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格落实普法责任,构建普法执法新关系

2019-02-16秦晓明

山东水利 2019年2期
关键词:河务局普法阵地

孟 鑫,秦晓明

(1.历城黄河河务局,山东 济南 250108;2.济南黄河河务局,山东 济南 250000)

2017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水利部也于2017年9月22日印发了《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实行水利系统“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的通知》。根据上级部署,面对诸多问题,济南黄河河务局统筹规划,紧抓“四个结合”,即坚持普法工作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水利系统内普法与面向社会普法相结合,坚持上下联动和属地管理相结合,坚持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注重普法宣传与执法工作共同推进,不断探索构建执法与普法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普法执法新关系。

1 强化培训,切实做好系统内普法

加强化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着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健全完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法律培训制度、法律考试考核等制度,不断推进学法制度化、常态化。

2016年以来,济南黄河河务局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29次;举办专题法治讲座49期;按年度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累计培训执法人员287人次;组织各类普法考试108次。

2 突出重点,广泛进行水利法治宣传

依托“国家宪法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积极推进“法律六进”活动,不断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面向社会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中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成效。

2016年以来,济南黄河河务局宣传车队走遍济南市沿黄7个县(区)的26个乡(镇),共发放宣传材料19.89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735条,张贴标语2775条,张贴宣传画709张,设立法律咨询站54处,直接受教育群众达181.5万人次。

一是创新法制宣传载体。将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广泛的应用于普法实践中,并在普法宣传过程中,创新宣传手段,把宣传小动画、小视频转换成了二维码印刷在了展板上,有利于感兴趣的群众或职工扫码学习。

二是将普法课堂从学校搬到了黄河防洪工程上,变“进学校”为走进黄河。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法治文化广场,为学生介绍黄河知识、法律法规、涉水安全教育提示,身临其境、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们进行普法教育。

三是积极举办志愿者普法宣传活动。承办了由《齐鲁晚报》、阿里公益和山东黄河河务局组织的“守护母亲河、人人都是江河卫士”志愿者启动仪式;联合“无痕中国”公益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和宣传教育活动;主办了“依法保护母亲河、节约黄河水资源”志愿者活动。

3 文化引领,大力推进普法阵地建设

以水法治文化引领法治实践,增强水利普法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大力开展水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水法治文化长廊等普法阵地建设,推动水法治文化宣传设施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互补。

3.1 精心打造法治宣传教育阵地

按照“形式多样、长效宣传、全面覆盖”的原则,济南河务局依托防洪工程,充分利用沿黄村居、社区和工地墙壁、跨河建筑物外墙,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普法阵地。2016年来,新建普法长廊6处,总长854 m;普法宣传栏29个,33个宣传版面,普法景观石2块,警示牌66块,永久性标语50条,形成了一道200 km长的沿黄普法景观线。

3.2 打通受众与普法阵地间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济南黄河河务局创新普法阵地建设模式,积极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合作,将普法阵地的宣传教育功能与受众休闲娱乐的需要相结合,共同规划建设法治文化广场等普法阵地。槐荫河务局积极参与地方筹划部署,计划于2018—2020年分3期建设“槐荫黄河绿色生态之门法文化广场”。一期竣工的法文化广场以“宪法”为主题,集最新宪法法律条文、法律名言警句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引导沿黄民众“知法、学法、用法、守法”。济阳黄河河务局与济阳区人民政府共同规划,建设沿黄普法文化景观广场。设计规划以黄河大堤为建设主轴,以五个基层管理段为建设片区,以险工、控导为建设重点,建立起济阳“一轴五区”普法阵地体系,辐射整个济阳沿黄地区,形成一条长达70 km的普法文化走廊。

4 落实责任,让普法嵌入执法全过程

紧密结合水行政执法全过程开展普法,把普法责任贯穿到行政审批、执法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水行政执法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

4.1 模拟办案,推行说理式执法

济南黄河河务局通过模拟办案立体呈现执法现场的方式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推行说理式执法,改变过去简单执法、一罚了事的方式。例如,天桥河务局以查处的一起河道内违法建设阻碍行洪的建筑物案件为模板,采用多媒体展示卷宗和照片,典型场景再现和旁白串联案件主线的形式,按照行政处罚程序介绍、案情简介和案件全过程演示的顺序,立体化呈现办案现场。生动形象的展现复杂的执法流程,将说理式执法融入到行政处罚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全过程。

4.2 广泛开展以案释法

在水行政执法实践中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水利热点难点问题,将水行政执法过程变为向社会群众弘扬水法治精神的过程。济南黄河河务局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法治润黄河·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征集与宣讲活动。在活动中结合案情进行充分释法说理,及时解答有关法律问题,并将典型案例整理编辑成册,做好重大水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发布工作,不断增强社会公众法律意识。

5 结语

济南黄河河务局按照落实普法责任制的“总施工图”,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落地生根。做到每个部门皆有“责任田”,每个单位都有“承包地”,普法责任“包产到户”,将普法嵌入执法全过程,改变了原来普法与执法分离割裂的关系,构建了执法与普法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普法执法新关系。伴随着普法责任制的落实,全局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能力显著增强,水行政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实行普法责任制以来,处理水事违法行为722起,拆除违章建筑29.1万m2,清理垃圾7.68万m3,清除阻水片林10.7万株,河道水事秩序进一步好转。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构建普法执法新关系,把普法融入执法的全过程,具体的执法方式就是具体的普法方式,使普法由静态变成动态,法律由“纸上的法”变成“现实中的法”,将不断推动普法工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猜你喜欢

河务局普法阵地
阳光总在风雨后
“无尾怪”和“独角怪”
郑州黄河河务局 开展科技创新助力幸福河建设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浅谈如何增强沧州河务局凝聚力
普法
普法
普法
守卫好这片文化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