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2-15方明

医疗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罗非班阿司匹林硬化

方明

南昌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南昌 33000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实质是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慢性免疫炎症反应。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超敏C反 应 蛋 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脂 蛋 白 磷 脂 酶 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属于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通过对炎症反应的促进作用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全过程[1-2]。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是通过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 ox-LDL、Lp-PLA2、hs-CRP水平,加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脂和生命质量[3]。本研究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2~77岁,平均(62.45±2.03)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3~76岁,平均(62.40±2.0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调脂、降压、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保护脑神经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100 mg/片)200 mg口服,1次/d,服用2周。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武汉远大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5 mg/100 ml)9 ml/h持续静脉滴注48 h,并联合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口服,1次/d,服用2周。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

1.3 临床评价

(1)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4],NIHSS评分越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采取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2)比较两组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6,t=0.065,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97,t=21.309,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s)

表1 两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分)Barthel指数试验组 50治疗前 24.90±2.70 50.33±2.27治疗后 10.11±1.23a 80.09±2.14a对照组 50治疗前 24.93±2.65 50.30±2.32治疗后 14.90±1.02 70.40±2.40

2.2 两组ox-LDL、Lp-PLA2、hs-CRP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ox-LDL、Lp-PLA2、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9,t=0.099,t=1.178,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ox-LDL、Lp-PLA2、hs-CRP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95,t=14.699,t=66.185,P<0.05)。见表2。

表2 两组ox-LDL、Lp-PLA2、hs-CRP比较(±s)

表2 两组ox-LDL、Lp-PLA2、hs-CRP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ox-LDL(U/ml) Lp-PLA2(μg/L)hs-CRP(mg/L)试验组 50治疗前 160.55±2.50 70.88±1.00 33.80±0.33治疗后 90.74±3.17a 40.21±4.00a 8.10±0.14a对照组 50治疗前 160.50±2.56 70.90±1.03 33.87±0.26治疗后 120.22±5.27 55.20±6.00 12.96±0.50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患者突发局部脑组织血液灌注减少、中断,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是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目前脑卒中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65岁以下的患者占1/2,致残率、病死率高,严重威胁对患者的生命健康[6]。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Lp-PLA2是一种新型炎性标志物,通过产生氧化型游离脂肪酸和游离溶血卵磷脂,加速动脉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脑血管事件,属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新型独立危险因素[7]。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启动中起关键性作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ox-LDL相比健康人群显著升高,并且其水平高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预后密切相关[8]。而hs-CRP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主要以降脂、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改善微循环为主,其中阿司匹林属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基础药物,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9]。其药理机制为通过抑制环氧化酶-1的活性发挥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作用,在血栓相关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肠溶剂型阿司匹林的出现,其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溃疡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但是近5年来,出现了阿司匹林反应多样性的概念。

替罗非班是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非肽类代表性药物,高效、高选择性、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有效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聚集,降低出血风险。因此将阿司匹林和替罗非班联合应用,可强化抗血小板效果,同时降低发病早期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的并发症发生率,即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ox-LDL、Lp-PLA2、hs-CR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取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罗非班阿司匹林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