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9-02-19文浏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原则

□罗 鑫 王 浩 文浏丞

一、引言

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在对PPP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之前,根据项目不同风险的可能来源,多层次、由宏观到微观地选取最能够反映风险本质及危害程度的因素作为后续风险评估的指标,采取科学的指标评判方法,以实现项目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完整性及权威性。

二、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构建

(一)风险因素分析。PPP项目是由政府部门与私人企业

合作实施、共同承担风险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多方参与合作,各方不确定因素叠加,增加了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项目本身的特性和PPP模式的组织结构、运作模式等决定了PPP项目风险的多样性、阶段性以及渐进性特征。按风险来源可分为: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和项目层风险。

表1 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二)构建原则。

1.整体性原则。就项目本身而言,每个项目都是有多重关系牵连交织的复杂统一体,各种风险要素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一个微小的疏漏都可能导致重大的损失。在构建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把握从全局出发、不因小失大的整体性原则,梳理出清晰明朗的项目全过程脉络主干,有的放矢,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2.阶段性原则。PPP项目一般分为项目前期策划、招投标、项目建设、运营、移交等阶段,每个阶段的风险因素都有所差异,因此,对PPP项目风险评价采取分阶段、渐进式的措施,是建立科学、有效、合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条件。

3.层次性原则。项目风险评价指标要求主次分明,层次适中有序,才能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地反映出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分层次分析是对指标进行量化的主要原则,适当的分层量化既能避免细微划分所导致的复杂冗余,又能清晰反映指标层级关系,张弛有度。

4.可行性原则。PPP项目风险种类繁多,不同风险的来源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指标,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把握好每个指标,确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实际且可行。

(三)指标选取。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初级层面进行分类。宏观风险是指项目本身性质其所处的国家、政策、自然条件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风险事件,主要侧重项目整体运行环境,一般包括政治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及法律风险;中观风险是指项目开展过程中内部各阶段风险,一般包括融资风险、设计规划风险、施工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微观风险主要表现为政府与私人资本的价值取向发生冲突、项目主体发生矛盾,从而影响项目设计建设到运营的实施,主要是合作关系风险和第三方风险。

(四)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结语

行业状况在不断变化,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却不存在一个亘古不变的评判指标,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也要与时俱进。本文虽然提供了一些风险因素,但也确实具有概括性、广泛性,这并不是一套适用于任何PPP项目的评价体系,在遇到具体的项目时,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结合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P项目的不断发展为许多苦于政府资金不足而发展滞后的地区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PPP项目风险的研究会更好地解决现有问题,并为其开拓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猜你喜欢

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原则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联锁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实施
代建项目风险管理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