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互动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2019-02-20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陈涌小学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动作目标素养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陈涌小学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本文针对我校开展的“自主互动体育教学”模式,对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进行了探讨。

学生的核心素养,涉及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主要包括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以及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三个主要部分。

体育教学与一般的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在课堂教学中思维与身体同时参与活动,具有一定的生理负荷,室外教学为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频繁,因此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与其他学科对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自主”“互动”的内涵

“自主”是指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步骤,以完成学习目标。通过学生的自发活动,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的学习。“自主”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方式等方面的自由选择,通过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方法。

“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共同学习目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与教学媒体,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协调、互相作用、互相推动。互动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练习、交流学习信息与心得体会,教师适时参与点拨指导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从而掌握知识。这种互动关系是可变的、师生多向的、多中心的,本质上是师生人格上平等地在探讨式的教学过程中的交往。

三、研究的目标

学生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而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得到最优最充分的发展。我们确定“自主、互动”体育课堂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让学生增进身体健康,在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学生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得到培养,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自主互动体育教学模式

自主互动体育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互动探究中获取知识,获取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如下:创设情景、提出目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交流展示、解疑释难——巩固提高、体验成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个性核心,主体越鲜明,就越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该怎么做,其主动性与创造性也越强。下面是我上三年级的一节教改课案例,教材为《投掷轻物》。

1.创设情景、提出目标。在准备部分以游戏《钻山洞》引入,创设情景,让学生知道投掷是古人的谋生手段,一种生活技能。创设情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对启发学生思维相当重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与求知的兴趣,也利于为提出问题和后面的技术练习作铺垫。

2.自主学习、互动探究。进入基本部分后,学生得到每人一张旧报纸。教学目标:利用一张纸,自己设计出投得远的投掷物,并用来进行投掷活动,检验自己的投掷能力;在活动中,可以独立自主地练习探索,也可以与同伴合作探究。有的学生偏爱独立思考,与他人结伴学习时认知过程反而受到干扰降低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小组学习时受益于相互激励、互相启发,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识别并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所偏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调节自主学习与小组互动时间分配。

学生在自主练习与互动探究练习中,我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自已平时的生活经验进行学练,争取最佳效果。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想像力常常是出乎大人意料之外,实践过程中,他们设计出许多不同的投掷物,有标枪型,有纸飞机,有纸球……

3.交流展示、解疑释难。随后各小组推荐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展示,他们有投标枪、有投掷垒球、有玩飞机,虽然使用器材不同,但表现最好的学生动作非常相似,接近教材要求的合理动作。展示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暴露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示范、讨论发表个人见解,对动作技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他们也许不能对动作合理性进行较详细的表述,但他们能对动作的质量做出评价。学生在讨论与分析中逐步向合理技术动作迈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与思维得到提高。在展示与讨论中以学生为主,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4.巩固提高、体验成功。通过交流展示、解疑释难后,学生对投掷的合理的技术动作已有一定认识,此时教师提出新的目标:在吸取交流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改进提高动作方式方法,看能否有所进步。此时的练习模式还是自主或小组活动自主选择。在再练习中巩固提高,学生体验到自主与互动学习成功的乐趣。在最后阶段师生进行总结评价,指明个人或小组的成败得失,概括已经实现的发展,对学生含糊不清或存在客观性的错误,指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在这节课中,开始时我没有对掌握投掷的技术提出要求,只是要求尽自己的能力投得最远。事实上学生投得最远的动作就是自己最合理的投掷动作,此时教师再次进行总结提升,教学效果很好。

五、实施自主互动体育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中,接受式教学依然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自主互动更多用于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之后的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自主学习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学计划的一部分,不是无目的的活动,也不是纯粹的自学,是按照教师的教学意图事先周密安排的。互动学习是为了更有效实现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与能力,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因材施教、因人制宜。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创设不同的情景,提出不同的层次的问题和学练要求,引导学生“想”和“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为学生做好相关信息与信息媒介的准备,如学习卡、挂图等,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依靠这些信息解决学习问题。学生通过探索取得成功,要给予表扬与鼓励;经历挫折和困难也不必急于改正,经历挫折和困难对于学生本人来说是一种财富,或许会比获得成功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自尊心得到尊重,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参与探索与创新的欲望。

2.保证自主互动学习环境安全。课前对运动器材认真检查,课中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与相互保护方法,合理安排场地器材,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加强对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教育学生要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交流与活动,分享彼此的经验与知识。自主与互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相对自由状态,教师要随时留意学生练习状态,避免学生出现不道德或不安全行为,防患于未然。

3.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接纳是能动的、主动同化的。他对新知识新技术,通过学习、加工重组才转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这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越强,主动参与意识也越强,越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该怎么做,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其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也越强。

4.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渗透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投掷轻物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规则意识教育,向学生介绍投掷项目的运动损伤预防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够避免受伤,出现受伤如何简单处理的方法。

猜你喜欢

动作目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