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港科技综合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平台应用研究

2019-02-18刘炳春冯绍峰

价值工程 2019年3期
关键词:科技服务科技管理天津港

刘炳春 冯绍峰

摘要:科技管理工作是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一,主要对象是承担各基层单位的项目、成果、奖励、知识产权等管理工作,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受理、评审、跟踪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由于管理过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处理形式难以统一,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重复性劳动的现象;又由于信息上报不及时导致后续很多复杂的处理流程,使得管理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资源汇总与查询统计繁杂,不利于集团的统一管理。因此,科技管理需要依托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实现整个集团规范、统一、集中式的流程化管理。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daily work of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at all levels. The main object is to undertake the management of projects, achievements, awa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other work of the basic units.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certain acceptance, evaluation, follow-up managemen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are required. Because the management process involves many links, the processing form is difficult to unify, inevitably will exist the phenomenon of repetitive labor; In addition, due to the late reporting of information, a lot of complex processing procedures have been followed, resulting in a large workload of management, low work efficiency, complex resource collection and query statistics,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the group. Therefo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needs to rely on the information-based management platform to realize the standard, unified and centralized procedural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group.

关键词:天津港;科技管理;科技服务;信息化;服务平台

Key words: Tianjin port;technology management;technical services;informatization;servic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03-0001-06

1 天津港集团一体化平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发展和变化由初期个人导向,逐步走向专业化、协作化的集体创作和道路,使科技管理工作由十六世纪的自身管理(个体研究活动),发展到十九世纪专家管理(集体协作),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管理。

国外科技管理以美国管理模式和日本管理模式为典型代表,美国采用“经济手段+法令”模式,日本采用“科技政策导向”模式,这两类管理模式都在科技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程序、制度和条例,使各组织机构都能够有效执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能较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我国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深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力度、引导科研主体向企业倾斜,以适应我国科技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为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提高科技人员自主创新意识,构建创新型国家,我国科技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等关于科技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提供了支撑。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交通运输行业的科技强交、人才强交战略,为加快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建设、推进港口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基于这种发展趋势,国内港口都提出要科技强港,并进行港口科技管理信息化相关的专项研究。

1.2 研究意义

科技管理就是通过科研项目组织、控制等管理工作,是综合运用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整合并有效利用各类科技资源实现预期目标的一个管理过程。

科技管理的成效与贯彻落实科技政策、充分发挥科研管理机构职能和科研队伍潜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科技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两个方面。

1.2.1 更新管理理念

①从单一事务管理转变为一体化集成管理。

基于科技管理的各类管理业务,制定规范化管理流程,使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各个组成部分实现一体化集成。使科技管理深度上能向精细化方向延伸,高度上能从单一目标管理向多目标管理方向拓展,充分体现集团科技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②从单纯事务管理转变为管理与服务并举。

实现科技管理信息化并有效利用科技资源信息,可为集团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更准确、全面、有力的数据支撑。

基于科技资源信息,可提供相应的科技信息服务,可为引导集团进一步做好科技管理工作、有效应用与推广科技成果提供支撑。

1.2.2 创新管理模式

①从人工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管理。

港口科技管理工作是对港口日常科技活动和科技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如港口现有的科技项目一般是通过纸质申报、审批、结题、验收的方式;日常科技活动管理随意性强。长此以往既浪费人力物力,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将科技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集中管理,实现科技资源信息高度共享,可为充分、有效利用科技资源信息奠定基础。

②实现规范化管理与一体化服务。

可以通过信息化促进科技管理规范化。针对各个管理业务,拟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实现流程化管理。

以科技项目管理为例,通过网上申报、受理、网评、立项、跟踪、验收、结题、归档等若干个步骤,制定若干个流程环节,使管理更加规范。

基于科技资源信息,可提供综合性、多层次服务,改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促进科技管理日趋公正、公平、公开。

总之,基于天津港科技管理实际,以科技资源为基石、依科技管理业务打基础、用信息化技术作支撑、靠相关体系做保障,研发科技管理平台,可以提高天津港科技管理的总体能力和水平,提高天津港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科技强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

2 开展天津港集团一体化平台研究的目标

2.1 建设目标

体系研究方面,遵循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相关标准规范,依据企业现有实际需求,参照相关成功案例,拟定科学、合理、实用的科技管理平台建设规范体系——体系研究。

平台开发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于科技业务需求,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网络化、信息化、流程化、协同化的科技管理平台——平台开发。

2.2 建设内容

2.2.1 规范体系建設

通过体系研究,建立科技管理平台建设的规范体系并将其与一体化平台建设规范体系融合,形成新的、较完善的一体化平台建设规范体系。

2.2.2 科技管理平台开发

以科技管理业务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现有资源,搭建集团网络化、信息化、流程化、协同化科技管理平台。

3 天津港集团一体化平台技术路线和方法设计

3.1 核心内容

基于《天津港科技设备监管与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规范体系》所拟定的总体框架,制定科技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应用方案并开发科技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整个项目研发的核心内容包括体系研究与平台开发两个方面。

3.1.1 体系研究

制定《天津港科技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规范体系》,包括基础规范、数据指标规范、数据管理规范、功能规范、管理规范等五大类规范。

3.1.2 平台开发

开发“天津港科技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包括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奖励管理、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科技资源统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平台管理等八个系统。

3.2 技术特征

3.2.1 技术体系

如图1所示,科技管理平台采用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用户展现层的三层技术体系结构。

3.2.2 总体架构

基于三层技术体系,科技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总体上可提炼为一个平台、两大功能、三大特点、四大特征,亦可提炼为一个门户、两类应用、三大保障体系、四层结构。

①一个平台与一个门户。

一个平台指科技管理平台;一个门户指科技信息服务门户。

②两大类应用与两大功能。

1)两类应用。两类应用分为流程化管理类应用与非流程化管理类应用。流程化管理类应用基于规范化处理流程,实现流程化驱动功能;非流程化管理类应用针对非流程化的事务处理特点,实现非流程化驱动。

2)两大功能。两大功能分为综合管理与服务。综合管理包括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奖励管理、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科技资源统计与分析、科技平台管理等七个部分;服务是指科技信息资源服务。

③三大保障体系与三大特点。

1)三大保障体系。

三大保障体系是指标准规范保障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管理保障体系,是一体化平台建设及应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标准先行是信息系统建设普遍遵循的一条原则;保障信息安全是平台运行服务的前提;运行管理是确保平台高效、稳定、健康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2)三大特点。

三大特点是指管理与服务一体化、流程事务与非流程事务一体化、平台上下一体化。

所谓一体化是指科技综合管理与科技信息服务集成为一体,流程化处理事务与非流程化事务管理集成为一体,平台上在线事务管理与平台下人工事务管理集成为一体;科技管理平台中的五个基础类应用和两个延伸类应用均采用流程化事务管理。

④四层结构与四大主要特征。

1)四层结构。

四层结构包含基础环境层、平台资源层、平台应用层和平台展现层。

科技管理平台的基础环境层包含软硬件平台、网络、安全设备等;资源层包含公用资源、科技管理资源、其它共享资源等;应用层包含通用管理、共享数据交换、科技管理与服务等;展现层是指一体化平台门户中的科技信息服务部分。

2)四大主要特征。

四大主要特征是指一体化平台以资源当基石、依业务打基础、由技术作支撑、靠体系做保障。

科技管理平台的资源是指科技资源(项目库、成果库、奖励库等),业务是指科技管理事务(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奖励管理等),技术是指所运用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信息技术,体系指三大保障体系。

3.2.3 拓扑结构

科技管理平台的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科技管理平台有集团内网与集团外网,外网主要用于专家网上评审,平台上除专家网评外的所有功能部署于集团内网。

3.2.4 逻辑结构

科技管理平台的逻辑结构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科技管理平台有专用门户,所有环境、资源、应用与其它平台一体化集成。

3.3 技术方法

3.3.1 案例分析方法

借鉴集团前期设备监管平台与能源监管平台的研发经验,就如何拟定科学、合理、适用的平台建设规范体系进行分析;借鉴相关单位类似平台建设的成功开发经验,就平台边界的确定、各应用之间的集成、各类信息共享、服务方式的建立等进行分析研究,指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用以指导平台开发。

3.3.2 面向对象方法

为了更客观自然地描述系统所涉及的业务内容,使分析、设计和实现系统的方法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尽可能一致,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以业务中的基本对象模型为单位,将对象内部处理细节封装在模型内部,重视对象模块间的接口联系和对象与外部环境间的联系,能层次清晰地表示企业全局对象模型。

面向对象的方法从根本上对问题域中的对象及其关系进行详尽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需求功能,力求对系统的修改和增加功能变得容易,不至于对系统结构产生大的影响。

面向对象的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按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它以对象作为最基本的元素,将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事件、概念和规则看成对象,将对象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

3.3.3 组件架构方法

为便于系统实现,在选择面向对象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组件架构方法來满足企业级应用的较高要求。因为面向对象软件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类和对象,只能在类级实现重用,因此这一级别上的封装级别对企业级应用而言过低,不能被立即使用。对象是系统运行时创建的类的实例,面向对象开发过程虽然能产生面向对象设计模型,模型和类紧密对应实现对象级的代码重用,但是在企业级应用的大型项目中,分析和设计必须从更粗粒度的封装角度考虑代码的重用,因此组件模型在企业级开发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对象状态的类和一组操作可以封装单个概念,组件代表可作为一个或多个概念完成功能的特殊服务,因此组件为组件用户提供多个接口。接口封装了组件提供的服务,隐藏了实现细节的可见性。由于组件表示一个或多个较细粒度类的逻辑集合,且被定义在较高级别,具有较粗拉度级,所以一个组件可以直接封装一个已划分的问题,该问题更直接地产生于分析和设计模型。正因如此,在系统分析和初步设计阶段,可以将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当做是一个服务,从而更直接地把该服务映射为更粗粒度的组件实现,这为企业开发提供了许多方便。建立在面向对象和开发概念之上的组件提供了一个更高级的开发模型,并且能加速企业应用程序的建立。

4 天津港集团一体化平台的研究成果

4.1 体系研究成果

遵循我国现行相关标准,基于天津港现状与发展需求,总结吸收国内相关平台建设成果和经验,编制了科学、合理、适用的《天津港科技设备监管与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规范体系》中科技管理部分。

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类规范、数据指标规范、数据管理规范、功能规范、管理规范等六个部分,充分体现科学、合理、适用的主要特点。

科学主要体现在系统性与完整性两个方面。各部分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各部分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系统性;总体上包含平台业务功能实现、数据组织与存储、建设与运维等各个方面——完整性。合理主要体现在平台总体上、各部分间、层次间搭配组织恰当。所谓适用是指总体上遵循一体化平台建设原则,立足现实,兼顾发展,能较好地指导平台近期、中长期、长远建设。

4.2 平台开发成果

4.2.1 数据存储研发成果

①基础数据元整理结果。基于调查分析,整理出各类数据元539项,其中字符型344项、数字型108项、日期型87项。为拟定平台建设规范体系提供支撑。为平台数据存储设计奠定基础。

②编码体系建立结果。设计了由基础类、业务类两大类编码构成的较科学、完整、实用的一整套编码体系,即《天津港科技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编码体系》。整个编码体系由59个编码表、5707个编码组成。

③数据库搭建结果。基于平台数据管理需求,设计出平台各类数据表118个,共2675个字段。在平台研发过程中,均已在数据库服务器上搭建完成,为整个平台的应用开发奠定基础。

4.2.2 平台功能研发成果

①平台总体构成。平台总体构成见图5。采用“5+2+1”应用模式,由五个基础类应用系统、两个延伸类应用系统、一个公共类应用系统组成。

②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6)。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涉及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申报、立项、跟踪、结题四个阶段,包含申报、受理、形式审查、网评、立项、跟踪、验收、结题、归档九个主要环节,共39项功能。所有功能全部实现流程化管理,其中申报阶段的项目增补为即时跟进流程、项目跟踪阶段的项目变更申请、变更申请确认、项目信息变更、变更信息确认为相对独立的小流程。

③科技成果管理系统功能结构。科技成果管理系统包含申报、受理、形式审查、鉴定、公示、公告、结题、归档八个主要环节,共23项功能,所有功能全部实现流程化管理。

④科技奖励管理系统功能结构。科技奖励管理系统包含申报、受理、形式审查、网评、授奖、归档六个主要环节,共24项功能,所有功能全部实现流程化管理。

⑤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结构。科技奖励管理系统包含科技活动人员管理、专家管理两个部分,共11项功能,所有功能全部实现流程化管理。

⑥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功能结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包含专利管理、论著管理、软件著作权管理、商标管理四个部分,共22项功能,所有功能全部实现流程化管理。

⑦科技资源统计分析系统功能结构。科技资源统计分析系统实现集团范围内日常统计分析20张报表的数据统计,共5项功能,报表基本信息、某张报表生成单位、集团报表统计范围可通过平台管理动态配置,所有功能全部实现流程化管理。

⑧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功能结构。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包括管理信息服务、资源信息服务两个部分,共11项功能,所有功能全部实现流程化管理。管理信息服务集中于项目全过程管理(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管理)过程中的重点信息公示与公告。服务信息是基于科技资源,总体上分类汇总的各项信息展现。

⑨平台管理系统设计结果功能结构。平台管理系统包括单位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编码维护、报表管理五个部分,共15项功能,所有功能属于非流程化管理。

4.3 管理模式创新成果

4.3.1 管理理念创新

科技服务的理念,科技管理平台不仅可进行事务处理,还应通过平台这个软环境,基于平台资源,尽可能提供科技信服务,使科技管理更高效。

协同化管理的理念,科技管理平台就是一个集团搭建的用于科技管理相关人员唱戏的一个舞台,将所有科技管理相关人员联系在一起,为整个集团的科技管理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尽其所能。

4.3.2 管理模式创新

通过技术手段使平台“四化”——网络化、信息化、流程化、协同化,实现科技管理模式创新。

①网络化——内外网结合。平台合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集团内的管理功能集中部署在集团内网,将专家网评等应用部署在集团外网。以专家网评为例,集团内网实现专家库管理、评审专家指派(逐步过渡到遴选)、专家评审状态监视、专家评审结果汇总等功能,集团外网实现专家网评功能。

②信息化——信息高度共享。平台数据资源主要包括项目库、成果库、奖励库、知识产权库、科技人力资源库等五类,五类资源统一、集中存储与共享。平台五类基础应用对平台数据资源进行管理(采集、分类、存储、加工、传递),两类延伸应用基于平台数据资源进行统计与分析,一类公共管理应用的信息与一体化平台信息高度共享。

③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平台采用统一、规范的流程化管理是其主要特征。

五类基础应用采用相应的流程实现流程化管理,通过流程化管理,使各类应用办事条理更加清晰。

以科技项目管理管理为例,包括一个主流程和三个分支流程。主流程分为申报、受理、网评、立项、跟踪、验收、归档七个步骤,包括申请、提交、审核、上报、受理、形式审查、网评安排、专家网评、立项、签订合同、中期检查、验收申请、验收安排、验收结果录入、归档等15个环节。分支流程包括项目变更、项目补报、项目补录。

流程化管理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处理人、处理日期进行记录,基于流程记录可实现流程跟踪(追溯)。

两个延伸应用与一个平台管理应用属于非流程化管理的应用,与流程化应用无缝衔接。

④协同化——软环境支撑。平台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为内网外的所有用户提供了一个协同化工作的软环境。

基于平台提供的软环境,不同角色所有用户各尽其职、分工协作,实现科技综合管理与服务的协同化工作。

5 结论

科技管理平台的推广应用,可通过互联网实现科技综合管理与服务,从根本上改变集团整个科技管理模式,使科技管理的面貌焕然一新。

科技管理平台的推广应用,可促进整个科技管理队伍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创新意识,提高整个集团科技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科技管理平台的推广应用,可大大降低科技管理的人工投入,使科技管理工作者将大量时间投入到项目规划与管理方面来,从而提高整个集团的科技管理能力。

科技管理平台的推广应用,从根本上对全集团的科技资源实现整合,为港口科技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支撑,从而全面提升天津港科技综合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虽然前期拟定的一体化平台建设规范体系为平台建设基本定调,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做法很好,但像目前這种立项研发模式,每个平台在研发工作范围内,只能做份内的事情,不易解决一体化平台的通用问题,如在设备平台、能源平台、科技平台开发中就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可能在某个平台研发范围内解决。现在的单个平台建设如同下棋,不仅要分清黑白,也要充分利用各个棋子的最大潜能,还应注意避免挖坑做法。一体化平台如同一场战争,既要打阵地战、单兵团作战(单个平台建设),也要打歼灭战、集团作战(一体化集成),从而盘活总体。

参考文献:

[1]李欢.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03):44-48.

[2]魏虹,雷之宇,唐微,卢艳玲,贾聪印,刘龙升,马军军.基于B/S技术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4,37(05):52-55.

[3]孙福全.加快实现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J].科学发展,2014(10):64-67.

[4]马丽红,蔡东宏.用ASP开发基于B/S模式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01):223-225.

[5]朱树标.高技术企业的科技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科技投资,2006(09):57-59.

[6]杨力.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创新互动关系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165-168.

[7]马瑾男.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科技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J].山西电子技术,2017(05):62-64.

猜你喜欢

科技服务科技管理天津港
拼搏开拓创业路 志在万里再登攀——蓬勃发展的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天津港“8?12”事故抢险救援对武警部队的启示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天津港爆炸敲警钟:中国还需要多少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