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电工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9-02-13马慧

关键词:电工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马慧

摘    要:传统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以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而课堂讲授内容多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往往存在学生理解片面、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在对自动化专业“电工学”课程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工科专业的基于“电工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以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电工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2-0025-02

“电工学”是一门非电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为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电气工程技术相关工作打好电工技术的理论基础。“电工学”在电工技术和电工技术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电工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相关实验教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方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入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一教学模式强调我过传统的教育理念即“以知识为本位”[1]。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推进,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与实践密不可分,而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很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学生也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使得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从而在随后的实践环节中,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这种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的授课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影响后续综合技能的培养[2-3]。

近年来,翻转课堂的先进教学理念非常流行,它将课堂知识传授与学生知识内化的顺序反过来排序,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绝对的教与学关系,并对课堂上时间的使用方式进行的很大程度的转变,通过学生对线上教學资源的学习与讨论,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延伸至课下,大大改善了学生学习课程理论知识的效果[4-6]。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理念进行深入剖析,对自动化专业“电工学”课程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工科专业的基于“电工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以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如何巧妙地设计课程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电工学”课程教学现状及面临挑战

传统的“电工学”课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时间间隔过长,量化较难,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在细节知识点上死记硬背,知识碎片化现象严重,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较小,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电工学”课程教学项目理论性内容较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相关定理、定律等知识点的状态,例如,学生在做相关题目时,往往等待教师的统一讲解,认为没有必要再做,形成了眼高手低的不良后果,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养成。

笔者在近几年的“电工学”课程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节或几节课程后,知识接收上产生断档,导致后续课程听不懂,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从而放弃该课程后续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下,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形成互动体系,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兴奋状态,更好地学习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创新精神。

二、翻转课堂在“电工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教学安排的构建

以往的“电工学”课堂是由教师主导教授理论内容,而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或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教师也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造成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导致部分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甚至完全跟不上教师教授进度,从而放弃该门课程的课堂统一学习。

而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电工学”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习惯,选择相应的线上学习资源对“电工学”课程相关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有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教师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小组讨论结果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以解决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达到深化与巩固所学知识点的目的。

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电工学”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从绝对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与组织者。当学生遇到问题需要教师指导时,教师便会根据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变相地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在这样的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整个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提供均要围绕着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增长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学生在完成每个阶段性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应实时动态地掌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对课堂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二)合理调整“电工学”课堂时间分配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电工学”课堂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提问或是学生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汇报等能体现出学生自主性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在交互讨论或相互合作中完成相关的学习内容。将以单纯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的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性课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并对自己后续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规划。

时间是一切学习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的基础,充足的学习时间与好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翻转课堂的理念正是通过将学生大量的课下时间用于“电工学”课程的自主学习,从而将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延长,以保障学生高效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三)学生自主学习角色的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也进入一个学生可以对专业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时代。作为“电工学”课程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电子版书籍、课程PPT、课程练习题库及相关实践环节的视频影像等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微信、QQ、邮件、微博等现代技术与任课教师或同学进行实时沟通,避免疑难问题的累积,影响后续的学习效果。此外,还可以将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有效学习方法与学习心得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或者报告的形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分享,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获利。

在这种翻转课堂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为自己的学习制定合理的进度,可以自己控制具体的学习时间与学习地点,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自主控制每次学习的任务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本文根据黑龙江大学省部共建的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高等院校在“电工学”课程教学方面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先进经验及丰富成果,建立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电工学”课程的教学体系。首先,依据翻转课堂的理念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将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线上学习相结合,在保障“电工学”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加强课堂上學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讨论;其次,完成学生角色的转变,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进行自我知识的延伸的能力;最后,对“电工学”课程教学实践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并跟踪学生掌握程度实时对课堂授课时间与学生讨论、探索时间的比例进行重新分配。

参考文献:

[1]王永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15).

[2]张立杰,华裕涛.“互联网+”时代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

[3]张越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4]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5]曾贞.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7).

[6]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猜你喜欢

电工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电工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电工学中常用电路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教学改革研究
专业引导在“电工学”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