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与治理措施分析

2019-02-14

山西建筑 2019年2期
关键词:车辙沥青路面沥青

马 国 宁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很长时间以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治理工作都是一个让病害防治工作者们头疼的问题,形成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机动车的拥有量太大,导致高速公路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从而路面也就会因为超负荷的使用发生病害。为了保证机动车行驶过程的安全以及提供良好的行驶环境,沥青路面的病害防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

1.1 裂缝病害

作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之一,裂缝病害出现的频率和对于路面的危害都比较高,裂缝病害的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横向和龟裂裂缝。裂缝的存在对于路面寿命的影响是很大的,会直接导致路面渗水等问题的出现,不断侵蚀进入的雨水会不断地腐蚀路基,使之呈现出老化现象,更严重的是会破坏路面的结构层从而导致路面承载能力的降低。

1.2 坑槽、松散和沉陷病害

路面的坑槽病害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是由初期的裂缝和松散病害经过长期的发展不断演变而来的。因此一旦裂缝和松散病害出现就要及时的采取手段进行处理,如果不加以防治,已经发生病害的路面裂缝病害就会在不断经历车辆的行驶和雨水的侵蚀过程中愈发的严重,同时沥青材料本身的粘结能力也会随之不断的下降。与此同时如果沥青材料在施工初期就存在搅拌不均匀以及压实度不足等问题的话,坑槽等病害就会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形成。

除此之外,导致坑槽病害发生的原因还有高速公路过往车辆的油箱泄漏问题。因为沥青路面在施工完成之后会形成一种油膜作为保护层,这种油膜是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相当于是对沥青路面形成的一种天然保护作用,能够使得路面的抗腐蚀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然而当车辆油箱泄漏有洒落和油膜接触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使得油膜脱落,这样就失去了对于路面的保护作用。

路面沉陷病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路面压实度不够导致路面的承重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的强度,因此路面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因为达到承重能力极限而发生明显的变形破坏,路面沉陷可以分为局部沉陷和大面积沉陷两种类型。

1.3 车辙、壅包和推移病害

出现车辙、壅包和推移这几种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的几个方面:1)路面结合层没有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质量没有达到规范要求。长期的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可以发现车辙和壅包等情况的出现会同时导致沥青路面结合层发生顶部推移的现象,而且结合层的稳定程度和粘结性能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2)路表变形。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客观原因指的是外力以及不可抗因素,比如发生事故时汽车对于路表的碰撞等。主观原因指的是路面铺设时选用的沥青材料的质量好坏问题,质量较好的路面沥青材料的选用会使得施工过程中将其与乳化沥青进行反应时形成质量较好的油膜质量,从而使得路面的抗压抗裂以及抗腐蚀等各项性能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反之如果使用的沥青材料不达标时,路面的质量也就不能得到保证。3)路面基层的强度差异。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标准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或者施工的工艺并不符合规范,最终导致路面的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等都达不到预期的标准,车辙和推移病害也就会随之出现。4)施工过程的影响。进行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在施工技术方面要求不够严格就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因为室外施工作业通常会受到天气降水等很多自然原因的影响,若是施工单位的防范处理措施不够完善,就会使得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留下巨大的隐患。

1.4 泛油病害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泛油病害现象会对路面使用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出现这种病害时会由于路面泛油而降低车辆和路面之间的摩擦作用,从而极大的增加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危险性。泛油病害的出现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沥青材料和乳化材料并没有确定好合理的搭配比例,造成后期施工过程中材料无法达到应有的密实度要求,一旦出现密实度不够的情况,后期道路的使用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出现泛油的现象。另一方面就是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出现问题以及搅拌过程不够均匀的现象。沥青的组成大多情况之下是由沥青,矿粉以及集料共同组成的,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沥青混合料搭配错误的失误操作,出现沥青的配比过高的情况,就极易引起泛油现象的发生,从而直接导致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大打折扣。还有一方面是技术标准的使用不规范现象造成的。路面施工的实际经验表明不管是沥青的摊铺还是乳化沥青的喷洒环节,均会因为操作的不严谨造成摊铺和喷洒的不均匀,从而成为路面出现乳化现象的一大隐患。

2 沥青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

2.1 裂缝的治理措施

在进行裂缝的治理时,包括高速公路的管理以及养护单位在内都要首先认识到造成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根源处入手进行治理才能见效。沥青的粘结性不够是形成路面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因为粘结力的降低会使得路面的抗压能力降低。对5 mm宽度之内的裂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养护单位首先应该将裂缝中的杂质进行去除,比如采用诸如空气压缩法等方法清除掉裂缝中的灰尘等,在保证裂缝中没有灰尘等杂质时,养护单位可以将加热融化的沥青材料或者专用的灌缝胶注入裂缝之中对其进行修补处理。在处理超过5 mm的裂缝时,以上的施工工序需要进行以外,养护单位还要做的是对裂缝进行封口处理,通常是使用烙铁对裂缝进行封口。

2.2 坑槽、松散和沉陷的治理措施

对于坑槽以及松散等病害进行处理时不能够仅仅只是流于表面的治理,还要考虑到其他能够对路基路面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同时选择综合性的处理手段来解决病害问题。如果地表是造成坑槽出现的主要原因,那么处理的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仅仅只需要将出现问题的路面挖掉进行重新铺筑即可。而如果出现松散和坑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路基,则必须首先挖掉有缺陷的路基并用混凝土和其他材料修复该部位以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2.3 车辙、壅包和推移的治理措施

对于车辙病害的处理,主要选择的方式按照车辙深度的大小分为如下的几个方面:首先是车辙深度不足15 mm时,养护单位需要做的是对遭受病害的路面做拉毛处理;当车辙深度处在15 mm~30 mm之间的时候问题就相对严重一些,养护单位需要挖出路面表面和基层的土体进行再处理以保证质量达到要求;当车辙深度大于30 mm的时候,病害问题就比较严重,意味着整条道路都已经受到了病害问题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处理的手段也相对复杂一些,需要将受到影响的路面全部进行再次的处理,直到车辙病害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即可。以上为车辙病害的常规处理方式,其他两种壅包和推移病害解决的办法和车辙病害进行处理时的方式基本一致,并且都需要根据病害严重程度来选择适合的处理方式。

2.4 泛油的治理措施

沥青路面泛油现象的处理有其相对固定的程序,首先需要养护单位指派工作人员去往病害发生的路段进行样本的采取工作,随后对样本混合料进行抽离等一系列的实验,根据实际的实验结果来确定具体的处理方案。若是路面只是出现轻微的泛油现象,则可以选择在路面上撒上粗颗粒材料的现象来避免路面泛油造成的路面与车辆之间摩擦力小的现象出现。若是泛油现象相对比较严重,则首先需要在路面撒上碎石,并使用压路机将其压入到沥青路面之中,等到路面情况相对稳定以后再进行再次撒布粗粒的工作以及二次碾压的工作。如果泛油这一病害发生的程度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常规的解决方式就不再适用,需要施工单位封锁病害发生的路段并将路基全部挖出重新进行铺筑,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5 沥青路面的预防措施

及时有效的进行路基路面的日常检修以及维护工作对于病害问题的发现和防治非常的有效,从而减少病害发生的频率和病害的影响。主要的手段包括在秋季对路面进行合理的冻胀以防止冬季温度过低的情况下沥青路面出现结冰现象影响到车辆的出行安全。进入春季后则应及时的将冻胀问题处理。另外,路面产生车辙和坑洞问题的高发季节是夏天,因此维修单位应该在这一时期及时的对高速公路进行维护,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处理。

3 结语

重视和加强路面病害的治理以及防治工作对于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和安全性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此足够重视,对路面病害的形成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并从实际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车辙沥青路面沥青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国内沥青市场“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小车辙里的大野心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第九章 沥青湖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高劲度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京台高速车辙维修段的应用
沥青基抗车辙剂制备技术研究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