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对比

2019-02-13范志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娩出腹壁乙组

范志梅

(吉林国健经开妇产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对于剖宫产手术来说,是产科较常用的一种术式,属于难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某些产科合并症等主要的解决手段[1]。瘢子宫是指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或者剖宫产手术后的子宫,再次妊娠后,可能出现子宫破裂、前置胎盘以及产后出血等,而且患者的剖宫产术难度较大,易发生盆腔粘连等并发症。为探讨在瘢痕子宫患者的剖宫产术中腹壁纵切口和腹壁横切口的临床效果,选我院进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患者(58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患者(58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29例,乙组29例。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28.11±1.33)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乙组腹壁横切口:耻骨联合上方的2 cm处做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腹直肌前鞘,切开腹膜12 cm,探查腹腔是否渗入羊水、血液等,腹腔拉钩使子宫暴露,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羊膜经血管钳刺破,娩出胎儿娩出,断脐,患者宫体注射20 U的缩宫素。甲组腹壁纵切口:在肚脐同耻骨联合的正中线切开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肌层和子宫肌肉层12 cm,羊膜经血管钳刺破,娩出胎儿娩出,断脐,患者宫体注射20 U的缩宫素。

1.3 观察指标

剖宫产术后,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剖宫产术中,观察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总结腹腔粘连、新生儿窒息等情况

甲组的腹腔粘连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间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总结腹腔粘连、新生儿窒息等情况[n(%)]

2.2 总结剖宫产情况

甲组的剖宫产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总结剖宫产情况

表2 总结剖宫产情况

胎儿娩出时间(min)修改至5~15分钟甲组 29 43.12±1.25 320.12±15.21 7.12±1.25乙组 29 55.45±2.42 410.25±36.12 11.33±2.48 t-24.378 12.384 8.163 P-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剖宫产时间(min)缩短至40~60分钟术中出血量(mL)增加至300~500 mL

3 讨 论

因瘢痕子宫孕产妇的子宫比较特殊,进行剖宫产手术时难度较大,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临床上目前的剖宫产切口主要腹壁横切口以及腹壁纵切口,其中,腹壁横切口的切口位置比较低,且切口美观、患者术后恢复快,但因腹壁血管、神经等损伤,胎儿出头比较困难,易对泌尿系统产生损伤;腹壁纵切口的美观度不如腹壁横切口,且患者的术后恢复比较慢,但更易取出胎头,不需宫底按压,很少出现取头困难情况。而且,腹壁横切口的操作难度较大,程序复杂,在做切口到进入腹腔期间,需多次切开,再加上严格控制切口的长度,所以手术时间比较长,随之延长了胎儿娩出时间,增加感染风险、粘连风险、粘连程度,还可能导致大出血[2]。纵切口的操作比较简单,可扩大切口,进入腹腔所需的时间短,利于胎儿娩出,且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不易发生粘连[3]。

总之,在瘢痕子宫患者的剖宫产术中,同腹壁横切口相比,腹壁纵切口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胎儿可快速娩出,且可降低腹腔粘发生率。

猜你喜欢

娩出腹壁乙组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减少产妇会阴裂伤的临床观察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