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9-02-20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乐泉小学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探究

文/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乐泉小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引导学生探究、理解、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维护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势在必行。

一、注重在生活实践中渗透,创造良好育心环境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在生活实践中渗透,创造良好育心环境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对称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发现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更容易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周长》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活动,初步感受周长的概念,理解生活的数学。

二、注重在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中渗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中渗透,必须要营造自主探究学习的“民主”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即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创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参与学习的动机,做到敢想、敢问、敢说。课堂民主氛围的营造,源于教师每一个亲切的眼神、细微有效的动作、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等,都会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达到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对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渗透,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注重在学习过程体验中渗透,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动手演示、动手操作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此,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

四、注重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渗透,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数学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倡导团队协作,不同学生间互交朋友,形成积极向上学习的集体氛围,让学生中聪明者不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努力、乐于助人;思维迟缓者也不自卑,而是虚心诚恳。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让那些相对缺少同伴,性格孤僻、胆小的学生,在大胆的交流、沟通等中,既学会与同学交流与沟通,又在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来龙去脉,从而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田忌赛马》时,在新授环节后,我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四人小组思考:取棋子活动,游戏规则:10颗棋子,两人轮流取走,每次只能拿一颗或两颗,谁取到最后一颗,谁就获胜。然后让四人小组合作,他们分工合作,共同讨论。给予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我也参加到学生小组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当然,积极思考的主动权也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

总之,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实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及其人格的优化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间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心理健康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本文系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各学科教学参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编号:Gzxy_xx_b17)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