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组织融入研究

2019-02-19姚秋磊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党派民主党派成员

姚秋磊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民主党派参政党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新阶段、新环境对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成员发展的数量和质量成为衡量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重要标尺。党派成员的组织融入工作是组织发展工作的延伸,也是关系到新成员转化为合格党派成员的重要环节。新时代做好党派成员的组织融入工作对凝聚政治共识、增强思想认同、继承党派传统、发挥党派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现状分析

本次课题向上海市主要部属、市属共20所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部门随机发放了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9份。通过调研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成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年轻化趋势明显,受教育层次比较高

从本次随机调查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主党派成员总体受教育层次比较高,硕士和博士占76.71%。从年龄结构看,近五年加入民主党派的104名成员中,40岁以下的占63.5%,主要集中在30-40岁年龄段 (占51%)。这些成员中绝大部分具有硕士和博士学历,其中硕士占46%,博士占47.4%。可见在近几年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中,这些80后、90后已经成为各党派补充新生力量的主力军。这些民主党派新生代成员大部分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着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相当一部分具有海外留学的经历。

2.信息获取网络化、价值取向多元化

与老一辈的民主党派成员相比,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明显呈现出信息获取网络化的特征。经分析可见,30岁以下的党派成员依靠微信、微博、知乎以及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来获取各种信息的比例为100%,30-40岁党派成员的比例为95.24%。这部分人依靠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明显占比不高,与之形成反差的是,50岁以上的党派成员使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比例较高,达到80%以上,但同时依靠网络媒体获取信息的比例也有将近90%左右。由于时代背景、受教育程度、自身经历以及开放的信息空间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新生代党派成员普遍自我评价较高、具有国际视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普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清晰的辨别能力,个人价值追求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3.思想比较活跃、政治和社交需求强烈

新时代的民主党派成员中,对于新闻信息最关心的三类是国内时政类 (75.8%)、国际时政类(58.45%)和社会民生类 (50.23%)。按照年龄段来交叉分析,所有年龄段的民主党派成员最关心的新闻信息排前两位的是国内时政类和国际时政类。在40-50年龄段和50-60年龄段中,对教育文化类信息的关注排在国内和国际时政之后列第三位,其他年龄段则是社会民生类的新闻信息排第三位。

在生活困扰方面,占前三位的是子女入学与就业 (44.29%)、身体健康 (42.01%)、赡养老人(42.01%),59.82%对个人未来发展很有信心或较有信心,呈现比较积极的状态,35.62%持中性评价,只有4.57%对个人未来发展没有信心。

对于加入民主党派的动机,排在前两位的是政治需求(66.21%)和社交需求(60.27%),可见大部分的党派成员具有较强的政治追求。他们十分关心时事政治,面对工作和生活大部分人充满信心,渴望在党派活动中扩大自身的社交圈子,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二、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组织融入现状

民主党派的组织融入是指民主党派成员加入党派后的思想融合、行为融合和言论融合等,是普通社会公民经过组织培训、引导和教育成为一位合格民主党派成员的过程。民主党派组织融入的效果也直接反映了党派组织发展的质量和组织建设的效力。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组织融入工作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融入情况总体满意,但还有工作空间

通过对上海主要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调研显示,民主党派成员总体对民主党派组织融入工作是肯定的,其中评价比较好的占42.92%,很好的占33.79%,整体满意率为76.71%,对于党派组织的活动62.1%的同志表示满意。按照加入民主党派时间来横向比较,加入党派3年以内的成员对组织融入工作肯定的占比较高,达到92.4%。随着加入党派时间的增加,对组织融入工作有了明显下降,约三分之一的同志评价为一般,明显比新近加入的成员要高出20多个百分点。可见,当前民主党派的组织融入工作主要针对近年来新发展的成员,其中的形式和内容也是比较适合新加入党派成员的口味,对于党派老同志的融入工作还有进一步的工作空间。

2.组织融入内容丰富,但缺乏融入的针对性

新时代,经过各级民主党派组织的努力,党派组织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组织融入工作也越来越有吸引力。各种参观考察、学习报告、培训教育、文艺展演、知识竞赛、演讲征文等开展得红红火火。就培训教育来说,大部分的党派同志都接受过各级各类的培训,只有5.48%的被调查者选择没有参加过培训。虽然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但是有32.88%的党派同志认为党派内部缺乏组织融入的环境,15.98%的党派同志认为党派组织没有提供思想融入的培训,甚至27.85%的党派同志不知道如何融入党派组织。由此可见,对于党派成员的组织融入、思想融入等方面,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设计活动。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党派成员,开展分类组织融入活动和思想融入教育。

3.组织融入效果明显,但融入时间较长

通过调研显示,加入党派的时间和党派内部联系人数呈正比例关系。很明显,经过党派组织的活动,党派成员在内部的交往圈子也越来越大。但我们也要关注总计有4.57%的党派成员无论加入时间长短,平时与党派成员都不太联系,需要党派基层组织加强对这些群体的联络和关心。

调研显示,加入民主党派后,前5年参加培训较多,此后逐渐变少。对新成员培训内容中,81.74%认为需要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培训,其中刚加入党派的成员比较喜欢国际国内形势培训,加入党派10年以上的则较多倾向于参政议政能力培训。说明加入民主党派以后,经过党派组织的培训和教育,对于参政议政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需要越来越强。81.74%的党派同志很了解或比较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融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做好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组织融入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以思想融入为核心,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

思想融入顾名思义要围绕思想建设开展融入工作,这里面思想需要同心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方针和政策中,融入就是要做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思想融入是组织融入的前提,特别对民主党派新成员尤其需要加强其思想融入。在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调研中,只有41.55%回答正确,可见党派同志对基本政治理论的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许多新论断、新观点、新理念,这对党派同志的思想融入提出了新要求。在对党派新成员的思想融入培训中,要做到全方位、全领域和全覆盖,所有新成员必须要求参加党派组织的涵盖党派史、合作史、统一战线理论、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除了党派新成员的思想融入外,还不能忘了老成员的思想融入。调研显示,党派成员的组织融入时间比较长,可以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些加入党派5年、10年以及10年以上的成员也需要开展组织融入工作,特别是思想融入工作。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培训和教育内容,加强对这些老成员的培训和引导,以进一步凝聚政治共识,夯实政治基础。

2.以组织融入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党派干部的业务能力

组织融入是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建设的核心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新时代民主党派组织融入工作,第一,要打造一支思想正、业务精、能力强的党派干部队伍。调研显示,在党派新成员发展过程中,89.96%的新成员是通过民主党派成员的推荐或介绍加入党派的。这其中党派干部的推荐和介绍占了很大比例。那么作为民主党派新成员的组织介绍人,其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到党派新成员对这个党派组织的第一印象,其带头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是非常管用的。第二,要分类设计,分层指导。调研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党派成员对组织融入的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女性党派成员对文艺表演、巡展巡映、主题宣讲的喜爱程度明显高于男性党派成员,反之男性党派成员对讲座交流的喜爱明显高于女性党派成员。30岁以下青年党派成员最喜欢的活动前三位的是讲座交流 (69.23%)、参观考察 (53.85%)和文艺表演 (46.15%),50岁-60岁的中年党派成员最喜欢的活动前三位是参观考察 (88.71%)、讲座交流 (61.29%)和主题宣讲 (37.10%)。由此可见,年轻同志偏向于交流,富有表现欲望;中年同志则倾向于参观学习,喜欢提升内涵。这就要求党派基层组织的干部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等情况分类设计,周全考虑,照顾到不同群体的习惯和爱好,体现党派组织的人文关怀和组织温暖。第三,要明确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调研显示63.47%的受访党派成员没有撰写过社情民意,有81.74%的受访党派成员认为需要参政议政能力的培训。由此可见,在党派成员特别是新成员培训中,需要加强在参政议政能力方面的培训和辅导,并且要有效动员党派成员撰写社情民意的积极性,加强相应的荣誉体系建设,让党派成员建言献策过程中有获得感和价值感。

3.以平台和载体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党派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组织荣誉感

平台和载体最能体现党派组织的特色,某种程度也是党派自身的标识。高校的民主党派组织基本都有自身的特色工作,结合各自党派在界别特色、关注领域、热点聚焦、传统工作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亮点,由此搭建的平台和载体对党派成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是最能发挥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地方。这些平台和载体是可以而且需要发挥在党派组织融入工作中的教育引领作用。调研显示,74.43%的党派成员认为需要搭建和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和平台,激发新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组织荣誉感。这是在党派组织融入中最具有共识的方面。针对那些(27.85%)不知道如何融入组织的党派成员来说,在党派的平台和载体上发挥作用将是最能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组织荣誉感的途径。近年来,高校党派组织具有特色的平台和载体非常多,如各种专题论坛、议政工作坊、教育扶贫项目、实践教育基地、社会服务结对、演讲展示、文艺演出、主题展览等等。目前,这些平台和载体往往缺乏本党派的党派元素,教育功能比较弱,参加活动以后对党派的感情认同有效提升还不够,很多人参加活动以后,也没有特别的感觉,与参加一个普通的组织活动没有区别。因此这些活动、平台和载体需要浸入式地嵌入一些涉及本党派历史、特色以及宗旨理念的元素于其中,丰富其内涵,充实其底蕴,以加强其党派成员的融入功能。

猜你喜欢

党派民主党派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党派我来的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三大特别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