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分析

2019-02-19吴娜妹

市场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间品出口商品合理性

◇吴娜妹

近几年来,全球贸易增速一再调低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一路走低,我国进出口增长“意外”地被拖到了低谷。作为国际贸易摩擦高发区的广东,据统计,2015年全年共遭遇来自18个国家的各类贸易摩擦案件75起,占全国案件数量的55.3%。严峻的外贸形势、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致使广东亟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贸易发展质量,而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无疑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一环。

一、模型构建

出口商品结构与国民经济紧密相连,一方面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存量,拉动产业结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后向经济联系推动产业结构变化,即通过出口产业的发展促进所需投入品生产部门的发展。投入产出表正是分析经济部门相互关系的最好工具,它拥有着与各产业部门一一对应的进出口数值,同时清晰地呈现各产业部门投入生产与使用分配的数据,学者开始利用其研究商品结构合理性。如沈利生等(2003)[1]、杨丽华(2013)[2]、向锦(2006)[3]、曹旭平等(2012)[4]和王洪(2015)[5]等都利用投入产出表从不同角度构建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对地区商品结构进行测算,为各地区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供了方向。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只停留在静态分析上,针对广东省进行研究的目前还没有。同时,所采用的影响力系数多建立在传统计算方法上,在分析上,也大多数从总产出这个单一角度展开,缺乏对“质”的考虑。因此,本文借助改进的影响力系数,重新审视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为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提供理论参考。

(一)投入产出原理

目前,省级投入产出表均为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其假设国内产品和进口品是可以完全替代的,无法反映进口品对各生产部门的影响。而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区分了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两部分,更能稳定地体现产业的技术特征。鉴于此,本文首先对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拆分,根据一致性假设将中间使用拆分出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两部分。假设进口产品的使用与对该部门产品的总国内需求成比例关系,得到进口矩阵,再据此推算出国内产品的中间使用、消费与投资。

(二)指标构建

(1)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可用来分析比较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同时体现各产业部门的拉动效果,是判定产业部门性质的重要依据。定义影响力系数为Tj,表示第j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需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求波及程度。

①传统影响力系数基于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中不剔除国外进口部分,导致国内产品影响力被夸大;②计算公式中假定不同产业部门所占权重相等。这种假设忽略了最终产品规模小却有较大影响力系数的产业情况,无法真实反映产业结构的特征。③测算方法以总产出为衡量标准,以此算出来的系数解释了该部门的产业链长度及关联部门的投入(分配)比重。

对此,本文借鉴学者刘起运(2002)与沈利生(2010)的方法,将传统影响力系数进行改进。①用Bd(Bd=[I-(I-M)A]-1,M为进口产品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替代B,考虑了进口产品的影响力。②引入权数其中,yj表示第j部门最终产品表示国民经济最终产品总和),以此表示第j部门最终产品占该部门最终产品总和的比重。③引入增加值率rj,rj=vj/Xj(其中,vj表示第j部门生产的增加值,Xj为该部门总产出(即总投入),以此表示第j部门增加值占该部门总产出的比重。

此时的影响力系数表示,第j部门增加综合一个单位(每个部门α单位)最终产品拉动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的相对大小。

(2)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

沈利生、吴振宇(2003)[1]首次提出利用合理性指数来衡量外贸商品结构,本文借鉴其有关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指标的思想,基于新的影响力系数,考虑进口产品中间投入的影响,构建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即:

式中,EXT'j表示第j种出口商品的影响力;T'j表示第j种出口商品的影响力系数;EXj表示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EX表示全部商品的出口总额。

二、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分析

基于 2002、2005、2007、2010与 2012年 5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运用Excel软件,首先从总产出、增加值两个角度,计算各个年份的出口商品合理度指数,从而得出2002~2012年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的变化趋势。

图1 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

从整体看,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不管是基于总产出还是基于增加值,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在缓慢恶化。从纵向看,基于总产出的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从2002年的1.0341下降到2012年的1.0095,降幅为0.0246,降速为2.38%。基于增加值的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从2002年的0.9353下降到2012年的0.8978,降幅为0.0375,降速为4.01%。从横向看,基于总产出的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远高于基于增加值的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说明基于总产出的出口商品结构更加合理;基于增加值的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值在10年间降幅、降速均高于基于总产出,说明基于增加值的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恶化速度快于基于总产出的合理性。

针对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即(1)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整体趋势在恶化;(2)基于增加值的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比基于总产出的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接下来进行原因探析。

(一)影响力系数与出口商品比重排序不一致

影响力系数是衡量一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其值越大,则对国民经济中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影响力系数排序靠前的产业即支柱产业。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支柱产业部门和出口商品结构比重,两者的排序并不完全一致。基于总产出的衡量标准,影响力系数排名前10个产业部门中,仅3个产业部门出口比重也在前三;基于增加值的衡量标准,影响力系数排名前10的产业部门中,仅有1个产业部门其出口比重在前三(见附表)。

附表 2012年广东省产业部门影响力及出口商品结构

续表

(二)出口主导产业生产过程中对进口中间品使用率高

广东省是外贸大省,随着全球生产分割的深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中间产品贸易的盛行,使得广东的出口贸易品包含了一定比例的国外成分。考虑中间品的进口情况后,大量的出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最终产品,但是生产出口商品使用了进口中间品,这部分的增加值将流失海外。通过基于增加值基准的进口品率,对各个年份中间品平均进口品率进行趋势分析。

日本的藤川清史在1999年提出,生产活动中对进口中间品的使用水平,即满足1个单位最终需求时的增加值中流失海外的份额。尾崎严(1980)构造了“单位结构系”,用于分析生产过程中发生在各产业之间的各产业中间品的使用结构。考虑中间品进口情况,就有了进口品单位结构系,Uim=MAABj。进口品单位结构系表示了满足对第i产业的1个单位最终需求所需要的进口中间品在各产业中的使用结构。在考虑中间品进口之后第i产业的单位结构体系中各产业增加值向量的要素合计不再为1,最终产品的价值中要素合计部分流失到了海外,这部分就是增加值基准进口品率。

我们发现,广东省中间品平均进口品率趋势为先升后降再升,与出口合理性值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相关系数绝对值高达0.9674。表明了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与进口品率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进口品率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合理。虽然这可能存在一定的短期偶然性,但是仍然不能忽视这种高度相关的变动趋势。

图2 合理度值与中间品平均进口品率的关系

为了深入了解中间品进口对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影响,本文使用基于增加值基准的进口品率指标,分析广东省出口主导产业中满足1单位最终需求时所需要的进口中间品在各产业中的使用结构,试图测算出出口商品中增加值流失国外的部分。为了使分析结果清晰,在对进口中间品进行分析时,本文将投入产出表42个部门划分为7大部门,分别为农业和采掘业(1,2,3,4,5)、轻工制造业(6,7,8,9,10,22,23)、石油化工业(11,12)、重工业(13,14,15,16,17,18,19,24,28)、电子信息业(20,21,32)、金融科技业(33,35,36)以及其他(25,26,27,29,30,31,37,38,39,40,41,42)。其中,代号表示各产业,具体代号与产业的对应可见表格3,将不易进行国际贸易的产业归为“其他”。

从依赖进口中间品的程度来看,广东省各行业中,重工业对中间品进口的依赖程度最高,其中2007年尤为突出,生产1个单位重工业产品需要进口0.47个单位各行业的中间产品,即重工业创造1个单位产品有将近一半的增加值流失海外。而农业与采掘业生产依赖度最低,反映了广东省在农业与采掘业生产链上自主力较强。从变动趋势看,2002~2012这十年间,农业与采掘业、轻工制造业、石油化工业、重工业以及其他,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反,电子信息业和金融科技业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这两个产业广东省自主研发比例较低,需要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其中,电子信息业对进口中间品依赖程度上升幅度很大,生产1个单位电子信息业产品需要进口中间品从2002年的0.28个单位上升到2012年的0.44个单位。金融科技业尽管对中间品依赖程度不高,但依赖性却在逐年攀升。结合表格,这种依赖性的提升主要来自对电子信息业及石油化工业中间品的进口。说明金融科技业的发展也受制于国内电子信息业的薄弱。电子信息业集聚着广东省主要出口商品,近几年来,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一直稳居广东出口商品的第一位。金融科技业则是创汇增值能力最强的产业,对广东省增加值的拉动能力不容小觑。因而,这两个产业中间品进口的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值得关注。

图3 广东省各行业对进口中间品的依赖度

可见,广东省过度依赖电子信息产业的中间品进口是导致增加值外流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

三、建议

因此,要提高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大支柱产业出口。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投入资金、技术、人才等,提高这些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出口商品比重的提高。②积极引导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广东省出口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为主,占据了出口的半壁江山,连续数年位居出口商品比重第一名。③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当前广东对外服务贸易相对落后,按要求,服务贸易必须超过对外贸易的50%才算得上是外贸强省,广东省在货物贸易方面存在顺差,而服务贸易存在逆差。可见,广东省作为外贸大省,实际上却“大而不强”。

猜你喜欢

中间品出口商品合理性
美国对华反倾销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以中间品进口为视角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结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奇遇
中间品进口对出口增加值影响的文献述评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进口中间品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研究
论合理性标准在诠释过程中的作用与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