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问题

2019-02-20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水东小学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弱小课堂气氛语文

文/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水东小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关键。本文从凝聚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和开展课堂表演四方面浅谈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

教学,顾名思义便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组合,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要让这一过程得以顺利开展,圆满成功,教师务必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过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可见,要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其学习兴趣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

一、利用好课前三分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互相参与的积极程度。怎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呢?我认为利用好课前三分钟是重要的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三分钟形式多样,可以由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图片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在课前演讲,或一段音乐、一个实物、一条脑筋急转弯,一个小故事,一条猜谜语等等。例如我在上《葡萄沟》时,是这样设计课前三分钟的:今天,老师出一条脑筋急转弯看看谁的脑袋最聪明:冬瓜、南瓜、西瓜都能吃,什么瓜不能吃呢?听完题目后学生议论纷纷。这样便很快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顺势引入了课文:你们喜不喜欢吃水果呢?瞬间孩子们齐刷刷地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不假思索地说:“喜欢!”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参观一个盛产水果的地方好吗?孩子们也热情地走进了课本。

二、巧妙适当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置悬念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引起其求知欲,再引导学生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从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而感受这份成就感之乐,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语文教师,教学中就教材与学生的实际,适当制造悬念,创设问题去引发学生思考,可探究真正原因。如我教《蝙蝠和雷达》时是这样设计的:我们知道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以小组形式读课文后合作讨论和查阅参考资料解决以上问题。这样巧妙的悬念,让学生产生了的探究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都积极讨论和迫不及待地查书找答案呢。

三、创设运用语言情趣,创设活跃课堂气氛

语言是传播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以语言为交流思想、信息和感情的桥梁。如果老师的语言生动活泼,能活跃课堂气氛,这是不言自明的。如我教《我不是最弱小的》时,提出:弱小是什么意思?我们在爸爸妈妈的眼里是弱小的吗?文中主人公萨莎才5岁,妈妈却夸他是个勇敢的孩子,为什么?一时,学生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了,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了。

四、开展多彩表演活动,让学生乐演乐学

语文教学中,常开展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表演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也有较大的帮助。如我在讲《从现在开始》一文时,在课前我精心制作了各种动物的图片和道具,上课时,让部分学生带上道具,拿上图片,然后由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这样,全班学生一下子被表演吸引住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听说演的能力,学生尝到了学语文的甜头。演中乐,乐中学,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

总之,想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让他们在书山中以趣为径,在学海中以乐为舟,这样,学生便会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得更远更远。

猜你喜欢

弱小课堂气氛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强大与弱小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对人世的告白(组诗)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柴的嘲笑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