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主持人的未来发展途径

2019-02-20甘梦

视听 2019年6期
关键词:接受者传统媒体主持人

□甘梦

网络与新媒体的出现是人类社会传播载体的又一次巨大变革,对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媒体从业人员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顺应时代要求,已经迫在眉睫。

一、“新媒体”的特征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因所处的时代不同,突破了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距离拉近,表现出了这个时代赋予它的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主持人的工作,推动和促进主持人探寻新的工作方式。

(一)交互性与即时性

媒体的主要功能是向人类提供交流和获取信息的场所和平台,但是由于传统媒体自身条件的限制,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途径是单向的,不具有交互的属性,接受者是不可选择的,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的接受者可以随时互动,不受时间的约束。如,在传统媒体中,发布者和接受者靠电话和短信进行信息交流,当其中一方电话占线时,沟通就会被阻碍。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发布者和接受者可将接受信息与反馈信息两件事情同时进行,由此增强互动性。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从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从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发布者,即从消费者变为生产者,这一优势和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坐地铁、逛街的闲暇时间就可以将信息接受和发出,确保了信息的即时性。

(二)海量性与共享性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人人也都是信息生产者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消费信息的便利,也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传播给他人,这直接促使新媒体时代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具有了海量性特征,同时新媒体海纳百川的特点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当今社会,民众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生活到工作,很多信息都通过多媒体平台获取。如以前人们找工作是通过报纸刊登的招聘广告,现在我们通过单个或多个多媒体平台及时检索相关招聘信息,借助多媒体平台,应聘者和公司之间可以做到双向了解,并最终确立劳务关系。

(三)多媒体与超文本

与传统媒体相比,多媒体传播形式较为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形式,传播内容也较为丰富。对于信息接受者而言,他们获取信息的形式在增多,内容在丰富,并且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信息接受和发布信息的形式,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可以通过链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四)个性化与社群化

新媒体带给人们较大的改变是,信息的发布者不再是权威的平台或者专家,人人都是造物者,全民都可以参与其中,在多媒体平台公民可以用公开或者保密的形式发布消息,信息的掌舵人从精英向草根转变,这使得信息呈现个性化的特征。另一方面,新媒体为兴趣爱好一致或行业职业等一致的用户提供了交流平台,把他们吸引到一起,形成了社群化的传播效应。

二、新媒体背景下主持人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时代,随着传播方式、传播媒介的转变,主持人的从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主持人而言是把双刃剑,在带给主持人压力的时候,也提供了诸多机遇。

(一)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面临的机遇

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有诸多优势和长处,只有抓住和利用这些优势,才可以在大环境中良性发展。第一,平台多样。新媒体背景下,传播的载体和形式呈现多样性的趋势,这也就为主持人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才华。第二,内容丰富。新媒体铺天盖地的信息和超乎想象的传播速度,使主持人获取素材的渠道增多,效率加快。第三,受众群体多样。以前受传统媒体的制约,上班族、学生党等群体会因时间和空间的原因错过信息,无法获取信息,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人可以选择获取资源的时空,这也就扩大了节目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第四,受众可以和主持人产生互动,主持人可以根据受众的喜好及时做出调整,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二)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面临的挑战

机遇的背后即挑战,新媒体背景下,主持人面临着新的挑战。第一,个人能力。传统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个人专业能力强就可以脱颖而出。但是在新媒体背景下,需要主持人具备信息捕捉、信息加工、策划设计、交流互动等多种能力。第二,同类的节目数量增多,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做到“专业”+“精良”。第三,受众群体多,需求多样化,因此主持人在角色定位的时候,要符合受众多元化的特点。

三、未来发展路径规划

新媒体时代到来,主持人顺应时代实现转型是大势所趋,是提高自我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体现主持人敢于创新的重要体现。唯有正确认识新媒体,顺应新媒体,主持人才可以将本职工作做好。

(一)内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在不断加强,节目也呈现出多元化、类型化的趋向。在海量的视听平台里,广播电视节目的从业者为消费者提供了海量的节目。在庞大的信息库面前,消费者对节目的质量要求也在增加。快节奏的生活,让消费者的时间弥足珍贵,想让观众驻足观看,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和打动“面试官”,节目必须在内容上进行严格的把关。

值得反思的是,新媒体的到来,催生了一系列低俗、恶搞的节目,以此来吸引流量,牟取暴利,这不仅拉低了消费者的观赏体验,也使消费者对网络视听行业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如果消费者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有偏差,那么做出的决策也会出现错误。载体和工具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但是我们使用的方法不当,我们的行为就会出现错误,甚至上升到“民族危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主持人作为媒体人中的一员,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担起一个媒体人该担起的重担,在舆论的前沿阵地传播正能量,传递正确的思想导向。新媒体时代,我们从以前的“人找信息”,发展为“信息找人”,当铺天盖地的信息朝我们涌来时,主持人应保持理性,不能急功近利,坚信“对于好的作品,好评从来都不会缺席”的信念。这就要求主持人做到善于总结,旗帜鲜明,替受众把关,精准筛选有用信息,传递有品质的信息。

(二)形式:审时度势,勇于创新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是相互取代、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此长彼长的关系。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新媒体的整体优势还没有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得到充分发挥,巧妙灵活使用多媒体就成为时下主持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多媒体作为新时代的传播工具,是连接受众与节目互动的重要纽带,而主持人和受众是互动的关系,主持人只有认清多媒体的特点和掌握当代受众的心理,并熟练使用新媒体才可以与受众保持高效率的互动,吸引流量。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人类带来了相当大的便捷,但是人类的时间也变得支离破碎,无时无刻不在被泛滥的信息和资讯干扰。时间碎片化、精力碎片化使人类学习的内容也呈现碎片化趋势,很难形成体系。广播电视从业者需要在受众碎片化时间中,打造一个完整、精准的知识体系,扩展受众的知识面,这对媒体人是一个难题,对主持人而言更难。主持人需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改变自己的主持习惯,精确把握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找到适应平台的主持方式,将主持内容合理地放入平台中去。

现在绝大多数的广播电视节目开通了自己的官微、官博,主持人也有个人的微博、抖音,通过这些平台,主持人可以发布与节目内容相关的话题,增强节目的传播力,扩大节目的传播半径。因为新媒体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受众可利用新媒体平台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一来,新媒体的社交平台又为主持人倾听民声民意、挖掘新闻线索提供了最有效的渠道。主持人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勤于从多媒体平台上学习,了解受众心理。受众希望节目用什么方式呈现,受众对当下流行话题最关心的重点在哪里,这些在新媒体平台上都可以找到答案,这样在做节目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

猜你喜欢

接受者传统媒体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Flu Study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