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山模型视域下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作用研究

2019-02-19徐新鹏高福霞范金刚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精髓冰山范式

□徐新鹏 高福霞 范金刚

随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对大学生人才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即由传统的重视知识、技能水平的掌握开始逐步向深层次的内隐要素延伸。冰山模型1973年最早在美国由麦克利兰提出,他在心理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冰山模型的实质是将一个人的素质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显性素质”,二是“内隐素质”,即表面上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具体参见图1所示。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深层次部分。这些深层次的素质要素一旦形成,便很难发生转变,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心也是如何加强对其“内隐素质”的塑造。“内隐素质”是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典范,其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启迪人的心灵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可以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创新素质教育范式,将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提高到新高度,培育合格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对弘扬传统文化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1

一、传统文化的素质教育蕴意

(一)传统文化的美学及哲学蕴意。

1.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美学价值,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其精神内涵即意境之美。以茶文化为例,通过良好的意境想象,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化解因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带来的精神上的压抑感,将人的精神世界带入舒适闲澈的意境中去。由此而创作产生的诗歌、辞赋、画卷等艺术呈现品等是茶文化精神蕴意升华的载体体现。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对于审美水平的培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而茶文化对大学生美学价值的提升有着天然的促进作用。

2.儒家传统的“道法自然”思想内涵在茶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提倡“以和为贵”的儒家中庸思想倡导万事都要有节制,过犹不及。茶性温和,品茶之人在品味的过程中是以一种放松平和的心态来看待生活、工作与学习。传统文化把茶文化引入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领域,就是看重的饮茶沟通中的思想内涵,即以一种和谐而又平和的模式来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特别是对于当前处于“90后”、“95后”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而言,首要的就是让他们习知如何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学习、生活中人与事,而防止因焦躁等对自己和他人带来负面影响。

(二)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媾和。

1.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功能。例如,茶文化的传承已经超越了文化本身的范畴,它代表的是对我国古代传统优秀文化的尊重以及发扬光大。例如,通过学习饮茶文化的起源,可以了解古代贤达的生活情趣,通过了解茶叶在古代与西域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历史,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渊源,同时体验我国古代是如何通过茶叶贸易等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来往,促进沟通交流,发扬传播中华文明的,这也为当前理解我国的对外经济外交政策埋下伏笔。

2.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精神世界塑造功能。茶文化的美学主义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精神世界的塑造具有正向的引导功能。互联网时代,学生接触的碎片化信息较多,并且信息中很大一部分充满了负能量,如果长期受到此种负能量讯息的影响,对其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在纷繁的讯息中,为了杜绝大学生的审美疲劳,茶文化的审美功能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即让其保持一种健康的、向上的、积极的审美心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审美观念。有效地防止目前“快餐文化”短时、负面、碎片化、功利、享乐的不利影响。这是因为茶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蕴意,能够掌握住茶文化的精髓也便自然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内化于心,传统文化又提倡以和为贵,以谦和的态度来看待学习、生活是每一位大学生应有的心态。特别是茶文化强调的君子品质,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通过对茶质朴的文化进行剖析,同时阐释君子品质的重要意义,让大学生了解君子有四不:一是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二是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三是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四是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让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大学时代塑造成型。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一)素质教育整体水平普遍提高。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培养知识与技能以外的,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通过高尚的情操、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实践及动手能力等方面让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让学生各方面特别是“冰山模型”下面的“内隐素质”得以提升的教育。目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提升,这也得益于我国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同时,目前大学生大部分为“95后”,他们出生以及成长的环境相对较为优越,国家的整体教育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同时互联网时代为他们素质提升提供了“捷径”。

(二)部分群体素质水平亟待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大学生素质提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无过滤性以及复杂性、多元性等为大学生“内隐素质”的养成形成了阻碍。对“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的自我认知、自我形象的管理与正确态度、特质和生活、学校动机的端正等带来了不利影响。例如目前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各种空洞乏味的肥皂剧,不但荒废了学业,也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三)部分高校素质教育模式需要改进。目前高校素质教育理念中,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仍然将学生成绩、科研成果等作为学生考核的主要依据,同时在素质教育课程开展模式上,仍然采用传统说教模式,导致学生难以提升学习兴趣,同时在师资配备上,学校不能有效地选拔德高望重的优秀教师参与到学生素质教育课堂中来,素质教育在部分高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地带。

三、冰山模型视域下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路径设计

(一)开展传统文化宣传实践活动。例如,通过开设茶文化选修课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同时通过学分的修读,加强对茶文化精髓的运用,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品味。在师资配备上,可以通过采取校内与校外授课教师结合的方式,特别是注重校外素质导师的茶文化实践水平。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为例,该系利用大学生实践周,每年面向全校师生举办两次茶文化艺术节,除了师生参与外,还聘请校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茶文化专家进校园讲解茶文化,剖析茶文化精髓,效果良好。

(二)注重“冰山模型”下“内隐素质”提升。“内隐素质”主要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要素,这些要素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该部分要素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该部分素质的养成与塑造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对茶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入的剖析,例如茶文化礼仪培养中,倒茶七分满、双手奉茶等礼仪,无不充满了人情冷暖、教养高低、知书达理等“内隐素质”的涵养。故要防止教师照本宣科,而是将茶文化与生活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讲授,增强学生的可获得感。同时要将茶文化贯彻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去,特别是对茶文化精髓的剖析上,让学生从情与理的角度认知茶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良好的文化素质底蕴。

(三)以传统文化精髓剖析为契机创新素质教育培养范式。新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课堂教育或者单纯的说教式的素质教育模式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加上目前大学生的年龄结构普遍为“95后”,他们从小接受素质教育的范式与“80后”等有较大的差异,如何探寻创新素质教育培养范式需要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以茶文化的讲解与精神内涵剖析模式来提升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只是众多创新范式中的一种,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其他范式。例如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来带动提升,充分利用社会中的感人事迹来提升,充分开展“精准扶贫三下乡”、教育实践“三下乡”等活动,让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感悟,形成内心深处的深刻认知。

猜你喜欢

精髓冰山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不可思议!冰山变绿了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缝补Boro items
崩塌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