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京津冀一体化物流配送中心布局探析①

2019-02-20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严霄蕙李郭记

中国商论 2019年3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京津冀供应链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严霄蕙 李郭记

1 “互联网+”京津冀一体化物流配送背景分析

1.1 国家政策支持

2015年国务院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商务部颁布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文中的核心观点表明:“互联网+流通”将解决两个瓶颈问题——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及打破电商“最后一百米”的瓶颈,意味着完善配送、仓储等基础设施,构建物流体系势在必行。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报告强调指出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尤其要在交通与产业转移方面取得实质进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尤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为京津冀协调发展带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

1.2 京津冀一体化核心规划内容

京津冀一体化核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北京市、天津市以及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围绕北京和天津的河北省部分地级市的各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之间或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以获取社会效益的增值,其中核心功能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保定市、廊坊市等。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物流一体化是其基础和前提。

一体化物流的实施可以通过物流活动的合作将不同职能部门或不同企业相互沟通和联系。随着市场国际化,相关物流活动所覆盖的范围更广及所形成业务链条更长;同时物流活动变化导致市场竞争核心因素也发生了变化,不再聚焦于成本,更注重活动时间及服务/产品质量。尤其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下,企业实施监控产业链条的变动与趋势,确保自身资源的合理配置。这种情况促使信息成为企业业务活动管理的核心要素,在实现信息集成基础上促进物流活动集成。物流活动集成要求对企业物流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打破物流环节间的运作障碍与壁垒,实现货物在企业业务链条流动效率,压缩货物的整个环节存储周期,减少货物在业务链条中存量,促使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降低自身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将物流一体化核心内容外延扩展到整个供应链,同时将整个供应链业务有效融入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发展,必将严格要求区域内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建立深度的战略伙伴关系,促使实现整个供应链上相关资源重新组合与优化,打破原有业务模式,形成互利共赢的经营思想,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消除阻碍区域供应链有效运作的关键因素,通过成员企业相互协调和统一建立基于“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上物流运作密切合作,构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组织结构与流程,共同实现物流运作效率提升、物流成本有效降低,快速便捷服务于京津冀区域内客户,从而使得整个供应链竞争力不断增强,通过物流一体化最终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促使企业组织以新的形式出现,原有的企业要在新的市场中立足生存,其生产组织和资源配置方式必将发生质的变化,必须利用更多的外部资源,对于物流的需求不断扩大,物流布局随之也必将发生变革,区域内产品配送方式的集成化和标准化等问题也就应运而生。

2 “互联网+”京津冀一体化中物流配送中心的确立

2.1 物流配送中心在整个供应链中地位

物流配送中心作为供应链具备重要影响力的物流活动节点,在整个供应链物流网络中处于纽带链接的核心地位,有效衔接着供应链上游企业及下游企业各个成员间货物流动、信息流转等职能运作。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物流配送中心除了包含物流活动的核心功能要素之外还同时具备了备货、拣货、配载等配送作业的主要功能。在整个供应链尤其物流系统中,物流配送中心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一个区域中选取不同数量、类型和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收益、企业物流成本、企业业务绩效及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等。

在“互联网+”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中需要规划各种类型的配送中心,充分发挥物流配送中心的协调调节作用,以改善京津冀地区投资环境,使京津冀地区供货适应该地区不同时间、季节的需求变化,增强京津冀区域竞争能力;通过建立区域、城市配送中心实现京津冀地区流通的社会化水平,实现规模经济带来的规模效益;通过建立提供专业化储存、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系统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京津冀地区物流一体化;通过配送中心的配送功能连接各个部门和各项经济功能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利用配送中心对于连锁制经营的巨大作用,加快商品在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周转,促进业务的扩大发展,加速我国现代化物流业的整体发展,对于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全社会经济运行质量。

2.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就是在京津冀地区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即确定一个或几个合适的地址设置配送中心。在京津冀一体化物流系统总体布局中配送中心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配送中心的位置一旦确立就会投入很大的建设资金,且对于日后配送中心自身的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配送中心一旦建成就需要长期经营,以期回收前期建设资金。

配送中心的选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市场调研获得在京津冀地区对于配送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各种因素:客户的类型及分布、供应商的分布、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利用的经济性、自然因素、人力资源等的重要度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各因素的权重来分析评价可能选址各种方案的优劣。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定量选址模型最终规划在京津冀地区应该配置配送中心的位置及数量。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现有配送中心调研发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目前配送中心的用户及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于配送中心的配送范围以及一体化后的配送量都必须进行重新分配,同时考虑投资成本尽可能不浪费,因此采用运输规划法进行建模。

在京津冀地区布局配送中心主要目标因素是考虑货品在配送中心运作的总费用。总费用包括四部分:总运输费用、总配送费用、总建设费用以及总经营费用。也即货品从其供应地到配送中心的总运输费用、货品从配送中心送达不同客户的配送费用总和、配送中心建设经营的固定费用以及经营配送中心的变动费用。可能受到的约束限制有:配送中心数量、容量,服务的客户数,供应商数、货源,送货次数,送货量,客户需求量等。

3 配送中心选址—运输路径优化问题及求解方法分析

运输路径优化问题在京津冀一体化物流系统中,科学合理调度车辆,规划车辆运行路线,出行时间,充分满足车辆载重、容积的同时按照客户的需求将客户所需要的物品从配送中心送达客户手里,实现供需双方总运输费用最优化的目标。

综合相关文献资料,京津冀一体化物流系统中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有车辆装载能力约束的路径优化问题。

(2)有路程约束的路径问题。

(3)有取送货物作业要求的路径问题。

(4)有时间窗约束的路径优化问题。

(5)有回程运输的路径优化问题。

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启发式算法在运输路径优化问题求解方面体现良好的应用性。主要遵循四个准则:精确性、快速性、简单性和适应性。由此可见对于本课题研究的京津冀地区配送中心路径优化易于采用启发式算法中的禁忌搜索算法。

禁忌搜索算法具有主要特点是相对于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及蚂蚁算法,禁忌搜索算法的搜索区域可以不断扩展直至求得最优解。禁忌搜索算法流程,如图1所示。

物流配送中心布局就是对于配送中心的空间布置和活动的时空安排,按照物流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的层次可以分为宏观布局、中观布局以及微观布局,本文主要研究京津冀一体化物流配送中心的中观布局,即研究在京津冀地区内配送中心的布局结构,综合考虑京津冀区域物流需求与供给分布的空间关系以及目前京津冀地区交通网络的布局特点,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空间位置和理想位置,以期实现京津冀地区货品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个京津冀物流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物流运作成本。

图1 禁忌搜索算法流程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京津冀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