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花女》悲剧的成因分析

2019-02-19尹洵熠

读天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茶花女道德观

摘 要:茶花女玛格丽特性格的善良、命运悲惨的深入人心。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男权主义根深蒂固和上流社会生活的糜烂来写封建社会对茶花女的压迫;针对婚姻爱情观和道德观来写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对茶花女的摧残;针对善良孤傲的性格和肺部疾病的折磨来写茶花女的自我凋零,希望可以加深人们对茶花女悲剧成因的理解。

关键词:茶花女;悲剧成因;男权主义;道德观;善良孤傲

茶花女在盛开的年龄,过早凋零不禁引人深思。但是人们对茶花女的悲剧命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本文针对《茶花女》悲剧的成因分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 封建社会的压迫

(一) 男权主义根深蒂固

男权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是封建社会对于茶花女压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男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女性大多只能作为社会的牺牲品存在。在政治上,女性不具备发言权;在思想上,女性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生活中,女性同样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她们没有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子,也不具备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所以处于这个时期的女性想要活下去就只能被迫依附于男人。普通女性尚且如此,更别说是妓女了。在封建社会男权主义思想的压迫下,妓女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的必然产物,那些没有生活来源的女性被迫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玛格丽特原本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农家女孩,由于“七月王朝”执政者的贪婪淫秽,使得人民群众生活困苦不堪,受到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压迫与剥削,茶花女与许多贫苦的农民一样,通过出卖劳动力来维持基本的生活。

(二) 上流社会生活的糜烂

茶花女在巴黎艰苦谋生的过程中,亲眼见证了上流社会生活糜烂的全过程。茶花女辛苦劳作却仍旧需要忍受饥饿,过着食不饱腹的日子。而那些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贵族,则利用投机得来的财富痴迷地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在这种奢华生活的吸引下,茶花女依靠出卖灵魂渐渐步入了上流社会。从此,昔日单纯善良的农家女孩变成了上流社会贵族们肆意玩弄的物品,她们也逐步成为上流社会中资本主义泄欲的工具。在上流社会糜烂的生活中,玛格丽特在每一个化妆间和不同的用具上都能看到贵族的名字,见证者她们成为上流社会的特殊商品,但表面的奢华始终无法改变其根本地位。

二、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摧残

(一) 婚姻爱情观

在对《茶花女》悲剧成因进行分析时,可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下不同人物对茶花女的摧残加以分析。这一社会背景下主要以经济为主,在婚姻上,人们主要受到封建思想影响,并且产生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玛格丽特处于社会最底层,不仅经济遭到压迫,还会遭精神上的摧残。对她而言爱情更像是一种宽恕,能带给玛格丽特解脱,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底层阶级的爱情是不允许存在的。因此,对于玛格丽特的爱情来说,会受到舆论压迫和法律的威胁,使得玛格丽特在多方胁迫下陷入绝望,并最终放弃她应得的爱情。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将对玛格丽特婚姻爱情观带来极大冲击,在她将爱情作为生命之光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对她的打击,将导致茶花女悲惨的命运。

(二) 道德观

在玛格丽特因为自身的善良而放弃爱情时,她的这一做法没有被社会认可,并且在她最脆弱时,还要承担“妓女”标签带来的凌辱,加速了茶花女悲剧的发生。在男权主义社会下,他们认为女人只是男人的私有物品,对一切事物有较强的占有欲,对待爱情同样如此。正是在这一社会环境下,造成茶花女最终的死亡。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只是获取权力和金钱的手段,茶花女以生命为代价来摆脱风尘,是茶花女悲剧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且私有制社会下的道德观,击碎了玛格丽特对生活的梦想,摧残了茶花女的一生,将她们推向死亡深渊。资本阶层的公爵们与茶花女间存在强烈的阶级矛盾,道德观的扭曲使得玛格丽特陷入无助境地,使得茶花女受到资本阶层人物的摧残。

三、 自我凋零

(一) 善良孤傲的性格

玛格丽特原本是个善良质朴的农村姑娘,但是由于社会阶级等原因,她来到了巴黎。为了更好地活着,其选择了妓女的行业,但是她并没有沦陷在虚无缥缈的生活之中,而是保持着自身的清高与孤傲,她不愿与其他妓女同流合污,没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她心地善良,在遇到阿尔芒时,拒绝了大量的公爵钱财,断绝了与其他人的来往,甚至变卖自身的东西,缓解阿尔芒的经济压力,但是她却接受了阿尔芒父亲的意见,离开了阿尔芒。“茶花”象征着高尚与纯洁。玛格丽特对于爱情的强烈向往,使得她愿意用生命去换取,再加上她善良孤傲的性格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摧残,使得其对此的追求必然是一个悲剧。

(二) 肺部疾病的折磨

玛格丽特患有肺病。她遇到了阿尔芒,并被阿尔芒的真挚情感打动,她抛弃一切,与阿尔芒开启了乡下的生活。她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倾注自身的全部心血来维持与阿尔芒的关系,以至于阿尔芒离开后,她的肺病加重,脸色十分苍白,但是却仍旧以病体重操旧业,再加上阿尔芒的当众羞辱,散布谣言,使得她的病情雪上加霜。即使如此,她也没有讲出事情的真相,她以死来了结自己的生命。即使在病重时,医生一旦允许她起床,她就会麻醉自己,让病情加重。可以说,在她的一生之中,物质、肉欲的摧残使得她的精神、肉体都已所剩无几,而死亡成了她唯一的解脱途径。

四、 结束语

小仲马的《茶花女》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他文章叙述的艺术魅力,还因为文章中情节的现实批判性。了解茶花女的悲剧成因有利于提高对《茶花女》的深刻认识。

参考文献:

[1]宋硕夫.谈谈19世纪法国文学中的女性——以《包法利夫人》和《茶花女》为例[J].名作欣赏,2018(17):81-83.

[2]张晓龙.“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论李叔同诗文创作中的悲情嬗递[J].辽宁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03):125-132.

作者简介:

尹洵熠,重庆市,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猜你喜欢

茶花女道德观
铸魂育人,润物无声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浅谈茶花女悲惨结局
茶花女吊灯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教育
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助学金道德观
试论劳动法的道德观
创新理念下大学生道德观问题探析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罗摩衍那》的道德观
茶花女葬在红灯区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