,看看大家对“元芳入门不顾”的理解,还可以设身处地,让学生想想,假如你是元芳,你会怎么做?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一开始就能够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就不用担心以后的教学了。文言文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凭借故事情节,因为以后会遇到很多没有什么情节的文言文,所以除了情节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翻译的过程中,收获成功感,这样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学更要有实践(习),只有自己亲自践行,努力清修,才能有真正的学问可言,才能真正领会国学的好处。

同样以《论语》为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知道,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解释很容易,怎么才能够做到呢?人最难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情绪了,别人不了解你,或者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做了一些不符合你的意愿的事情,你如何做到不生别人的气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别人并不是有意这样做的,他只是不知道你的实际情况,就像是你自己,有时候也许也会做一些自己以为好,别人却不喜欢的事情,换位思考,这样的话,情绪就会很容易平复了。

总之,我们要知道,学习国学,不是仅仅为了学习那些古典的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对于个人而言,是修身养德,陪养良好性情品德,大而言之,是要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论语国学文言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如何读懂《论语》?
会背与会默写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