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台区河长制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2019-02-15李倩茜

陕西水利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汉江河湖河长

李倩茜

(汉台区水利管理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以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为主要任务,全面建立河长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2017年以来,汉台区因地制宜,河湖管理规范有序,全面推行河长制。

1 汉台区河湖情况

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全区辖7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人口54万,总面积556 km2,河流水系主要包括汉江、褒河两大过境河流,过境段分别达31.7 km和11.1 km,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34.76亿m3和13.5亿m3;汇入汉江有6条重要支流,分别为洪沟河、干沟河、萧何堰、东排洪渠、西排洪渠和燕子河;全区水域总面积13.5 km2,水库46座、池塘480个,常年蓄水量分别为1687万m3和354万m3,各类沟渠1200 km。

2017年4月以来,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汉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汉台区全面推行湖长制实施方案》,坚持把河长制作为推行长效治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一手抓治水,一手抓控源”的总体方针,探索“河长+警长+民间河长”的管水治水新思路,以项目引领为带动,以综合治理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河湖治理取得成效。

2 推行河长制工作的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科学体系。

制定《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下发《重点任务分解》,明确河长制八大任务、湖长制6大任务和17个区级责任单位职责,实行“部门管块、镇村管段、河长负责全线”的责任机制。全面修订完善8项工作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问题清单制度、联合执法制度、工作督查制度、验收制度),定期发布信息,召开联席会议,督办重点事项,协调解决问题。将全区所有河流、水库、塘堰及干支渠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共设立区镇村三级河长123名,湖长158名,警长16名,安装河湖长公示牌200余块。

2.2 推行主题行动,做好综合施策

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融入城乡建设、河湖整治、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等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全过程,编制了《汉台区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推进“最美河流”目标实现;编制《汉江汉台区段“一河一策”方案》,落实2018年~2020年度汉江河长制目标任务。力争一年上一个台阶、一年完成一批任务,一年实现一次改变。在此基础上,着力破解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如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现实这个课题,陆续开展“清澈、修复、秀美”行动,努力以汉江、褒河为重点,辐射各支流、湖库,将辖区内涉水区域净化、美化、靓化。同时开展“最美河湖”“清四乱”“河道乱象整治”等主题行动,着力治理河道存在的突出问题。

2.3 紧盯“四乱”问题 狠抓问题整改

按照中省市河湖“清四乱”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以河湖“清四乱”为重点全面开展多轮次问题整治。结合扫黑除恶、打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行动等,水利、公安、检察等部门联合行动,做到暗访督查与专项督查紧密结合,在省、市级交办的河湖问题基础上,开展自查,形成问题清单,明确工作任务,细化整改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层层进行交办,并由区河长办负责对问题整改情况及时进行跟踪检查。累计排查问题76个,投入152万元,对汉江干流实施禁采,关停汉江、褒河沿线镇江村、瞿鲁营、西郑营等采砂场、采砂点7处,对燕子河、干沟河、洪沟河等部分河段进行机械清淤,人工打捞漂浮物,对关停的沙场及沿河滩地通过机械抚平、播撒草籽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累计治理河道78 km,清理垃圾800 t,清淤1000 m3,清除违章搭建200 m2,恢复滩地 4000 m2。

2.4 坚持截污控源,实施生态修复

先后完成西环路、望江路、陕飞路、龙亭路、留候路雨污管网建设;改造了前进中路、紫柏路雨污管网,实施了西环路雨污分流改造和东、西排污渠改造项目,启动汉宁路地下综合管廊和集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对汉江、褒河39处入河排水口建立“一口一档”、设置“一口一标识”,按照“规范一批、封堵一批、整治一批”的原则,实施“一口一策”。加快推进集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对中心城区下水道、燕子河、干沟河等进行了机械清淤,稳步实施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削减河道污染负荷。平整修复汉江孤山桥下游、镇江寺竹林滩、文庙沟口等河滩约6000 m2;投放鱼苗29万尾,有效维护水域周边生态环境和水生动物的多样性。

2.5 创新治水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创新实行“排查制、交办制、点评制、考核制”闭合循环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对各镇办河长制工作暗访督察,对发现的问题逐一交办,通过河长制工作会议等形式点评排名。设立举报信箱、开设举报专线,开发二维码监督平台,建立河长巡河智慧云平台,落实“三巡一督”(区月巡、镇周巡、村日巡,河长办督查)长效巡查机制,及时掌握区域河流支渠环境保护情况。对发现的乱倒乱排、乱采乱挖等危害河道水域岸线生态功能的问题,由下到上逐级追溯、层层问责,倒逼各级干部守土履责,确保河长制切实落到实处。

2.6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氛围

招聘“民间河长”,开展“河长制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高频率的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进行宣传;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官方宣传节日,发放河长制宣传画册,拍摄河长制宣传片,剪辑爱河护河公益广告,切实增强了群众的“爱河”“护河”“管河”意识和积极性,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

3 工作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域岸线问题容易反弹

汉江平川段全面禁采之后,砂石价格暴涨,供需问题日益突出,面对巨大的经济诱惑,夜间偷采,以项目施工为遮掩的盗采现象时有发生。

2)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支流河道,尤其是乡村河道沟渠排污口并未一一排查建档,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农田退水直排现象普遍化。涉河生态项目建设滞后,尤其是集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滞后,乡村垃圾配套转运设施不完善,生活污水、农田退水直排,河湖附近偷倒生活垃圾现象时有发生。

3)机构建设及组织保障有待提高

专职工作人员较少,一线巡河力量薄弱。基层河长制工作繁重,但镇办河长制工作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巡查经费、河湖专项治理经费等并未落实,影响工作实效。

4 应对措施及建议

1)健全管理体制

制度治水是推进河长制的根本保障。要坚持排查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做好跟踪督办,督促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加强资金和人员保障,逐步将河长制工作落实、落细。

2)推行主题行动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水更美”的步骤,结合河长制6大任务,以汉江为重点,统筹各个流域,通过一年一个重点,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上一个台阶,形成以汉江为主轴的水生态文明格局,实现“水清岸绿、堤固景美”的总体目标。

3)实施项目带动

围绕水域岸线管护,加快实施汉江综合整治项目,围绕水资源管理,积极争取水源地保护项目。围绕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集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场建设,稳步实施雨污分流。围绕水生态修复,建立河滩湿地项目库,通过堆沙成岛、种树成荫、种草成景的方式,提升河湖生态。

4)提升管护水平

加强河道管护队伍建设,提升水政执法人员工作水平,建立健全河道管护监管机制,做好河湖确权划界,提升河湖管护标准。

5 结语

本文结合汉台区河湖情况及推行河长制的主要做法,介绍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可通过夯实基础、完善机制、规范管理、资源保护、健全制度并及时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等方式,确保全区水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猜你喜欢

汉江河湖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渔舟唱晚
汉江春晓
汉江,为你梳妆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