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章丘南外环东延水土保持报告编审经验

2019-02-16安合章

山东水利 2019年2期
关键词:主体工程外环章丘

安合章

(济南市章丘区水务局,山东 济南 250200)

章丘南外环东延道路工程属章丘区2017年度重点工程,西起章丘南外环与章莱路交叉口,往东北方向设隧道绕紫郡山庄东侧山头后折向北,过横沟村东和森林公园西,与非典路交叉,进入森林公园,越过大尖山东侧山谷,穿南涧溪村后,止于经十东路世纪东路交叉口。项目建设周期:工程于2017年9月开工,2019年5月竣工,工期为21个月。本工程为典型线性工程,通过送审稿,经专家评审,认真修改后,顺利通过报批稿,为典型的道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为其他线性工程水土保持报告书编制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1 方案编制情况

1.1 方案编制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要求,为了预防和治理项目建设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结合项目资料,经与业主单位、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及地方有关部门协商,落实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后,完成了《章丘南外环东延道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的编制。

2017年12月24日,章丘区水务局组织召开了《章丘南外环东延道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审查会,并同意通过审查。会后,建设单位组织方案编制单位依据会议形成的修改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完善,完成《章丘南外环东延道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1.2 方案编制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方案编制采用主体工程施工资料、施工图设计资料,达到初步设计深度。该项目为建设类项目,方案设计水平年取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后一年,即2020年。方案服务期自补报方案编制时间起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即2020年12月底。

1.3 防治标准及目标值

根据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发布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通告》(鲁水保字〔2016〕1号)的有关规定,章丘区属泰山北麓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因此,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按建设类项目二级标准执行。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经修正后的目标值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土壤流失控制比0.7,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2%。

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2.1 选址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结论

依据规范,对本项目水保方案批准、工程选址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本项目不涉及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不属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同时工程路线途经胡山国家森林公园,但工程建设过程中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不存在重大水土流失隐患。但存在1项制约性因素,项目区位于泰山北麓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采用相应的二级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可满足水土保持要求,项目建设可行。

2.2 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从水土保持角度,比较两方案,方案一线路短,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小、土石方量小,新增水土流失量最小,工程总投资少,可恢复程度强,移民迁占难度小。同意主体设计将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西起章丘南外环与章莱路交叉口,往东北方向设隧道绕紫郡山庄东侧山头后折向北,过横沟村东和森林公园西,与非典路交叉,进入森林公园,越过大尖山东侧山谷,穿南涧溪村后,止于经十东路世纪东路交叉口。

2.3 推荐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本方案从工程建设方案与布局、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工程布局较为合理,工程占地满足公路用地指标,土石方调配基本合理,但仍存在3项不足,即:主体工程未考虑桥梁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占地;未将拆迁垃圾等方量计入到土石方平衡中;在施工期缺乏临时防护措施和临时排水设施,建设单位应按照本方案提出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章丘南外环东延道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共计56.106 hm2,其中建设区面积为46.74 hm2,直接影响区面积为9.37 hm2。

2.5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1)预测情况。根据项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和实地查勘,项目建设共扰动原地貌面积40.41 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共46.74 hm2。施工期间,由于挖填不同步性,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工程开挖后的临时堆土,本工程分段施工,随挖随填,堆放时间超过3个月的堆土为绿化回填土。对堆放期限超过3个月的剥离表土和弃渣应进行土壤流失量预测。剥离表土共计3.70万m3,堆放高度按2 m计,占地面积为1.95 hm2。

2)预测产生的土壤流失量。整个建设期内土壤总流失量4 504 t,新增土壤流失量为2 159 t。施工期是本方案重点水土流失防治时段,路基工程区、隧道工程区是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域。

2.6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措施总体布局

根据确定的分区原则,结合工程施工及水土流失特点,把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4个区:路基工程区34.41 hm2、桥涵工程区1.88 hm2,隧道工程区7.35 hm2,施工生产生活区3.10 hm2。

根据项目建设进展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按照项目分区情况,统筹布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形成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如下。

1)路基工程区。工程措施:表土剥离3万m3,排水工程2 6072.2 m(边沟18 468.2 m、截水沟5 240 m、急流槽 1 662 m、泄水槽 702 m),路基边坡工程防护6 085.6 m(拱形护坡骨架长4 645.6 m、方格护坡骨架长1 440 m),排水顺接工程18座,土地整治6.32 hm2。植物措施:绿化面积为6.32 hm2,其中喷播种草面积5.54 hm2,栽植大叶黄杨球12 250株,栽植小叶黄杨株19 216株。临时措施:临时排水沟长10 800 m,编织袋拦挡长1 440 m,防尘网覆盖 2 hm2,洒水降尘 2 700 m3。

2)桥涵工程区。工程措施:表土剥离0.21万m3,土地整治0.28 hm2。植物措施:桥涵边坡绿化面积0.28 hm2。临时措施:施工围堰360 m,临时排水沟长1 000 m,临时沉砂池4座,洒水降尘1 080 m3,编织袋拦挡长800 m,防尘网覆盖0.5 hm2。

3)隧道工程区。工程措施:表土剥离0.1万m3,截排水工程320 m,土地整治2.02 hm2。植物措施:绿化面积2.02 hm2。临时措施:临时排水沟长300 m,临时沉砂池2座,洒水降尘720 m3,编织袋拦挡长400 m,防尘网覆盖0.25 hm2。

4)施工生产生活区。工程措施:表土剥离0.39万m3,土地整治3.1 hm2。植物措施:复植绿化面积3.1 hm2。临时措施:临时排水沟长800 m,临时沉砂池6座,洒水降尘720 m3,编织袋拦挡长1 200 m,防尘网覆盖1.5 hm2。

3 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工程建设期水土保持总投资为2 856.48万元,包括工程措施费2 033.01万元、植物措施费200.70万元、临时措施费375.45万元、独立费用109.68万元(其中监理费13.5万元,监测费24万元)、基本预备费81.57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56.08万元。

项目投资如下:2017年投资为1 718.31万元,2018年投资为 912.90万元,2019年投资为212.91万元,2020年投资为12.36万元。

本项目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73 hm2,整治扰动地表面积40.41 hm2,林草植被建设面积11.72 hm2。方案实施后,水土保持减沙蓄水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设计水平年时各项防治指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9.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9.2%,林草植被恢复率99.7%,林草覆盖率25.1%。6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目标。

4 结论与建议

1)根据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果可知,设计水平年时六项防治指标均达到了目标值,说明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恢复和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不会对项目区造成影响。从水土保持角度,项目建设可行。

2)今后新建工程时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落实“三同时”制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和监测的要求,并开展相应工作。监测单位应根据监测技术规程及本报告书设计的该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制定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具体实施方案。监测工作应严格遵循本报告书设计或规定的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方法和时段执行。

3)要求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将批复后的水土保持方案纳入主体工程设计报告中,并要求主体工程设计单位核定该工程水土保持投资(包括水土保持补偿费),纳入主体工程总投资中。

猜你喜欢

主体工程外环章丘
潘王路南延南外环道路绿化工程设计
呼和浩特和林至羊群沟公路主体工程全部贯通
山东章丘至庆云等五条高速公路项目开始招标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通车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章丘“无锅”
建设
引黄入冀补淀主体工程完工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
章丘城子崖遗址H393出土人骨的鉴定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