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探球类活动与民间体育游戏在儿童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9-02-20阳山县碧桂园幼儿园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老狼手绢小羊

文/阳山县碧桂园幼儿园

民间体育游戏就是竞技民俗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随机性、简便性和易学、易会的特点。在幼儿园活动中,我们尝试探索球类活动与民间体育游戏互相渗透、有效整合的新路子。发现整合不但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机能的增强,还能启迪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观察、记忆和想象能力,实现教师与幼儿、课程的共同成长。

一、球类活动与民间体育游戏有效整合的原则

1.趣味性及启智性原则。幼儿对自己感兴趣喜欢玩的游戏活动会更愿意玩耍,玩得也更开心,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2.全面性及多样性原则。在游戏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运动强度及运动量,如果运动强度不到位,那么必须酎情提高运动量,若时间紧张,可以提高运动负荷。如果运动强度过大,那么必须酎情降低。此外球类运动多种多样,球的种类五花八门,比如:篮球和排球尽管体积不差分毫,然而重量却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两者的可操控性也要有所不同。

3.安全性及适用性原则。不同年龄对于活动器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幼儿年龄段选用适宜的球类融入到民间游戏中。

二、球类活动与民间体育游戏有效整合的途径

1.合理搭配,巧改单一玩法,挖掘各自潜力。《老狼老狼几点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体育游戏,传统玩法:由教师扮演老狼,其他幼儿扮演小羊,小羊们跟在老狼的后面,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啦?”老狼边走边回答“1点了”“2点了”,多次反复问答后,老狼会说“天黑啦”,小羊就要马上跑回指定的家,这样的玩法过于单一,有些孩子玩了几次后兴趣就不那么浓了,于是在游戏中我加入了篮球,衍生出了不同的玩法。玩法一:孩子一边拍球一边听老狼口令一边回答,当听到老狼说“天黑了”,孩子要马上紧紧抱着篮球站在原地不能动,这时老狼可以用手敲打孩子抱在胸前的球,如球掉了就会被老狼吃掉。玩法二:通过口令改编创新游戏,孩子一边拍球一边听老狼口令,如老狼最后的口令是“2点钟”,抱着篮球的2只小羊就将球黏在一起,“3点钟”,3只小羊就将球黏在一起,依次类推,没有找到伙伴的小羊就要接受惩罚。这个游戏在保留传统基本玩法与规则的基础上,对游戏背景、情节、规则与玩法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2.巧妙渗透,尝试多球渗透,展现整合优势。我们将游戏《丢手绢》进行了创新,玩法一:融入篮球,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撒开手蹲下,将1个篮球放在大圈中间,1个幼儿一手持手绢一手抱篮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绕着小朋友走,圈上的幼儿一起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拿手绢的幼儿将手绢悄悄地放到圈上某一个小朋友的身后),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若在唱的过程中幼儿自己发现了手绢,就要将拿起的手绢套在手上,并拿起篮球边拍球边快速追逐丢手绢的幼儿(丢手绢的幼儿被发现后也要边拍球边走),若追上就要请丢手绢幼儿表演节目,若追不上,两人交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玩法二:融入羊角球,玩法同上,只是动作不同,孩子要用双腿用力夹羊角球向前跃起。玩法三:融入足球,动作换成踢球,这种玩法较难,适合大班的孩子玩。

3.家园配合,实现资源共享,拓展整合途径。深入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家长是关键,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民间体育游戏陪伴他们走过了自已的童年生活,因而对民间体育游戏充满亲切的回忆。我们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们重温童年生活,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体育游戏,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特别是爷爷奶奶辈,他们不但热衷收集游戏,将所有熟知的游戏带到幼儿园来,大家一时都沉浸在幸福的美好回忆中,《丢手绢》《我们都是木头人》……等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展现在大家面前。据此我们开展亲子运动会,将民间体育游戏与球融合进行创新,所有的家长都乐于积极参与游戏,爷孙情、父子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游戏在促进和改善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感情的同时也让家园关系更融洽。曾有的家长说:“以前只知道带孩子去买高档玩具,玩上几天就没兴趣了,怎么就没想起教孩子玩一玩咱们小时候的游戏呢,老师们也很历害呀,将我们玩的游戏加上一个小球又是另外一种玩法,我们和孩子都很开心。”家长们一致赞成让民间体育游戏与球走入幼儿生活,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给幼儿创造一定氛围和空间。

猜你喜欢

老狼手绢小羊
吓走老狼的“A”
软萌小羊诞生记
今天拿出手绢,我们来谈离别
毛茸茸的小羊
狼和小羊
丢手绢
“老狼,几点了?”
老狼的化装舞会
手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