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市盐湖区实施冬枣品牌战略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9-02-13南朝蓬

山西林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盐湖区冬枣品牌战略

南朝蓬

(运城市盐湖区林业局,山西 运城 044000)

运城市盐湖区(以下简称盐湖区)栽植冬枣始于上世纪90 年代后期,通过从山东省沾化县引进的大田冬枣品种逐步发展起来。近年来,盐湖区大力实施冬枣品牌战略,冬枣产业实现了由大田栽培向日光温室生产逐步迈进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形成了以公司、合作社规模经营为龙头的新的发展业态。广大枣农特别是冬枣项目户抢抓机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勇于开拓市场,争创名优产品,提升冬枣的市场竞争力,使冬枣产品誉满国内市场,为推进转型发展和群众增收、打胜扶贫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盐湖区冬枣栽培面积已发展到2 400hm2,其中冬枣日光温室大棚580 多个、面积133.333hm2,遍及全区12 个乡镇、26 个行政村,年总产量125 万kg、收入3 000 多万元。特别是盐湖区临脆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选育试种的新品种短枝冬枣,最早5 月20 日采摘上市,比普通冬枣提早3 个月,每公斤最高零售价300 元,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客商认可,产品远销新加坡、上海、浙江等地。该合作社现有各种设施大棚20hm2,并可提供短枝冬枣苗木和接穗,为枣农和冬枣项目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1 冬枣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水平低下,组织体系不健全

盐湖区冬枣产业起步较晚,乡村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对实施冬枣品牌战略认识不足,枣农品牌意识不强;区上没有行业协会,缺乏行业协会组织的指导和协调,乡村组织体系不健全,合作社行业自律等规章制度不完善;对外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力度不足, 枣农的技术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得不到明显提高;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不完善,不利于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

1.2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经营分散无序

从国内外农业产业化规律来看,目前冬枣产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和分散无序、小而弱的经营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缺乏认真研究;行业标准不健全,不能形成合力回避市场风险,而是零打碎敲、各行其事,致使冬枣行业出现了价格不稳、市场不定、竞争无序的格局。

1.3 服务平台不完善,品牌效应较差

盐湖区目前注册有“长艳”、“脆蛋蛋”、“鸣条岗”等冬枣商标品牌,但影响力都不大,知名度都不高,处于弱势状态,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原因是在市场构建和营销发展方面,没有建立规模化、系统化的营销网络,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网络运营3 个环节不衔接,网络体系和服务平台不完善,合作社市场建设发展缓慢;忽视了营销网络体系和市场建设,也就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冬枣品牌战略的舆论宣传工作和服务平台建设亟待加强。

2 实施冬枣品牌战略的优势

2.1 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与种质资源优势

盐湖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冬枣品质好。鸣条岗栽植区,主要以王范乡张董村、坡东村与陶村镇东纽村、东家卓村为主,这几个村的冬枣种植面积达到666.67hm2,形成较大规模。由于鸣条岗坡向为阳坡,日照时间长、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冬枣品质明显优于其他产地,主要体现在着色好、皮薄、脆、甜,成熟期比其他产区早5.0d~7.0d。苦池滩、汤里滩土壤条件适合冬枣生长,品质得到客商青睐。

2.2 具有成熟的日光温室技术优势

近年来,盐湖区蔬菜日光温室大棚发展迅速,技术成熟,不断创新生产方式,有力带动了冬枣日光温室大棚的发展,目前该区的冬枣日光温室在全国面积最大。鑫之鑫冬枣合作社在陶村镇石碑庄村和王范乡姚张庄村发展的日光温室大棚示范园,园区占地48.67hm2,建设大棚200 余个。该区生产的牛奶冬枣,年产值300 余万元,带动农户20 多户;临脆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上郭乡苏村、车盘街道办事处车盘村,发展冬枣13.333hm2,建大棚35 个。该社在管理上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套袋冬枣品质更好,产品比同类型产品销售价高一倍,供不应求;合田红冬枣种植合作社在龙居镇南花农场发展设施栽培冬枣26.67hm2,年收入800 余万元;农民陈银海在金井乡赤社村发展10 个温室冬枣大棚,年收入110 万元。

3 实施冬枣品牌战略对策

3.1 树立品牌意识,转变经营理念

冬枣品牌战略是以冬枣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基础上所制定出来的产业总体行动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过程,具有连续性,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短期行为实施搞不了冬枣品牌战略。针对目前一些干部群众对实施冬枣品牌战略在认识上、操作上存在的缺陷,政府职能部门和乡村干部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导向和宣传工作,审计度势,统一思想,选准市场定位,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冬枣品牌战略。要积极引导广大枣农转变经营理念,深度认知冬枣品牌战略涵义,认识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克服过去忽视品牌、忽视商标、缺乏竞争意识的问题。要把思想观念从过去只重视产品经营转变到重视品牌经营上来,把营造冬枣品牌、使用冬枣品牌、维护冬枣品牌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3.2 完善组织体系,加强联合合作

根据目前冬枣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管理不善的现状和资源、技术优势,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应从加强冬枣专业合作社组织经营体系方面着手,围绕冬枣品牌战略目标,构建统一协调、方便群众、服务功能完善的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要把全区冬枣专业合作社、冬枣专业户联合起来,合作共进,合作共赢,把冬枣品牌做强做大。区级应成立冬枣协会,邀请各个合作社的负责人加入协会,健全完善组织管理和服务机构,以乡镇林业站为依托,组织开展服务工作。

3.3 强化科技创新,推行标准化生产

以王范乡和陶村镇东纽村为中心,加快冬枣温室大棚生产基地建设。要依靠技术进步,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深入挖掘冬枣品牌内涵,使冬枣产品融入更多的人文、风土、地域气息,塑造盐湖区冬枣的独特优势。要切实加强冬枣新技术交流和专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冬枣专业合作社、专业户的技术管理和经营水平。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质量达到一定水准的产品才有资格参与市场竞争;创建冬枣品牌的关键是提高冬枣的品质,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和规范行业生产标准。要从种植、栽培、管理、采收各个环节,制订出一整套生产管理技术标准,推进无公害化生产、绿色食品生产;要把冬枣生产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变到品质安全、绿色天然的现代林业道路上来,以优质增效益,以优质创品牌。

3.4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交易市场

应积极引进和培育冬枣产品龙头企业,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解决好生产规模小、品质差、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建议以王范乡为中心成立冬枣交易中心,辐射王范乡、陶村镇,吸引全国客商采购,实现信息相通、资源共享;通过电商和连锁超市水果采购商及出口代理商等销售模式,让盐湖冬枣走向全国。

3.5 搭建服务平台,创优发展环境

政府职能部门要统筹规划,搭建冬枣产业服务平台,强化服务和监督,广泛开展品牌宣传。冬枣协会要指导督促专业合作社健全完善行业自律等制度,搞好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和集体维权等工作,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冬枣品牌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冬枣协会牵头注册“盐湖冬枣”商标,严格要求冬枣品质,由协会授权使用;要搞好申请产品绿色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提高盐湖冬枣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盐湖区冬枣品牌战略
盐湖区人大常委会 视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力行中学健美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