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数学练习课的效率探究

2019-02-20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技能数学

文/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论及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培养学习能力是这个背景下的主题之一。教师在这一背景下对数学课堂的结构进行创新、改革,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既有新的技能的掌握,又有足够的练习来熟悉巩固新的知识技能。如何来构建数学的练习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参与到练习课堂上呢?以小学中年级的数学练习课堂为例,数学新授课之后的练习课堂最好能够情境化、练习量足够让学生巩固新知、难度具有层次和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一、情景化课堂

练习课堂的开设是为了达到巩固并掌握知识点和技能方法的目的。由于练习课堂是在新授课堂之后的,存在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方法的情况,使学生在练习课堂上过快的完成练习从而感到无趣。将课堂情景化,可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特别是应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体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找到学习兴趣。情境化的课堂需要教师确保该课堂上的主题与新课的主题保持一致,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保持一样,方便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技能。而教学情景创设是情景化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科教学的“有力武器”。例如,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一课中,在确定坐标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时,学生一般对上、下方向不易混淆,而容易搞混左、右方向。于是我联系实际生活,教学生除了“左撇子”外,握笔的手是右手,使用筷子的手也是右手,从而让学生学会区分左右,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习题层次化

课堂上练习的设置必须要有层次递进性。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不能让学生感觉到一堂课都是在讨论同一个水平上的技能和经验,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一节课他们如同在攀山一样,在主题没有变的情况下有层次性地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同时体会到能力在发展带来的好处。第二,练习题目的难度应该设置成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爬的梯度。越靠近顶端的题目,应该也越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掌握好这一阶段的知识之后,又能感觉到余力和兴趣接着学习下一个阶段的内容。第三,训练的内容不要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

三、面向所有学生,准备合适的量

练习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的知识,但是如果练习课只是单纯的引导学生对已经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巩固的话,就显得这一类课堂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类课堂引导学生整理、疏导方法,统筹策略。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课前,教师需要准备足够的练习量,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素材进行对比、整理、总结方法。教师在设计课堂上的习题量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能单纯的抓量多,要统筹课堂的各个环节和因素,根据课堂需要的环节设计合适的数量。第二抓住一个中心,形变神不变。练习课上最好设计同一主题不同形态的训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整理信息,发现问题,总结思路。作为一个课堂,所有的环节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理解和迁移知识技能。教师应该巧妙的提问不同阶段的学生并且设置关键提示,引导学生注意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的应用方式,并且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依据,融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以优生带动后进生,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各有收获。

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尝试

练习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都能够掌握和熟练地应用对应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问题背后的数学思想,总结思路,合理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方法。在足够的量中总结经验,深入理解思想方法,才能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标。

建立一个有效的课堂,要针对执教者个人的特点、学生的特征和教学的内容,汲取众人之长进行考虑和设计。构建一个有效的练习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抓住学生的兴趣是关键,学生对练习课堂的内容和环节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训练的过程中,在其中回顾学习内容,掌握和理解学习重难点,体会数学的思维,并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技能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解决问题的设计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