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河航道管养工作探讨

2019-02-14胡雄辉

珠江水运 2019年23期
关键词:管养航道

胡雄辉

摘 要:袁河是赣江主要支流之一,袁河航道管养的正常开展对赣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袁河管养现状、分析了袁河管养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袁河 航道 管养

1.袁河情况概述

袁河位于江西省中部,为赣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萍乡市南部武功山脉金顶峰北麓,河流自西向东流经萍乡市的芦溪县、宜春市的袁州区、新余市的分宜县、渝水区、吉安市的新干县,于樟树市的张家山镇荷湖馆汇入赣江,航道总里程218公里,其中荷湖馆至新余港97公里,航宽80至150米,弯曲半径600米,河道平缓,规划等级为Ⅳ级航道,属丘陵与平原相接地带;新余港至江口大坝19公里,航宽70米至150米,弯曲半径750米;江口大坝至彬江43公里为库区航道,航宽80米至100米以上,弯曲半径800米,其中仙女湖景区18公里航道为重点航道;彬江至两河口59公里,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河道蜿蜒曲折,落差29.35米,属于山区性河流。

2.袁河通航状况

袁河历史上是赣中地区主要水上交通运输干线,袁河流域两岸大中型企业星罗棋布,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袁河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着赣西古城宜春和钢城新余的经济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袁河先后兴建了二化刘家坝、袁惠渠拦河坝、江口大坝、马滩坝、化石岩坝,袁河被截成数段,新余以下成为季节性航道,江口大坝以上也只能区间性通航,袁河航道未得到有效利用,有限的运输承载能力制约了新余工业的发展。按照新余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新余市贯彻落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方案》,争取2020年底启动并完成袁河梯级开发前期工作,采用三级渠化方案,集中力量建设袁河新余至荷湖馆水运主通道,提高航道技术等级,改善通航条件,打破制约水运发展的“瓶颈”,实现新余港以下全线达四级及以上航道标准,袁河经赣江与长江运网相连通,年水运吞吐量可达1000万吨,袁河航道的开发利用能有效改善流域水运环境,为沿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袁河航道管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地方政府对袁河航道管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五十年代末,水电部门在新余上游18km处新建了袁惠渠大坝用于农田灌溉,灌溉期引用流量约40立方米每秒。1958年又在袁惠渠大坝上游1.2km处兴建了江口大坝,用于防洪和发电。该两项水利工程均没有建设通航设施,同时引水流量较大,中断了袁河航运。袁河航道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导致流域地方政府意识不到航道资源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袁河航道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一直处于弱化状态,也未能积极主动推动袁河航道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航道管养专业人员较少,袁河航道管养主要由省港航管理局新余分局负责,在2019年5月海事、船检职能划转地方后全局只剩10人,航道专业人员更是紧缺,极大地制约了袁河航道管养工作的开展。

3.2社会大众航道保护意识不足

众所周知,水运资源在近现代一直不如陆路资源受社会大众所熟知,特别是在内陆水运资源偏薄弱的地区,社会大众对航道资源的认识比较欠缺,从而导致对低等级航道资源的保护更加缺乏。在2009年省港航管理局组建之前,航道资源的管理还不规范,袁河沿岸经常会有破坏航道资源的现象,在航道内设置渔具或者水产养殖、在航道和航道保护范围内倾倒砂石、泥土、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在河道内采砂等破坏航道的现象一度存在,在省港航管理局和省港航管理局新余分局成立之后,袁河航道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出台后,新建、改建、扩建跨越、穿越航道的桥梁、管道、缆线等与航道有关的工程都要报省港航管理局进行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但是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袁河Ⅳ级航道范围之内仍有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新周铁路桥等五座跨河桥梁净空尺度不满足通航要求,影响了过往船舶的安全通行,从而限制了袁河航道资源的有效利用。

4.加强袁河航道管养的对策建议

袁河是横跨赣中地区的重要水运通道,袁河航道的开发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袁河水运的比较优势,对促进新余经济发展,解决困扰新余钢铁业发展的运输瓶颈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加强袁河航道管养刻不容缓。

4.1开展袁河航道保护宣传,提高公众航道保护意识

2015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颁布施行以来,航道资源的保护有了更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也改变了以前随意建设、占用航道资源的乱象,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还是知之甚少,很多单位和个人对通航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办理途径、办理渠道等都不甚了解,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航道保护的宣传,特别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的解读宣贯,让普通大众能了解保护航道资源的重大意义,提高公众和涉航项目建设单位航道保护意识,从而从自身做起为袁河航道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

4.2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袁河航道管养专业人员的配备

袁河航道的管养工作具体由新余港航分局负责,新余港航分局从通航影响评价到航标配布管理都进行了全程跟进,为了袁河航道的安全畅通尽职履责,但是航道专业人员不足,相关测量、检测等专业人员缺乏,特别是在机构改革之后,新余分局即将并入宜春分局成立赣西航道局,對袁河航道的管养只保留新余航道处,在机构层面就降低了对袁河航道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从根源上加大了袁河航道的管养难度,非常不利于袁河航道管养工作的开展。希望上级部门能提高对袁河航道管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专业人员配备,充实管养机构组成,为袁河航道管养工作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4.3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破坏袁河航道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袁河航道资源的管理还牵涉到交通(海事)、水利、环保、渔政、水上交警等多个部门,与流域政府也息息相关,需要涉水各方共同努力。新余港航分局已同新余交通局(海事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每月定期进行联合巡查,重点打击破坏航道的违法行为;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新余辖区袁河航道管养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畅通应急处置渠道,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及时响应。但是在执法力度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与水利、渔政等其他水上部门的联合机制还未能建立,相关工作的开展还存在阻碍。另外,袁河航道管养属于流域管理,218公里航道仅靠新余港航分局进行执法难度非常大,建议参照广州地区做法将航道执法工作划归地方交通综合执法部门,加强属地管理,强化地方政府属地责任,更加有利于打击涉航违法行为,彻底杜绝涉航工程先建后批现象,切实保护袁河航道资源。

4.4加大资源投入,强化最新科技技术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引进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越来越多。在袁河航标管理上建议向其他地区学习,引进内河新型PE材料(高分子聚乙烯)船体浮标,新型船体浮标整体流线型设计,拆卸与组装方便,并且船型标船首水下增设拦草设置,杂草杂物不会直接缠绕在锚链上,标体不易移位和流失,航标颜色均为材料本色,色泽鲜艳均匀,衰减期长,无需每年铲绣油漆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还可以在航标上增设GPS定位系统,第一时间发现航标的变动情况,以便及时复位,保证航标的正常使用。在其他重点航段,有条件地区还可以布置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航道情况,及时对破坏航道的违法行为进行精准打击,有助于袁河航道管养工作的开展。

5.结语

袁河航道作为赣中地区重要的水运通道,袁河航道的开发利用刻不容缓,作为袁河航道管理单位,我们要积极履责,协调好其他各涉水部门,共同努力提高袁河航道管养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天碧.江西省第二次内河航道普查资料汇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2]董德富.航标维护管理工作探讨.2012年航标专业委员会内河学组学术交流论文汇编.

猜你喜欢

管养航道
基于BIM的高速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平台
顺了——江西省理顺15.6万公里公路管养事权
桥隧管养新理念(桥梁篇)
新航道
英语高能高分 就上新航道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
二维码在机电设备管养中的应用
河北沿海高速公路机电管养工作实践与探索
基于模拟仿真的航道双向通航研究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