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9-02-14帖梅

档案天地 2019年1期
关键词:档案局期刊精准

帖梅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扶贫开发进入精准扶贫新阶段。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在精准扶贫战略具体实施方略中要求“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基础”,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新要求。2016年,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为各地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开展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精准扶贫档案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社会实践活动的伴生物,是指在以往的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其实存形态表现为文件、照片、录音录像制品、电子数据等多种信息。它能够真实记录各地区各部门精准扶贫工作的工作成果,客观反映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光辉历程。因此,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获取

利用中国知网文献库CNKI进行计量统计,以主题=“精准扶贫档案”进行检索,统计得出以精准扶贫档案研究为主题的文章共有162篇(最后检索日期为2017年5月15日)。从资源类型看,发表期刊论文149篇,报纸文献12篇,硕士论文1篇。本文以期刊论文为主要分析研究对象,报纸文献兼做参考使用。

1.年度分布

分析文献数量与年代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把握该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趋势。从发表年度看,精准扶贫档案的研究成果最早出现在2015年,2015年发表1篇,2016年发表41篇,2017年发表99篇,2018年21篇,发文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上述数据说明,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研究成果始于2015年,是档案学界新兴起的研究热点,是伴随着国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产物。

2.期刊分布

通过期刊分布可以展现档案专项期刊与非档案专业期刊、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对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认可与重视程度、研究水平层次高低。从期刊分布看,149篇期刊论文中,发文量位列前五位的分别是中国档案20篇,四川档案20篇,黑龙江档案17篇,云南档案16篇,兰台世界14篇。其中,档案学专业期刊与非档案学专业期刊发文量总数分别为123篇、29篇,所在比例分别为82.55%、17.46%;档案核心期刊发文量为25篇,所占比例为16.78%。

3.作者分布

通过作者分布可以了解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研究者和作者群,及时掌握他们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向。从作者分布看,文献数(篇)排在前三位的是张超4篇,丁成明、向晓芳、赵蔚红和覃皓各2篇,其余作者一人仅限一篇。

4.机构分布

从机构分布看,文献数(篇)排在前三位的是四川省档案局8篇,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档案局4篇,吉林省档案管理局、广西档案局和云南省档案局各3篇。主要原因是广西、四川、贵州三地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和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先行者和典型代表,研究成果较多。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制度规范化研究

精准扶贫档案是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活动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各地对精准扶贫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有益探索。早在2015年,济宁市档案局与扶贫开发办联合制定了《济宁市农村精准扶贫档案整理规程(试行)》,对农村精准扶贫档案的责任对象、整理原则、标准规范等做了详细规定,全程指导与业务指导农村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之后,渭南市档案局与市扶贫办在陕西省率先制定了《渭南市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试行)》,陕西省档案局与省扶贫办联合出台《陕西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细则》,为全省各部门扶贫工作机构做好扶贫档案工作指明方向,确保了扶贫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准确、规范。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地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办制定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使精准扶贫档案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2.意义作用研究

精准扶贫档案的价值一般指精准扶贫档案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多因观点与立场不同而互有差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提供档案信息来满足主体的需求。郑玉琴认为扶贫档案是精准扶贫的可靠依据,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依据和制度监管的重要渠道。汪婵、丁志强论述基层地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作用,认为精准扶贫档案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是推进扶贫工作的依据,精准扶贫档案是记录扶贫效果的载体。刘德生认为,档案是检验脱贫攻坚精准的标尺,认为精准扶贫档案是扶贫对象精准的基础,是措施到户精准的依据,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的保证。综上观点,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义作用,正如《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所表述:“加强和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真实记录各地区各部门精准扶贫的工作成果,客观反映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光辉历程,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问题对策研究

精准扶贫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以乡镇、农村为单位的基层地区,而基层地区档案工作普遍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存在档案意识淡薄、保管条件差、档案资源类型不够丰富、档案整理不规范、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不稳定且整体素质不高、物质保障匮乏等难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精准扶贫档案价值的实现。业内人员结合工作实践和专题调研,对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索。刘艳认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中存在领导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培训工作开展不够等问题,并从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强化信息化建设、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方艳艳从贫困农户的问题、领导的认识不够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分析了农村精准扶贫开发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扶贫的宣传、提高重视度,提前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对档案进行分类归档,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四个的方面解決对策。韩冉认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中存在对精准扶贫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档案整理规范化程度不高和档案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问题,从强化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明确责任主体、抓好档案资源前端控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档案整理规范化程度,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利用效率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汤焰等从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认识不足,精准扶贫文件定位不高,精准扶贫档案材料不细不实,精准扶贫档案材料格式不一,精准扶贫档案材料录入出错,精准扶贫档案建设投入不足,信息化程度低、精准扶贫档案建设投入不足,信息化程度低七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精准扶贫档案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措施。综合上述观点,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在现实中受到社会环境、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提出的对策建议侧重提高思想认识和提高管档治档能力水平开展,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4.档案管理研究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开利用、档案信息化、专门档案管理等方面。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同样涉及实体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专门档案管理等方面,业内人员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吕超对精准扶贫影像档案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山东个案对精准扶贫影像档案管理的优化路径进行了探讨。管先海、李兴利对“精准扶贫”中的档案管理进行了整理,摘录13位学者的观点,涉及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诸多方面,例如提出精准扶贫工作与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和同步验收;始终坚持“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选好试点、以点带面”“现场观摩培训”;强化安全保密工作等观点。这些观点多是各地实践经验的总结积累,对我们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借鉴。郭硕楠基于本体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視角,对“精准扶贫”基础环节中的“精准建档”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档案学基础理论和“精准建档”的实践进行对接,理性分析“建档立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精准建档”的具体措施。

四、研究特点

1.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从有关“精准扶贫档案”的检索结果分析,精准扶贫档案研究成果最早出现在2015年,截止当前共有149篇主题文章。对其发表年度分布做简要分析(见图1),发现我国精准扶贫档案研究始于2015年,起步虽相对较晚,但增幅较快。这是因为,精准扶贫档案是伴随着国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而催生的新事物,是开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等各项工作的真实反映和历史记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点管理的资源,因此研究热潮会一直持续进行。

2.档案专业报刊带动,形成集聚效应

对162篇主题文献的报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详见表1),发现档案学专业报纸期刊对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研究给予重视,载文数量133篇,占比高达82.1%。文献分布主要集中在档案学报刊上,说明档案学专业刊物对精准扶贫档案的研究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中国档案》期刊,特别设置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专题,邀请国家档案局工作人员解读《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邀请广西、四川、贵州三地档案部门介绍各自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措施方法,助推《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在各地落地生根,助力精准扶贫档案研究深入开展。

3.研究主题分布较为集中,实践应用探讨居多

通过对精准扶贫档案研究论文的主题和关键词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详见表2),(下转37页)发现研究主题集中在精准扶贫、档案局、档案工作、贫困户、档案管理等方面,说明研究人员侧重立足各地方扶贫档案管理现状及扶贫经历展开研究,实践经验总结较多;发现精准扶贫、档案、档案管理、扶贫和管理五个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说明这几个是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研究的基础词汇。

五、结语

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是精准扶贫工作的“见证者”和“真实记录者”,以《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为契机,积极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这一基本理念已经在我们档案学界与业界达成共识。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新时代我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如下方面:一是在精准扶贫档案实体管理方面,将研究重点放在精准扶贫档案的价值鉴定、收集、规范化整理和安全保管上,确保精准扶贫档案的真实、完整、系统和安全。二是在精准扶贫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挖掘精准扶贫档案的价值,破解精准扶贫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面临的社会环境障碍、档案部门自身方面障碍及用户方面障碍,创新观念,加强宣传,确立资源、技术与人才保障体系,为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和精准脱贫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三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运用档案学基础理论对精准扶贫档案及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进行研究,发现规律,为认识精准扶贫档案、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武器。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档案局期刊精准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期刊审稿进度表
正定县档案局恢复挂牌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河北省档案局“健步走活动”走出新风采 展示新风貌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