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颅脑损伤在肠内营养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满意度分析

2019-02-13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颅脑重症营养

季 娟

(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400)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颅脑损伤临床患病几率不断提高,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重症颅脑损伤是由于原发性疾病或继发性疾病等因素介导下,机体处于高速代谢、高速分解状况下,继发负氮平衡,临床可见颅内压升高,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临床症状显著;临床针对重症颅脑损伤病理特异性,临床诊治需及时,由于疾病高致死率,为患者诊治争取黄金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客观对象,根据硬币正反面均分小组,对照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19~81岁,中位年龄(46.25±2.84)岁,研究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49.51±2.69)岁,将2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客观数据分析,提示差异均衡,具有比对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按照危重症护理干预指南实施;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病情及机体营养状况,选取合适的营养剂,介乎间断性、持续性的滴注干预,剂量使用由初始小剂量不断增加,避免导致患者机体不适;确保营养剂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输注完成后采用温水冲管,避免导管堵塞;同时加强对患者口腔护理,及时清理口腔异物,避免呛咳;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干预,由于患者诊治期间服用大量的抗生素,对机体刺激较大,易出现对豆浆、牛奶不耐受情况,为了避免患者腹泻,肠内营养之前对患者既往史及过敏情况进行探查;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干预,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予以患者腹部按摩,观察排泄情况,必要可予以患者开塞露治疗;指导患者家属予以患者四肢按摩,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肌肉萎缩情况[1-2]。

1.3 评价标准

借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及诊治服务满意量表(自制版)对患者进行问卷评估。

比对两组腹泻、感染、肌肉萎缩、转氨酶升高、便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 23.0版本进行所得数据客观分析,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满意评分

治疗后研究组G C S 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满意评分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满意评分分]

组别 n 治疗前GCS 治疗后GCS 满意评分研究组 29 5.18±0.85 9.72±1.05 89.53±9.55对照组 29 5.22±0.87 7.01±0.92 74.19±8.06 t 0.441 7.491 10.068 P 0.592 0.000 0.000

2.2 两组常见并发症分析

研究组1例患者继发腹泻,1例患者继发感染,发生率6.90%,对照组3例患者继发腹泻,2例患者继发感染,2例患者继发肌肉萎缩,2例患者继发转氨酶升高,2例患者继发便秘,发生率37.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重症颅脑损伤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患者意识昏迷,无法自主进食,临床诊治期间需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考虑疾病特异性,肠内营养为临床常用辅助治疗治疗手段[3]。精细化护理干预结合患者病情及疾病特点,以优质护理模式为护理开展模板,制定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肠内营养开展的有效性,规避常见并发症的发生[4]。本研究表明,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氮平衡状况,促使疾病转归;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研究组满意评分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精细化护理可显著减少重症颅脑损伤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利于提升患者诊治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颅脑重症营养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