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和美“三级”文化建设

2019-02-20惠州市惠城区第二十九小学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科组特色班级

文/惠州市惠城区第二十九小学

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积极的校园文化能使师生员工对学校产生一种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约束和推动师生,从而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使教师自觉地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教育任务,把具体的奋斗目标、行为准则,内化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作用,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我校自2016年9月开办以来,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办一所成一所”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发挥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发展学校特色,提出了小学和美“三级”文化建设这一课题。

一、探索班级文化建设,发展学生个性特色

我校通过设立图书角、班级阅读墙报,开展推荐好书、图书漂流、阅读心得分享、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制作读书卡、亲子阅读等活动培养学生喜爱阅读,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构建“书香型班级”。通过艺术宣传栏、展示台彰显班级艺术特色,着重抓好书法特色、美术特色、音乐特色,培养个性突出,具有发现美、体验美、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构建“艺术型班级”。通过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三小”活动,建立班级科技宣传栏,推荐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学写科普小论文,鼓励全员参与市、区科技创新比赛等,培养热爱科技发明,喜欢动手,实践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构建“科技型班级”。

二、开展科组文化研究,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打造,首先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利用班子会、教师例会、科组会等途径,认真组织教师、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教学常规制度、十九大精神、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等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知识。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具有爱心、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其次是坚持抓好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我校采取集中和分散的学习方式,通过校本培训、外出学习、邀请专家进校园、师徒结对子、青蓝工程等形式,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使全体教师在学习中吸收、消化新的课改信息和教育教学理论,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三是构建学习型科组、科研型科组和绿色型科组,形成热爱学习,热爱科研,团结协作,顾大局、识大体,组织纪律性强,有创新精神,有担当的教师团队。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以及其他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校本培训学习及外派学习,分享学习心得,撰写学习心得文章,开展教育沙龙等活动,打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科组团队。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听课评课、邀请专家指导,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等,打造热爱科研、主动参与科研、科研能力强的科组团队。通过教学心得、学习心得、上课资料、课件等的分享,开展教学沙龙等活动,打造乐善好施、积极研究、绿色人际、资源高度共享的科组团队。

三、丰富学校文化活动,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我校每接一届新生,都会为一年级新生举办“入学礼”,让新生知道自己已经告别幼稚的童年,跨入新的学习和成长阶段,懂得要好好学习。通过集体为年满十岁的学生举行“成长礼”活动,体验成长的快乐、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对未来的责任,是孩子成长的界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每年为六年级毕业的学生举行“毕业礼”仪式,让每位孩子在小学的童年时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种下感恩的种子,同时也将这些孩子留下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通过举行经典诵读比赛、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对艺术的兴趣,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小制作、小创造、小论文等科技创新活动,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活跃校园学生科技文化生活,在校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校非常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认真落实和美办学理念,用文化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用文化凝心聚力,培养优秀教师团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潜能,达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境界,彰显学校的特色,提高育人的效果。

猜你喜欢

科组特色班级
特色种植促增收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基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建设策略——以河源市和平县为例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三 例说2018年全国卷“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方式与教学启示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一 历史解释的两种考查类型及教学培养策略——基于2016年以来全国卷高考题的探讨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教研活动掠影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