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喂猪技术推广进展

2019-02-13吕延飞于雪赵思国李建福夏冬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示范场青绿养猪场

吕延飞 于雪 赵思国 李建福 夏冬*

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喂猪技术推广进展

吕延飞①于雪②赵思国③李建福④夏冬①*

(①山东省德州市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 253000 ②德州学院 山东 德州③山东省临邑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④山东省庆云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作为全省生猪产业大市,德州市生猪养殖业已成为全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受国内外市场竞争影响,面临着生猪饲料成本偏高、饲料原料缺乏、养猪业环保压力较大等问题。为解决问题,促进生猪业健康持续发展,省、市、县畜牧科技部门,利用全株青绿玉米多汁,易消化,能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维生素含量高等优点,探索青绿玉米资源应用于生猪特别是能繁母猪的养殖,在临邑县绿业养猪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喂猪试验,总结出一套成熟技术,并将该技术进行了大力示范推广,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技术推广主要方法

该技术在前期研究试验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制作技术规程、使用技术规程,明确生猪各阶段饲喂添加比例,编制一整套技术手册。充分依靠市、县、乡畜牧技术推广体系,采用宣传发动、畜牧部门行政推动、示范场辐射带动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集中培训、发放技术明白纸、强化现场技术培训指导、搞好电视及网络宣传,召开技术研讨会、示范场经验交流、扶持项目政策倾斜等有效手段,积极引导,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使广大养猪场户切实感受到青绿玉米发酵喂猪节本增效,提高猪只健康等益处,从而推动该技术得以在较大范围进行推广应用。由于实施效果突出,全省技术现场观摩推广会在我市临邑县召开,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科技苑》节目对该技术进行了详细报道,全国8个省养猪户来本市参观学习,全国知名专家、全国畜牧总站领导也莅临我市进行指导,反响强烈。

2 实施的主要措施

2.1 联合搞好前期基础研究 前期,省科研院所及畜牧主管部门的专家教授对全株青绿玉米喂猪技术方案进行了反复研究、讨论、修正,德州市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积极配合辅助省专家课题组,从众多养猪场中遴选临邑县绿业养猪场作为试验场、示范场,取得了第一手数据资料,探索出一套成熟可行的技术规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强化行政推动 市畜牧兽医部门下发有关文件,出台相关措施,要求各县(市、区)把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喂猪技术作为全市畜牧主推技术进行全面推广,结合财政支持农业推广项目等,制定政策,增加投入,搞好服务,提高认识,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掀起群众性的热潮。每个县(市、区)优选示范场,召开技术工作现场会,组织各县分管农业领导及畜牧部门负责人对发酵饲料制作、饲喂现场进行观摩,推广典型,介绍经验,全面发动。积极为科研院所和养猪场(户)牵线搭桥,引导发酵饲料生产厂和养猪场(户)的对接,组织县、乡、村、场农技人员和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全方位积极学习掌握该技术。

2.3 培植推广典型 为了尽快将成果转化,在临邑县、禹城市、陵城区等生猪养殖大县进行示范应用,在临邑绿业猪场建立示范基地,效果显著,据场长于正河介绍,未使用该技术以前场内死胎、弱仔多,一般仔猪断奶成活率每窝9头左右,饲喂发酵饲料后平均窝产活仔数达到11头左右,几乎没有弱仔,仔猪一般在25d断奶,平均7kg以上,体况良好。经产母猪配种率都在90%以上,返情少;母猪无便秘现象,体况良好,奶水充足,并且繁殖间隔缩短;在常规疫苗防疫的情况下,全期很少使用药物,降低兽药费用40%左右,综合计算一头母猪比原来增加效益1300多元;育肥猪头均增重提高了2.5%左右,头均饲料成本降低6%左右,综合毛收入头均增收90元左右;而且猪场臭味降低,改善了环境。示范基地的试验成功,为下一步的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示范场户的带动作用,客观上促使该技术迅速推广开来,仅临邑县全县使用该技术的养殖场户多达170多家。

2.4 加强宣传发动 在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喂猪推广应用的热潮下,全省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养猪技术公益大讲堂在本市召开,邀请专家学者到现场为大家讲解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喂猪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全市共计16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反响热烈,达到了预期效果。全省技术现场观摩推广会在本市临邑县召开,利用现场技术演示、发放技术要点明白纸、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现场示范推广。全市共举办专题技术培训班20余次,培训400多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8000余份。另外还通过电视、报纸、电台等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德州市电视台《金色乡村》节目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科技苑》节目也走进临邑猪场现场报道,在全省、全国引起反响,接受省内及福建、河南等外省考察学习40余次。通过这些宣传措施,让群众真正了解这项技术,调动了各方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去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本市畜牧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奠定了扎实基础。

2.5 狠抓技术服务 为保证技术推广的效果,德州市专门成立由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等20余名骨干技术力量为成员的课题技术推广服务指导小组,严格分工、分线作战,关键环节和关键时刻全部盯在第一线。编制形成统一的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制作技术规程,确定饲喂模式,明确生猪各阶段饲喂添加比例,逐步形成成熟技术。在示范场推广应用上,按照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制作技术规程和生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因场制宜确定饲喂方法,从而使各养猪场户快速熟练掌握该项新技术。

3 主要效益

为了使科研成果尽快应用于生产实践,采取边研究、边推广的方式,不断把课题阶段性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3.1 经济效益方面 与我国当前普及的单纯精饲料饲喂技术相比,妊娠母猪每天饲喂1kg可以提高繁殖性能15%左右,减少便秘,生长肥育猪日粮添加青贮青绿玉米全株,肠道健康水平提高,瘦肉率和肉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每头能繁母猪每年平均增效1300多元,每头育肥猪可平均增效90多元,经过5年的试验和应用推广,应用该技术的能繁母猪约8多万头,育肥猪约150多万头,累计增收效益约2.5亿元。

3.2 社会效益方面 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喂猪对玉米资源进行深度综合利用,为“粮改饲”战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是一项重大技术创新。同时该技术充分利用全株玉米资源,很大程度解决了玉米秸秆在田间、地头、院边、村巷随意堆放或肆意燃烧的乱象,解决了秸秆焚烧、腐烂浪费等问题,对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3.3 生态效益方面 全株青绿玉米发酵饲料喂猪可显著降低猪粪中氮、铜、铁、锌排放量及粪臭素含量,缩短堆肥周期,提高猪粪资源化利用率,减排效果明显,改善了动物生长环境,增强了动物机体抗病能力,减少了抗生素使用,切实解决了生猪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矛盾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使用该技术的猪粪用作肥料,不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可以降低使用化肥的生产成本,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既利用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又保护了环境,促进了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良性循环。

4 推广前景

单项畜牧科技从创新研发到成功推广并取得良好效益,完全在我市进行,打出了德州品牌,在我市畜牧科技发展中尚属首次。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好、节本增效明显、群众认可度高等优点;对于降低生猪养殖饲料成本、控制真菌毒素、拓宽生猪饲料原料资源,探索创新生猪饲喂模式,构建新的生态循环链条,保障肉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极大拓展了国家“粮改饲”政策实施空间,是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生动实践。中央电视台《科技苑》节目专门对本技术进行了录制播出,国家、省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多次莅临生产一线进行考察指导,对该技术的研发推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并被课题验收专家组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这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生猪产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已有福建、河南、内蒙、吉林、四川、黑龙江、甘肃、上海、广东、云南等省的养猪场前来考察学习并实际应用该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5 存在的问题

(1)群众的传统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目前,少数生猪养殖场户比较保守,依然固守精料喂猪的老观念,处在观望状态,在应用全株玉米发酵喂猪技术上缺乏一定的主动性;(2)由于该技术还处在推广研究中,一些标准化、产业化难题亟待解决,应用全株玉米发酵技术个别环节劳动强度大,部分养猪场对技术操作规程不熟练,影响了部分养猪场的积极性;(3)针对该技术的推广经费和补贴政策还比较少,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力度;(4)由于疫情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小规模养猪场补栏积极性不高,存栏能繁母猪的数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推广覆盖面。

6 下一步工作打算

6.1 加大宣传力度 继续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电台、微信群、横幅、明白纸、黑板报等多种手段对全株玉米发酵喂猪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对应用该技术的示范场区进行大力推介,使养猪场户了解该技术节本增效的优点,以利于转变旧观念,在思想观念上接受并应用该项技术。

6.2 加强技术培训力度 继续将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喂猪作为畜牧主推技术进行推广,健全市县两级全株玉米发酵喂猪技术推广体系,明确分工,创新手段,进一步解决技术应用中的难点问题,将集中技术培训、生产一线指导、在线技术交流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要将技术规程讲到位、操作方法做到位、打浆装备用到位,切实降低养猪场户饲喂劳动强度,提高技术应用熟练度,促进产业发展。

6.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全株青绿玉米发酵饲喂技术在生猪养殖上的成功应用为畜牧业供给侧改革、农牧有机结合及环境保护提供了实证,也为“粮改饲”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无抗养殖”等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开辟了新的途径,符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政府和行业部门应该给予大力宣传、推介,并在扶持政策、补贴资金方面予以充足的支持。

6.4 建立长效机制 养猪业投入成本高、环保压力大、饲料原料缺乏的现状将长期存在,现有的喂猪模式已不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应用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喂猪技术对于降低养猪成本、扩大饲料来源、提高生产性能、减少养殖污染成效显著,因此,应建立长效机制,将此项技术作为养猪主推技术长期推广。

6.5 重点做好自繁自育猪场技术推广 当前的生猪产业运行形势表明,自繁自育养猪场已经成为当前支撑生猪产能的主力军。全株青绿玉米发酵喂猪技术对提高能繁母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力,降低呼吸、消化系统发病率效果显著,因此要重点做好自繁自育猪场的技术推广,这对于提高能繁母猪抗病能力,防控疫情,稳定生猪产能意义重大。

(2019–08–07)

S816.5+1

B

1007-1733(2019)11-0015-03

猜你喜欢

示范场青绿养猪场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仿古脱古 清代青绿山水画
墨色清趣 明代青绿山水画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从青绿到枯黄,以芳心书墨香
第四批全国农垦现代化养殖示范场增加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